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处国际前列 无人机适航法规正在规划中

  • 发布时间:2015-04-30 08:0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张伟 孙璇 周明阳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4月28日开幕的2015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观众正在观看新型遥控航拍无人机模型。 经济日报记者 赵 晶摄

  连日来,《经济日报》重点聚焦我国无人机行业创新发展情况,对北京、深圳、武汉等地的无人机企业进行了调研采访,与企业家、政府官员、技术专家、“发烧友”、行业用户进行对话,充分报道我国无人机行业的企业经营、技术创新、市场应用、政府监管等情况。

  通过采访,本报记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中国无人机特别是消费级无人机已处于国际前列,在市场份额、研发制造能力、应用广度深度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更为难得的是,作为衡量一国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无人机行业近年来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不仅为该行业飞得更高更远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为我国部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新兴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任何行业的创新发展都不会凭空而来。中国无人机方阵能加速腾飞,离不开国内相关产业配套能力提升、制造水平提高、研发人才聚集以及科技金融活跃

  近日,位于我国深圳的大疆无人机出现在《经济学人》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机器人产品”榜单上,成为15款产品中唯一来自中国的产品。大疆以及国内众多无人机厂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其具备的产业环境优势。

  强大的产业配套和加工制造能力,相对低廉的成本优势,为我国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诞生发展提供了硬件基础。

  我国消费级无人机产业链配套相对成熟。以深圳为例,当地企业可以方便地采购到所有硬件。小型无人机对控制芯片有很高要求,而深圳拥有良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环境,特别是芯片处理有雄厚基础。因此,当无人机硬件需求不断增加,硬件成本也就随之下降,加速了产业集聚。再如,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相当于无人机“大脑”,主要部件包括陀螺仪、加速计、地磁感应、GPS模块和控制电路等。其中许多部件,与智能手机硬件具有通用性。这些年,我国深圳等地智能手机大规模批量生产,关键部件迅速微型化,尺寸在几毫米甚至更小,能使无人机的“大脑”变得更轻更小。

  不断聚集壮大的研发人才队伍,使消费级无人机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为提升行业水平奠定了人才基础。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产学研”各环节转化更加顺畅,科研人员来源更加广泛多元,研发人员创业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不必总是从零开始培养人才,而是可以到市场中实现人才对接,大幅降低了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以深圳智航无人机公司为例,6名联合创始人均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们拥有专业的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以及软件设计背景。如今,在航空航天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北京、深圳、成都、武汉等地,越来越多的航空航天人才由“研”转“产”,为消费级无人机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补给。

  特别是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许多航模爱好者、无人机“发烧友”、配套产业人才纷纷加入,使无人机行业成为“高精尖”人才聚集地。大疆创始人汪滔、亿航创始人胡华智均是航模“发烧友”转型企业家的代表。零度智控创始人杨建军在进入无人机领域之前,则专业从事航天飞行器研究。此外,越来越多从事通信工程、软件开发的工程师瞄准无人机行业创业转型。

  人才队伍壮大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对研发的重视。国内各大无人机厂商目前对人才、研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例如,大疆拥有一支近800人的研发团队,公司对研发投入不设预算限制,并鼓励员工内部创业,实践自己的创意。

  此外,市场环境的日益完善、市场机制作用得以发挥,成为国产无人机行业保持创新活力的体制基础。

  客观说,一些地方政府对消费级无人机发展的认识也有渐进过程。无人机诞生之初,由于市场规模不大,并未引起太多关注。随着一些企业逐渐壮大并迈入世界级,这些地方才意识到该行业潜力之大可能超出想象。可贵的是,即便如此,政府部门也没有轻易干预市场,而是注重激发企业和市场的内在活力。当然,不“乱伸手”并不意味着无动于衷,政府重点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公共服务支撑。比如,深圳为鼓励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发展,每年投入10亿元资金。这些资金并不是简单补贴,而是主要用于人才吸引、公共科研平台建设、创投基金带动等方面,实现了财政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科技创新的持续活跃,离不开强大的资本市场保障。只有科技、人才、资金、中介服务等要素在市场内充分自由流动,一项科研成果才能最终转化为产业成果。消费级无人机的火热,就与近年来日益活跃的风投基金等密切相关。有报道称,市场目前对大疆创新的估值高达100亿美元。今年1月,雷柏科技以5000万元增资零度智控,双方合作成立深圳零度,专门生产开发消费级无人机。

  中国无人机取得的成绩仍然是初步的,需要在基础技术研究、市场应用推广、政府安全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关键是继续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创新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无人机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需要破解的问题和瓶颈。

  首先,在技术研发创新方面,虽然以大疆为代表的国内消费级无人机企业已走在世界前端,但基础技术研发层面还存在跟风现象。美国、日本、瑞士等掌握着最先进的基础性无人机技术,比如安全性能、电池寿命等,对无人机发展具有方向引领作用。这方面,我国无人机行业的科研能力尚显不足。

  坏天气是无人机的“命门”。地面飞机控制人员无法及时得知飞机面临的风速,容易造成无人机发生意外。以冬季电力巡线为例,无人机沿电力线飞行,镜头内外有温差,产生雾气遮挡,任务效果就大打折扣。同时,无人机操控非常关键。即使操控系统已属“傻瓜型”,操控无人机仍需较高技术含量。能否尽早研发出安全性高、可操控性强的产品,是无人机研发需重点攻关的方向。

  其次,我国无人机市场在理论上空间巨大,但目前企业开拓市场潜力的能力和速度都有待提高。

  我国无人机发展目前还处在消费级起步阶段,工业级市场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从2000年开始,我国商业无人机逐渐现身于测绘、军警、农业、应急救灾、电力和石油管线巡线等专业领域,但这些专业级市场需求未能快速增长,背后存在产业水平和体制机制束缚。比如,无人机在农业作业推广进展不快,与我国现代农业水平不高紧密有关。农业经营主体由于对无人机不了解,或者投资意愿不强、资金来源没保证,使这种潜在的市场需求无法转化为交易。同时,操作人才缺乏也制约了无人机在农业市场的推广。无人机农业作业要达到最佳喷药效果,理想飞行高度须低于3米,飞行速度小于10米/秒,这对飞控手要求很高,一般农户很难掌握。要克服这些障碍,仅靠企业自身力量并不容易。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应从资金支持、人员培训等入手,加大对无人机的推广力度。

  第三,监管政策不明晰,低空飞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希望政府尽快出台监管标准,已成为无人机行业普遍的诉求。近来,“无人机闯入白宫”、“无人机误入禁飞区”等消息时常见诸报端,商用无人机的合法性、飞行安全性困扰着全球无人机粉丝和生产企业。

  事实上,中国无人机能迅速扩大在美国市场的份额,部分归功于美国联邦有关当局对无人机商用飞行政策的松绑。不过,美国联邦航空局将商用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在500英尺(约152米),也制约了部分无人机的商业发展。

  在我国,针对无人机目前尚未出台明确的监管政策。据记者获得的信息,无人机的适航法规正在规划中,涉及无人机的生产、航线、保险、监测等内容。不过,商用无人机面临的风险并不仅限于意外事故,航拍隐私、空中交通控制、GPS信号拥堵、反恐隐患等,都要求政府对低空空域资源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对我国无人机行业来说,好消息是政府正在多地进行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工信部日前也首度确定无人机驾驶使用频段。希望相关办法的出台能够更加及时科学。(经济日报记者 张 伟 孙 璇 周明阳)

无人机 详细

涨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1 雪 莱 特 5.58 10.06%
2 顺络电子 18.82 9.99%
3 赛为智能 18.52 9.98%
4 星网宇达 30.55 4.77%
5 炼石有色 20.09 4.47%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1 利君股份 7.72 -2.40%
2 北纬科技 8.41 -2.21%
3 新安股份 13.13 -1.57%
4 东方网力 18.59 -1.38%
5 中电鑫龙 8.64 -1.37%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