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三问城市垃圾分类

  • 发布时间:2015-05-05 02:29:18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不起眼的生活垃圾,承载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诸多期待。作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今年杭州在垃圾分类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15年。这15年有怎样的变与不变?今天本报推出一组垃圾分类报道,试图从城乡垃圾分类比较调研的角度,展现当下城乡垃圾分类的进展和不足,探寻继续前行的方向和路径。

  记者 陈文文

  当下的我们,或许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一边是垃圾数量逐年递增,一边是处理能力相形见绌。杭州每年的垃圾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然而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却毫无增长。若“处理”跑不赢“产生”的速度,我们将面临的,是垃圾“兵临城下”。

  作为垃圾减量化的重要源头,垃圾分类一直被“寄予厚望”。杭州自1986年起就开始探索生活垃圾分类,2000年列入建设部制定的全国八大试点城市,在分类试点经验以及模式上,一时走在全国之先。15年后的今天,试点还在“试点”,但垃圾分类却难言“分清”,距离一个现代高效的分类回收体系依然有不少距离。

  建立长效机制难在哪

  政府大包大揽,做错了吗?

  “杭州的起步是很高的。”仓桥社区主任赵乃刚记得,2010年开始,杭州从单个试点逐步规模化,率先在37个小区启动垃圾分类试点,“从街道到社区,全面铺开,要配垃圾桶就配,要买垃圾袋就买,宣传、引导都投入很大”。

  就买垃圾袋一项,杭州可能是全国唯一市区“包办”了垃圾袋的城市。那种专为“厨余垃圾”设计的绿色可降解垃圾袋,全由政府“买单”,居民每个月从小区物业或者社区去免费领就行了。

  记者在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得到一组数据:2014年,杭州主城区购买垃圾袋的费用是1786万元,购买分类垃圾桶的费用是583万元,“垃圾袋和垃圾桶,以及减量设备、智能回收平台,这些属于基础设施经费,另外还有拨给社区的工作经费,按每户30元的标准拨放,所有的费用加起来,每年投入需要达到8000万。”监管中心分类指导科负责人说。

  试点了四年之后,从今年1月1号开始,西湖区停止了“免费垃圾袋”的供应。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为什么不发垃圾袋了?垃圾分类还要不要做了?”隶属于西湖区的新金都城市花园的居民,在培养了长达4年的垃圾分类好习惯之后,似乎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新金都是杭州第一个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一直是“业内标杆”。看着小区内“五颜六色”的垃圾袋扔在垃圾桶里,分管指导该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黄女士非常痛心,“现在来运垃圾的哪里还看得出分类,都是混装。这些不可降解的垃圾袋本身就造成二次污染。”还有,超市里无法买到先前的绿色可降解垃圾袋,“不要说居民们迷茫,连我都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办。”

  “垃圾分类建立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顶层设计和操作层面的诸多环节,极为复杂。”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曾“把脉”过杭州垃圾分类,“许多地方都是政府唱独角戏。”杭州的情况有代表性,一开始用力过猛,在绩效不明显的时候松了劲。然而再细虑一层,如果一开始由垃圾袋厂家直接供应超市,政府对厂家一定补贴,居民自行购买,是不是能走得更远?

  资源化利用怎么用

  新的突破口在哪?

  垃圾有两个属性。易腐烂、有臭味、对环境有污染,对其进行处理具有公益属性;同时,垃圾又具有资源价值,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又具有经济属性。

  目前,似乎陷入“垃圾分类”僵局的杭州,想在第二个属性上想想办法。

  一般小区门口都有黄绿两个桶。绿色桶是装厨余垃圾的,黄色桶是装其他生活垃圾的。稍加留意一下,还有红蓝两个桶。红色是有害垃圾,蓝色是可回收物。每个桶上都有明确标识。“但我们发现,黄绿两个桶永远是垃圾分类最大的难点所在,混装的比例太高,所以今年我们的方向是开始引导大家先正确分类红蓝二桶。” 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负责人称。

  红蓝二桶作为新的“切入口”,居民也更为接受。如废旧衣物,啤酒瓶、饮料瓶、蓄电池,大部分能做到准确分类。每个月10号,作为清运红蓝二桶的日子,居民已越来越多自发地加入了这个活动。有的小区内还有“熊猫桶”,专门收废旧品。

  有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垃圾中,纸张和塑料各占10%左右,其中可回收纸类仅占纸类垃圾总量的一半,最具有回收价值的报纸更是只占可回收纸类的1/3,其他都是食品包装、广告宣传单、破碎的办公用纸和其他纸包装等,一般居民不会主动分类回收。塑料垃圾当中,高价值塑料仅占1/10。这部分低价值垃圾在可回收物总价值中占到43%~60%,如果实行全面分类回收,将比废品回收公司提高回收效果一倍以上。但正是因为它们的低价,使得这部分垃圾变成了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如何让老百姓懂得它们的价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这部分垃圾通常和厨余垃圾混在一起,被送进了堆肥场或者焚烧炉。事实上,正是这部分垃圾中所含的透水透气性能极差的塑料,导致了厨余垃圾堆肥效果大大降低,也正是由于这部分垃圾中含有的带有氯原子的塑料,在焚烧炉中不完全燃烧后生成了二恶英。

  杭州正在鼓励有条件的小区进行垃圾“二次分类”。这在五年前,是被禁止的。当时想的是,如果社区反正会“二次分类”,那居民的分类意识培养不起来。但实践往往突破当初设想,事实证明,小区的“二次分类”还是很有必要。

  杜欢政称,在国内,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可以通过卖垃圾赚钱。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引入企业,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并将公众纳入这一产业链,从而起到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垃圾产生价值的作用,这是形成社会参与合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习惯培养靠什么

  看似不难,为什么做不好?

  记者走访了数个小区,随机采访了几位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看法是,“有时间就分分,没时间也就不管了。”五年前,杭州一家媒体曾用这样的字眼报道,“杭州要开始一件很难的事情,培养大家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可见垃圾分类尚是“盲点”。

  已经有五年“志愿者”经验的王爱娟大妈告诉记者,小区里,垃圾分类做得好的,是小孩和老人,青年人反倒是最难“搞定”的一群人。

  为什么小孩和老人这两类群体做得更好?一是这两类是留守社区的固定人群,比较好宣传好引导,另外学校的教育也密不可分。

  在更多的社区工作里,为了培养居民垃圾分类习惯,要先“给点甜头”。新金都专门开发了一个APP。小区门口的红蓝垃圾桶,顶着一顶“帽子”,写着“废品换礼品”。居民将废品分类投递到回收箱内并扫描二维码,不久后便会收到后台反馈的积分,可兑换奖品。按照积分兑换原则,1个积分相当于0.1元,累计到一定积分,可以兑换洗衣粉、沐浴露、洗发水等物品。

  实际上,经济奖励后的新鲜劲一过,垃圾分类仍有可能又是“老方一帖”。北京已有规定,对垃圾不分类的居民进行惩罚,杭州尚在酝酿中。“罚多少是个问题。罚得少,居民觉得无所谓,同时执法成本太高,难度也大。”杭州城管委一位负责人称,“经济手段是我们历来较为重视的,但目前杭州生活垃圾处理的费用都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经济压力难以传导到居民身上,对垃圾分类的作用微乎其微。”

  “这需要每个人都意识到垃圾和自己有分不开的关系。谁产出,谁负责,不但承担道义上的责任,还要承担经济上的责任。”有环保人士这样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