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巴西眼中的中国》出版发行

  • 发布时间:2015-05-03 07:30: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19世纪初,中国湖北茶农由于自然灾害,纷纷外出谋生,葡萄牙人趁机将几百名茶农从澳门带到了巴西,试图将茶饮的东方传统带到万里之遥的南美大陆。直至今日,葡萄牙语中“茶”一词的发音仍延续着汉语的词根。尽管当年由于气候、价格、质量等原因,种植的茶树未能延续下来,但是,这段历史却记录了两个在地球上相距遥远国家之间的一段“情缘”。

  在巴西人的记忆中,很长一段时间里,茶就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直到最近30多年,当“中国制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巴西人的生活中时,他们才开始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国这个古老东方国度的“身态与心胸”。

  新近在巴西出版的《巴西眼中的中国》一书,就是从茶开始,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了巴中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一直到今天的“中国制造”。

  “中国每年都有狂欢节,但不是严格意义上我们理解的桑巴舞,而是一种狂欢般的朝圣——里约那些顶级桑巴舞学校的采购人员不辞辛劳连续飞行20多个小时到义乌,那里是他们购买狂欢节产品的圣地……据巴西纺织工业协会统计,现在巴西狂欢节所用的服装80%是‘中国制造’。”《巴西眼中的中国》一书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现实中巴中关系的精彩一幕呈现给了读者。

  书的两位作者带着对“中国制造”的惊叹、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对巴中交流的热情,耗时两年编著了这本“了解中国的入门宝典”。

  “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可是很多巴西人并不真正了解这个国家,”作者西贝拉·波尔巴对本报记者说。她曾在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目前在巴西一家杂志社当记者。“坦率地说,现在巴西人对中国还存在一些偏见,媒体报道也不够全面和客观。实际上,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中国对巴西出口的产品质量在不断提升,中国公司也越来越看重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为了能向巴西人全面展示今天的中国,我们查找了大量资料,用事实和无可辩驳的数据介绍了中国的发展。编著此书的过程也让我获益匪浅。”

  慕名而来购书的巴西读者热娜也有同感。在中国曾有7年生活和工作经历的她感到,中国远不是巴西人想象的那样简单。与其他巴西朋友交谈时,她也体会到了缺乏信息和交流带来的误解与隔阂。“即使近年来巴西有关中国的书籍数量在增长,但总量依旧很小,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欧美人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译成了葡语,带有很强的欧美色彩。在这些信息的误导下,一些巴西人对中国也有了偏见,却忽略了中国正在为巴西带来的巨大发展契机。”

  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新闻系主任克里斯蒂亚妮是本书的另一名作者,在她的理解中,中国人的文化和传统很复杂,这也很可能是东西方理念在缺乏沟通的前提下,难以相互理解的纠结点。随着中巴经贸关系的逐渐升温,中国文化也跟着“中国制造”逐渐走入了巴西寻常百姓家,“平民对平民”的方式让巴西人更愿意展开双臂拥抱中国文化,“当我开始研究中国和巴西交流的问题时,我才惊讶地发现,已经有这么多巴西人在学习太极拳、接受针灸治疗、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了!”

  中国企业为何如此青睐巴西?中国文化到底有多古老?最早的中国移民是何时抵达巴西的?巴西人通过《巴西眼中的中国》都能略知一二。克里斯蒂亚妮说,在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和巴西文化部的鼎力支持下,该书得以使用中葡双语介绍了包括国际关系、文化、美食、地理、经济和中巴合作等多方面内容,在增进巴西人对中国了解的同时,也为中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巴西的窗户。

  “从北京到里约热内卢最快的航班也要飞上整整一天,”巴西中国和亚太研究所所长塞维利诺·卡布拉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或许就是这种地域上的阻隔,才更让两者间经济和政治互动成为新的关注热点。也是在这种双边关系不断发展、更为亲密的前提下,巴西人才更加渴望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本报里约热内卢5月2日电 记者 颜 欢)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