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打灯”捕虾记

  • 发布时间:2015-05-08 06:33:43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何红卫张建堂乐明凯文/图

  5月5日,凌晨3点,湖北省监利县新沟镇横台村——福娃集团福天下农业合作社2000亩“稻虾共作”示范基地,月朗星稀,蛙鸣不断。一阵凉风吹过,58岁的王继忠拉了拉衣领,和社员们一块打着头灯,蹬起防水服,踩在泥泞小路上,分赴各块水田捕虾。

  “老王养虾可是把好手,在监南汴河镇剅口村担任村干部20多年,该村户户都养小龙虾。”曾任汴河镇党委书记的监利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邹海滨介绍,去年6月,老王被福娃集团看中,高薪聘请为“稻虾共作”示范基地技术总监。

  “捕虾旺季,我们每天都是凌晨2点多起床,为的是赶上早市交易。”王继忠说,“从4月中旬开始,到6月中旬中稻栽插前,正是小龙虾壳硬肉厚的生长旺季,也是全年最忙的收虾季节。”

  小龙虾昼伏夜出,“这个虾笼是专门针对小龙虾爱钻洞的生理习性设计,好进不好出。”老王用灯光指着一个已爬满小龙虾的笼子说,“捕虾的体力活不算太大,只是周围都是黑漆漆的,不好作业。”

  夜幕里,只见社员王以华站在小船上,熟练地用竹竿撑到标记位置,用力提起虾笼,把虾倒进一个大红盆里,头灯照着,飞快地分拣出大虾装进塑料筐,不符合规格的小虾又被放回稻田。“要让它们继续长大。”王以华向记者解释,“不然价格很低。”

  在福娃集团工作20多年的谢申武没有站在船上,而是穿着防水服直接下到田里,水漫过腰,他说,这样捕起虾来更利索、更快捷,只是人更辛苦些。捕虾是个技术活,尽管带着手套,但也要留心张牙舞爪的小龙虾,稍不留神就会被虾钳夹伤流血。

  5点15分,天空泛白,社员们捕起虾来更加得心应手。“只是起得太早,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社员徐元龙说,“捕虾旺季一天只吃两顿,一般上午卖完虾后早饭中饭一起吃、下午5点半再吃一顿,白天喂饲料、赶水鸟、巡塘管理,晚上八九点钟布放虾笼,从早到晚没有消停时候,有时中午天气太热,也眯一会,不然实在吃不消。”

  6点30分,社员们大都收获了10多筐小龙虾,每筐30斤左右。王继忠驾着小三轮车,几个社员在后面推,把上百筐小龙虾一车车运到交易处。水产经纪人匡东平也按时开车来到这里,验虾收购。

  “按照头天约定,我们今天只收40克以上的虾子,每斤38元。”匡东平说。只见分拣台做成斜坡,社员们把一筐虾倒进去,从上往下滑,一个台秤放在中间,把握不准重量的和特大虾会过秤。“这只虾真大,颜色红里带黑,94克!”看到大虾,大家喜笑颜开。

  “我们收购后,通过物流快运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不到十小时可端上市民的餐桌。”匡东平介绍,“对特大精品虾,加冰块包装后上飞机,40个小时内就能出口到欧美换外汇,那更值钱呢。”

  小龙虾卖得俏,普通社员的收入也不错。在横台村福娃基地,每个社员负责近200亩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月基本工资2900元,还有绩效奖金,一般年收入4~5万元不成问题。”社员邓长城说,社员所承包的稻田,亩产虾过150斤,每斤提成0.8元;稻谷产量超过1000斤,每斤提成0.05元。

  作为技术总监,王继忠的收入自然更高。“老王月工资6000多元,2000亩稻田一般能捕虾30万斤,按每斤0.3元提成,年绩效收入9万元。这样他年收入将近20万元。”社员们对老王的收入很是羡慕,对他几十年摸索出来的技术也是心服口服。

  “以前做有机稻很难,基本要靠企业来补贴,现在通过‘稻虾共作’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排灌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水稻生产不但可以保本,还可以获得每亩养虾纯收入3000元以上。”福娃集团副总经理方冰告诉记者。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