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搭平台补市场缺口 年销售额数千万元

  • 发布时间:2015-04-30 09:32:39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福州晚报记者 谢充灵 文/摄

  核心提示:“创业并不复杂,只要从身边的新需求中挖掘,可能就有大的机会。”37岁的刘栋松一见到福州晚报记者便说,他从19岁开始创业,从事传统食品销售,15年后,从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和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中发现了新商机,果断转型,卖起福建各地的特色农产品。为了挖掘更多仍“隐藏”在民间的特色农产品,他驱车近两万公里,跑遍全省五十多个县(市)。如今转型仅3年,他的特色农产品销售一年就达到数千万元。

  所在企业倒闭19岁借钱开启创业路

  在19岁毕业那年,性格外向的刘栋松选择了在厦门一家港资企业做麦片产品销售。他进入了该企业的福州代理公司,在福州超市、商场推广销售麦片。他说,当时麦片还比较受欢迎,推广起来不是太困难。半年后,刚摸清门路,出乎他意料的是,所在的福州代理公司就倒闭了。在这个时候退出,他于心不甘。

  刘栋松说,那时可以说正是处于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他想到了自己干。于是在公司清算收尾时,他找到厦门公司的香港老板,提出由自己代理公司在福州的业务。一听一个19岁的小伙要做自己公司的区域代理,香港老板觉得很不可思议,对他直言:“你一没钱二没经验,凭什么做公司的代理?”面对老板的质疑,他说:“我没钱可以借,经验方面也有老业务员做合伙人。”看到他这么有干劲,香港老板最终同意了。随后刘栋松便成立了自己的食品贸易公司。

  “我只有5000元,父母都是老师,不可能给太多的支持,只能向自己的玩伴借。”刘栋松说,为了开公司,他召集了比较要好的几个朋友开会,首先给他们分析了市场的发展前景,以此说明自己有能力还他们的钱,其次用3分利的回报诱导他们。好说歹说之下,几个小伙伴最终给他筹集了1万元。

  市场巨变下十几年艰辛赚取第一桶金

  虽然有一腔热情,但实际的企业经营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容易。按他原先的想法,除了麦片,加入一些面包、果冻等大众比较容易接受的产品,产品线就比较齐全了,而且从销售上看,接手代理业务,原来的渠道都还在,只要稍加维持并进一步拓展就可以,所以做起来应该是比较顺手。但天有不测风云,迎接他的是一场市场的巨变。

  2000年前后,随着麦德龙、好又多、沃尔玛等超市巨头的进驻,福州零售业迎来了大洗牌,原来在福州开设了百家分店的华榕超市首先出现问题,到2002年前后,多数分店纷纷关闭,随后是和信家超市、大华都超市、久佳超市等在福州的分店都相继歇业。

  “当时销售渠道铺得很大,几乎所有的超市都有铺货,在外来巨头的冲击下,本地超市关闭对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刘栋松说,超市进入倒闭潮,他们就整天盯着还在开的超市,一有风声便赶过去,如发现有问题,就得把货赶快抢回来,不然,要是超市一夜蒸发,人去楼空,在超市里的货就根本追不回来,损失就更严重。“很多时候都得半夜蹲点,不然货也抢不回来。”

  到2008年,刘栋松开始向生产领域延伸,和朋友在福州投资了一家蛋糕饼干厂。刚刚生意有所好转,2011年前后,国家发布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食品必须标明所使用的添加剂,这项规定给他带来了困惑。他说,面包等产品在封装时必须使用极少量的酒精喷雾,但该添加剂的生产商无法提供成分,他就决定不再使用这种添加剂,但没想到,数百万元的货生产出来后过了7天就全部发霉,只好全部销毁。随后他干脆关掉了工厂,结算下来,工厂经营4年,基本等于白干。

  食品贸易公司做得虽然艰辛,但十几年下来刘栋松还是赚了几百万元,算是他的第一桶金。

  跑近两万公里找特产

  果断转型

  食品厂关闭后,加上原来从事的面包、果冻等业务已难再有大的发展余地,刘栋松开始思考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随着福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刘栋松很多在外地的朋友都来福建玩,旅游之余,他们都想给家里人带点特产。刘栋松在思考,是不是能在福建农特产上做点文章。

  有了这一想法后,刘栋松开始淡出传统食品的业务。为了更好地掌握市场,2012年初,他开始去上海等地考察,发现外省的农特产品都有比较好的销售平台,去旅游的消费者在一个地方便可以买齐当地的特色产品。刘栋松就想在福建各地也设立这样集全省农特产品的统一平台。但福建到底有多少值得推销的特色农产品呢?对于这个问题,他没底。

  “为了摸清福建到底有多少农特产品,我开始在全省各地跑,最后掌握的情况让我自己都感到吃惊。”刘栋松说,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跑了全省五十多个县(市),如果按路程算,应该有近两万公里。这一路跑下来,他惊讶地发现,我省值得推广、极具地方特色、极有市场发展潜力的特色食品至少有300种,其中很多目前虽未被认定为老字号,但也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今后很多都可能成为老字号。为此,他把很多产品都标在地图上,做成了福建特产地图(见图)。

  他说,很多特产都“隐藏”在深山中,销售范围最大仅到县城。在“探路”时,他和各地龙头企业深入交谈,了解到这些特产没有走出去,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推广平台。这种情况让他坚定了做特产平台的决心。回来后,刘栋松立刻向走访的不少企业进行现金采购。2012年底,他在鼓山一带开设了自己的福建特产店。次年,他又在旅游景点三坊七巷开了第二家分店,结果生意出乎他的意料,此后不到两年,他便在福州、厦门、泉州开设了近20家分店,到目前为止,他销售的福建特色农产品多达500种,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

  刘栋松说,现在销售进入正轨,他开始向上游延伸了,到目前为止,他和省内的一些农业专业合作社达成了合作意向,成立自己的农产基地,目前合作的专业合作社已有五六家,其他的也在交涉中。按他的设想,以后他想做成集源头基地、分装工厂、展销厅和电商平台为一体,福建最大、产品最齐全的农特平台。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