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职业教育制度提供的借鉴
- 发布时间:2015-04-29 21:31:57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作为一战和二战的策源国及战败国,德国损失惨重。但在战后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联邦德国的经济迅速恢复,在20世纪60年代就超越了英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谈及其中的奥妙,德国前总理科尔解答说:“发达的职业教育是德国战后崛起的关键。”据了解,德国职业教育以现代学徒制为主,其最大特点是把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相结合,被形象地称为“双元制”。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德国15岁以上人口中受过职业教育者为4115.7万人,占总数的57.8%;而大学以上学历者为926.5万人,仅占13%。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在德国已高度普及,年轻人很乐意参与其中,因为“双元制”的资格证书在行业内的认同度非常高。很多的年轻人更加愿意参加“双元制”的项目,而不愿去全日制的职业学校。
1969年,德国用《职业教育法》确定了“双元制”的法律地位,对企业和学校都进行了系统规范。在中国,与德国有深厚渊源的同济大学也有类似的尝试:汽车学院和大众汽车公司签订“预备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合约,承诺共同培养学生。
因为在地域上距德国较近,丹麦、奥地利、瑞士等国深受其影响,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现代学徒制度。目前,瑞士的学徒培训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大概有2/3的人会进入职教体系,而其中加入学徒制的有4/5,进入全日制职业学校的仅为1/5。
现代学徒制在中国的试点经常会遇到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因为很多企业认为自己不仅要承担培训成本,还要付给学徒工资,得不偿失。然而,德国的企业却丝毫不担心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企业从中会获利颇多。有专家对此解释,对于德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学生一般会在企业里待三年多的时间,劳动贡献完全可以抵消培训所产生的费用。对大型企业来说,虽然高端设备价格昂贵,如操作不慎就会造成巨大损失,但他们即使赔本也愿意去培养学生。
除了上述在职教领域有着稳固基础的国家,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在国内兴起了自己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其共同点主要在于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
英国靠政府买单的方式激励企业,给那些申报合作项目的企业以补贴,这些经费覆盖了所有的培训成本。另外,为了吸引更多学徒的参与,政府也会给学徒提供个人补贴。
与英国有细微差别,澳大利亚的现代学徒制包括学徒制和培训生制两种:学徒制时间为3到4年,比较稳定,要取消合同需要相关方同意;而培训生制时间仅为1到2年,任何一方都可单方面解除合同。在这些国家里,普通教育的地位高于职业教育,人们对学徒制的态度比较负面,因此不得不靠政府的大力推动。
西方的现代学徒制尽管不是尽善尽美,但其经验值得借鉴,并对之进行符合本国国情的改良。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最近的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中,我国的综合排名虽在第28位,但“新技术的可用性”一项指标却排在第107。这个尴尬的数据说明我国目前的教育离实际太远,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要想解决就业率低和招工难这两大难题,西方各国在现代学徒制领域的尝试值得借鉴。(宗禾)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