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我省力推首台套保险补偿

  • 发布时间:2015-05-07 03:29:24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杭州5月6日讯

  记者 刘乐平 通讯员 岳焕

  “首台(套)”一直以来都是工业领域的焦点。前不久,与之关系密切的保险补偿机制也出台了——由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保监会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这是中央财政首次对工业领域实行保费补贴。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南方片区项目对接会上获悉, 2013年,浙江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工作,首次试点,安排了7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了装备产品累计高达1.11亿元的保险金额。目前,首台(套)产品保险已发生出险案例,保险公司已经赔付了用户保险金额63万元,目前还有105万元的报损正在受理之中。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的推行,将加快新产品市场推广,助力浙江制造新产品尽快向精品、名品迈进。

  首台(套)市场难认

  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用户不敢、不愿用首台(套)已是公认的“老大难”问题。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钟至今都记得多年前的一次失败经历。那是2005年前后,玉环县一个百万千瓦超临界电站锅炉给水泵汽轮机项目招标,在技术并不输于跨国企业的情况下,杭汽轮被“业绩”这个硬杠杠挡在了门外,最终项目由日本三菱公司中标。“大型首台(套)装备特点之一就是没有经过实际投产使用,一旦遇上硬门槛就跨不过去。”

  与国外企业平分“全球空分行业第一单”(神华宁煤12套每小时制氧10万立方米空气分离设备)的杭氧也有同样的苦衷。“还记得当初商务谈判就进行了7轮,每一次都很艰难。”杭氧销售负责人回忆,从拿到标号起,整整5个月耗在漫长的谈判上。“从某种程度上,我也理解用户,毕竟投资大,周期长,万一出问题损失极大。相对跨国公司,我们以前没有这方面的业绩。”

  装备制造企业屡屡遭遇首台(套)产品因业绩空白带来的困扰,这几乎成了我省装备制造企业绕不开的“成长烦恼”。业内专家分析,首台(套)应用难,究其原因:一是用户尤其是决策者对使用首台(套)顾虑较多,担心设计制造达不到技术要求,影响正常生产,受到责任追究;二是招标中存在歧视性条款和潜规则,致使首台(套)装备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

  “这几年,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国产首台(套)产品面临的最大困难已不仅在于攻克技术难关,更在于获得市场认可,尤其是打消早期用户的顾虑、获得订单是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最难突破的环节。”省经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为破解这一瓶颈,国家已经在一些特定领域通过多种方式从需求侧加大了支持和引领。“从国际经验看,对广泛的商用领域用户,大多数国家通过商业保险机制分担用户风险,从机制上解决用户使用问题。”上述专家表示。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的省份之一,2013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鼓励装备企业为首台(套)购买保险,由财政补贴一定比例的金额。产品一旦出现问题,损失由保险公司赔付。

  浙江还打破了“谁投保谁受益”的传统模式,采取生产方投保,购买方受益的做法,最终将政策效力传导到用户。

  保险公司风险高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的大型风电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主要从事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设备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曾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开发了第一台商用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并最早实现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国产化。近年来,运达风电成功开发了750KW、800KW、1.5MW、2MW和2.5MW风力发电机组,其中,1.5MW、2.5MW机组分别获2010、2011年度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省内首台(套)证书。

  随着新品不断面世而浮出水面的棘手问题是,风电项目和机组安装数量大幅增加,现场机组维护成本也相应增加,一旦齿轮箱、发电机、叶片等大部件出现故障,需要采取返修、更换等维修措施时,故障恢复成本极其高昂。按照销售合同相关约定,项目在质保期内(一般3至5年),风电机组出现质量问题产生的费用基本由企业承担。

  寻找破解之策,除了全面提升质量之外,运达风电自2010年开始,相继与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德清支公司签署了《保险协议书》,投保产品质量保证保险。“这实际上是将质保期内风电机组质量问题风险进行转移,降低了故障恢复成本。”公司董事长杨震宇说。

  保险对开拓市场起到了明显作用。2014年,运达风电仅新开发的2MW系列化机组就获得大量订单,累计中标605台。公司销售收入逐年稳步增长,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2015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5.6亿元。

  便利了企业的同时,这一新险种也在考验着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经营风险较高,首台(套)产品普遍缺乏风险测算数据导致保险公司在保费测算上不够精准,第一家开展试点工作的人保浙江分公司已出现了赔付金额超过保费金额的情况。

  中国人保浙江分公司责任保险事业部业务主管杨敏丽告诉记者,截至到2014年,公司总共承保了16个项目,收到保费160万元,但赔付金额已经达到了168万元。“因为是首台套,风险比较大。”

  杨敏丽说,保险业里有一个“大数原则”,投保企业越少,亏损概率越大。当时,省里给出了50%到80%的保费补贴,估计投保的企业不会少,但最后结果还是低于预期。“企业怎么说也要负担20%到50%的部分保费,在投保积极性上比我们预计的要差一点。”

  覆盖面还要扩大

  2013年发生保费73万元,2014年发生保费270余万元,2015年年保费将达到300余万元。这是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这几年的保费,随着公司产业化规模的扩大,保险总费用也在逐年增加。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震宇说,希望保险公司能针对行业特点,适当降低保险费率,简化理赔流程,提高及时性,同时也希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能扩大范围,使企业后续开发的系列化新产品也能享受到针对首台(套)的政策。

  据了解,我省能够享受到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的装备企业仅有200余家,相比于全省一万多家装备规上企业而言,覆盖面较窄。

  对此,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扩大保险补偿覆盖面。首先是鼓励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不断加强市场调研,创新保险产品,合理制定保险期限和保险费率,针对不同类型的首台(套)产品设计差异化的保险方案,不断满足不同企业个性化的保险需求。

  对于符合工信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产品,积极申报国家补贴;对于不在工信部目录中,但是我省特色优势的单机和高端零部件产品,鼓励其享受我省补贴政策。通过国家和省级两次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扩大企业受惠面。

  不仅是首台(套)产品, 保险有望进一步拓展到其他领域。“保险对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推广产品具有重要作用,在实现首台(套)产品保险补偿试点工作基础上,我们将总结经验,探索将保险机制引入到我省省级工业新产品等领域,加快新产品市场推广,助力浙江制造新产品尽快向精品、名品迈进。”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 链接

  首台(套)是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简称。首台(套)是指经过创新,其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等有重大突破,具有知识产权但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首台(套)或首批次的装备、系统和核心部件。其中首台(套)装备是指在用户首次使用的前三台(套)装备产品;首批次装备是指用户首次使用的同品种、同技术规格参数、同批签订合同、同批生产的装备产品。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