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期待天时地利人和

  • 发布时间:2015-05-09 08:32:5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吴毅中

  2014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并且打通了“人人皆可成才”的上升通道。但是,长期以来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缺希望、少尊严、办学难、不认可、离不得又见不得”的困局,依然难以一下子得到根本扭转,尤其是农业中职教育“层次低、名号土、学校苦、学生差、社会厌、政府烦”的境遇更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农业中职教育发展还任重而道远。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中职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笔者从事农业经济研究、管理及农业职业教育多年,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社会事业进步影响的角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中职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和归纳:

  (一)学历教育的局限性

  单纯学历教育的局限性日渐显现,已成为制约农业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村社会的技术需求在更大程度上是实践指导,可能几次现场教学最多几天时间的实践指导就能起到技术固化的作用。农民的需求是知道怎么办即可,没必要知道为什么的理论。也就是说,农业中职教育那种系统地严格按学时学制安排的教学实训形式并不是农业农村生产环节所必需的。因此,点对点的某一环节上的操作技能培训或针对新问题的跟踪研究解决更具实用性、指导性和吸引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农业中职教育与农村社会之间的供求关系出现脱节。

  农业中职文凭在就业凭证方面作用功能的无力化,以及中职毕业生在社会就业分层最低层的现实,反照到社会评价体系,就形成了中职文凭不值钱、没作用、上中职没出息、划不来的思想观念。这一现象的形成,准确讲是国家就业体制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教育辐射,是社会问题,非学校内部改革或制度完善所能影响的。

  (二)招生的艰巨性

  农村劳动力长期而大量的转移,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等现状,使农业中职教育生源大量流失。近年来,招生难已成为中职教育面临的最头疼的大问题,尤其是农业中职学校更是难上加难。迫不得已,全员招生、目标奖罚、上门劝学等形式成了农业中职学校通用的招生手段。老师因此失了尊严,学生因此少了自信,学校因此没了形象。

  在人口红利下降、用工紧张的社会大背景下,现在的许多务工需求对务工人员的文化知识层次素质不作要求,包括政府劳务部门也最多是对外出务工人员做一些简单的上岗培训。这就使许多本该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初中后毕业生放弃了上中职的想法。尽管国家对“两后生”上职业学校有补助,但相对于每月有一定收入的务工机会来说,上中职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三)发展环境的约束性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中职教育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由于工农业比较效益的落差、改革开放成果受益程度的不同,农民自己都淡漠了对农业的感情,更莫说全社会的态度和看法。国内有些地方为了支持农业中职教育的发展,在农村干部的竞选、农村普惠政策的享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认定等方面都把农业中职教育过程作为硬性要求和前提条件,因而能够保障农业中职教育的地位和发展需要。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国家职教政策的贯彻更多的还停留在照搬照抄照转照发状态。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经济欠发达地区因为人才观念的局限,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普通教育而不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农业中职教育更是遇冷,甚至到了放任自生自灭的地步。农业中职学校为了生存,办高考补习班者有之、出租校舍者有之,有些地方农业中职学校或撤或并或散,命运可谓多舛之至。国家职教会议的召开及《决定》的发布,重新激发了广大农业中职教育人向上的热情,各地也相继出台贯彻意见,但好多地方意见也仅仅还是意见,大范围落地生根还有待时日。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中职教育困局的对策与出路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中职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辅之以教育内部的改革优化,方能取得明显成效。

  1.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和促进农业中职教育健康发展

  良好的发展环境,必须具备全社会观念的认可、政府职责的全面履行、地方政策的配套及落实、完整的教育体系的形成等四个方面。

  一是要大力引导社会观念的转变。经济欠发达地区“轻农、去农、离农”现象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要改变这种现象也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最直接最简捷的办法就是通过行政的手段使思想提高、观念更新、认识转化、意识换代。对农业的认识变了,对“农业中职教育”的认识也就随之变了。

  二是要全力保证政府职责的履行。《决定》明确指出,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实际上,小到经费的保障、土地及校舍等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解决,大到社会力量的调配、发展方向的确定、扶持政策的落实,无一不需要政府的重视、协调、支持。

  三是要着力强化政策的配套保障力度。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教育投入不足,确保农业中职教育发展的最有效的持续力量无疑是地方配套政策的制定及其落实。农业中职教育,从学校活动角度讲,它属于教育范畴;但从学生的成才方向来讲,又属农业的范畴。因此,必须从两方面着手,实行在适度范围内将农村财政普惠政策与农业中职教育经历挂钩等政策,必然会对农业中职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是努力形成完整有序的农业中职教育体系。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形态总体上还是农业占比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经济发展欠账多,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潜力足、空间大,但难度也更大。只有建立横纵交互的农业中职教育网状体系,才能调动各方力量,借助各方优势,推动农业中职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2.坚持教育与培训并举的办学思路,切实增强农业中职教育的社会贡献

  《决定》明确了职业学校教育与培训协调发展、强化职业培训的目标,提出了“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基本原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中职教育的发展和生存来讲,这一原则更为重要。教育与培训并举,两条腿走路,节约经费,事半功倍,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尤其是能使农业中职教育真正扎根农业、生生不息。

  3.加强农业中职教育内部治理,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的人才培养能力

  农业中职教育的特点是“农业”,优势也是“农业”。开农业专业,招爱农学生,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和职业农民,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农业中职教育只有紧紧围绕“农业”这个命题,科学分析、超前研判,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需求,坚持加强教育内部治理,及时修正管理弊病,才能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事实上,经济欠发达地区一部分农业中职学校正是因为管理乱、质量低,加上硬件差、手段落后,自身形象不好,很难赢得社会支持,学校生存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因此,吸引优秀人才,配好强有力的管理团队,从而优化内部治理、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培养能力,不仅事关农业中职教育形象塑造,也事关农业中职教育的兴衰发展。

  4.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中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纵向提规格,争“阳光”,横向引投资,汲养分

  良好的形象、过硬的品牌固然十分重要,但决定农业中职教育出路的因素却更多地体现在外部力量的影响上面。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中职教育的出路在于纵向上提高规格,争“阳光”;横向上多元办学,汲养分。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层次的提升,农业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初级人才培养机构的单独体存在已经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农业中职教育作为农业高职教育内部的一个环节、一个链条、一个基础形态存在更加合理。同时,吸引更加灵活机动的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兴办农业职业教育,实现多元的办学形态,使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需求贴得更紧、对接更准,使教育对象更广泛、教育形式更多样、专业设置更对口、教学内容更实用,将促使农业职业教育更加灵活、更接地气、更具生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农业学校)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