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个别地方粮库滋生“硕鼠” 网友:“粮心”怎么了

  • 发布时间:2015-04-24 09:2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日,辽宁省开原市庆云堡中心粮库、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白依拉嘎收储库被央视曝光存在以陈粮顶新粮、恶意套取价差补贴等问题。消息一出,国家粮库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民以食为天”,粮食储备是为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调节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建立的一项物资储备制度。具体负责经营管理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更是被看作“天下粮仓”。

  而近年来,随着粮食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个别地方粮库滋生“硕鼠”,在社会上早已是公开的秘密。“鼠患”成灾,已让粮食储备制度走样变味,网友不禁发出疑问:我们的“粮心”到底怎么了?

  “迟到”的调查结果

  “以陈换新”的行为,自然受到了舆论的一致声讨。

  联想到2013年发生的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大火事件,网民“下雨的灰港”调侃道:坐等各种粮库火灾,火表示很无奈啊。

  诸如此类批评指责,近几日在网络上并不罕见,而媒体不断的追踪报道,更是让“以陈换新”事件持续升温。

  压力之下,中储粮总公司于4月17日成立调查组,派员到两省的涉案企业进行核查处理。在事件曝光后,由国家粮食局监督检查司司长赵文先带队的两个核查督办工作组也分别赶往辽宁、吉林两省,对核查工作进行指导和督办。

  不仅如此,由吉林省、市、县三级粮食局组成的多部门联合调查组,于17日下午封存白依拉嘎粮库1.6万吨稻谷,随后赶赴松原、白城等地粮库展开调查。调查组表示,最终结果或在21日前公布。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称,将普查吉林省的粮库,发现不合格的,立即退出国家粮库,并对相关责任人追责。

  然而,截至4月23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并未看到调查结果公布,于是分别致电中储粮总公司、国家粮食局、吉林省粮食局和辽宁省农委,了解调查最新进展。

  面对问题,中储粮总公司宣传部工作人员称:“现在中储粮会同有关部门的联合调查组正在紧张地进行调查,结果出来后会第一时间向社会报告。”

  国家粮食局新闻办表示,具体进展情况可向当地调查组咨询:这个事情要看当地调查组的情况,以他们那边为主在网上进行公布,粮食局过去主要是督导,跟进情况肯定不如当地。

  吉林省粮食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称,所有的进展情况只向中央电视台透露,对于记者的询问,表示无可奉告。当被问到21日前公布调查结果的承诺为何没有履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

  辽宁省农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省政府和国家粮食局正在开原市调查、解决该事件,目前为止,还不适合对外宣布。他表示,不方便透露调查组的联系方式,处理结果一旦出来,会第一时间向外公布,但具体是什么时间,尚不能确定。

  23日,经央视对外公布,持续的调查取证之后,吉林省调查组已查明,被曝光的神秘买家,身份系白依拉嘎粮库领导亲属。但“天下粮仓”为何以陈顶新?粮仓腐败的清查情况到底如何?一切依旧是未知数。

  你所不知道的“粮仓腐败”

  让“硕鼠”们趋之若鹜的,无非是唾手可得的巨大利益。事实上,“以陈换新”只是“粮仓猫儿腻”中的一种。

  “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套取国家补贴,从各种项目上拿回扣、在账上作假,腐败形式非常之多。”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介绍,在我国现有粮食储备体系之下,腐败现象的出现不仅频次高,而且腐败操作的难度系数低。

  本次由央视曝光的辽宁、吉林等地粮库和粮商勾结,以陈粮顶替新粮赚差价的行为,即是诸多粮食腐败手段中常见的一种。

  与之类似的手段,在粮食行业被称为“低收高转”,指的是粮库内部通过国家每年提高的收储价牟利。

  随着物价上涨,“最近这些年,我国粮食每年的收储价格和前一年相比,都会涨10%~15%。”郑风田说,“而且粮食在库存时能拿到国家补贴。粮库照这个规律,把当年低价收购的粮食按高价卖出,这个过程不仅赚到了差价,收到的新粮食也得到了国家的补贴。”

  而实际情况远比理论上要复杂得多,以至于产生了不少“变种”。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粮食局的周国栋拟文称,“低收高转”是粮食腐败的一种常见方式。这种手段主要是用在国家和地方专项储备粮上,而具体操作方式往往有数种,一些不法经营者常常钻政策的缝隙。

  除此之外,在粮食行业,还存在更为恶劣的“转圈粮”现象。郑风田把“转圈粮”概括为“移花接木”与“虚假交易”两种类型。

  “移花接木”指的是粮库平时谎报粮食总量,贪污补贴款,在领导视察时,把别的粮库的粮食临时调来,弥补亏空。“比如粮库报告收了100万吨的粮食,向上面申请100万吨的补贴,但可能只收了50万吨。如果上级来检查,就把其他粮库的粮食调过来冒充。”

  “虚假交易”则指仅在账面上的重复交易。“粮库先让其他企业把粮食买下,等到国家实际收购时,粮库再从企业那里把粮买来。其实是同一批粮食,粮食没有走,只在账上走,骗取了收购款,也是一种犯罪形式。”在郑风田看来,“转圈粮比以陈顶新更恶劣,至少以陈顶新还是保证库里有粮食的。”

  而其他违规操作,同样可以为粮库带来不菲收益。郑风田提到,有的粮库为了多拿储粮补贴,经常超额收购粮食,但一有不慎,便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2013年黑龙江基层粮库的大火就是这样引起的。粮库拼命收粮食,但是自身库存条件很差,不能有效监管,收了粮食引起大火后都烧了。”

  粮储行业的乱象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人们最疑惑的是,为何粮食储备得不到有效监管?

  粮库“硕鼠”何以横行无忌

  那么,粮仓该由谁来监督呢?记者查询发现,《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中央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对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检查。”同时第八条规定,“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并对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责。”

  “中储粮的权力过于集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经营管理全由他们负责,国家行政部门仅承担监督责任,但现实情况往往是,粮食局求着中储粮收购农民的粮食,根本谈不上监管。”

  郑风田也提到,中储粮的信息不透明,使得外界难以进行有效监督。

  “粮食储备比较特殊。一般多少粮食,在哪收的,不会告诉外界,某个地方只有一个领导掌握,这相当于一个人说了算。那就很容易出问题。”郑风田说。

  同时,郑风田还认为,“这与中储粮所处的地位有很大关系。粮食储备基本就是中储粮一家垄断,缺乏竞争的垄断企业,一般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中储粮自身体系太庞大,难免监管不力。”郑风田说,“它下属还有很多粮库,寄存粮库、合作粮库,比如这次吉林、辽宁事件中的储粮企业,其实是民营代储库,虽然不属于中储粮直接管,但中储粮也脱不了干系。”

  粮仓乱象“国家一直在关注,但实际上政策难以落实”。李国祥说,管理制度上存在问题。

  粮仓“硕鼠”,不只是在贪赃枉法

  接二连三的腐败事件被曝光,让一直低调的中储粮不得不站到了聚光灯下,粮仓“硕鼠”带来的影响,却波及到了许多人。

  “粮库腐败不仅带坏了社会风气,影响自身形象,也损害了对整个中储粮系统以及国库的公信力。”李国祥说,“而且从长远来看,受到伤害的是社会各个领域。”

  利益被直接侵犯的是农民。“收新粮应该是从农民手中买粮,把钱打到农民卡上。国家规定粮库和企业不能直接拿钱,但他们有些人会复印农民的户口本、身份证,代替农民领补贴。”

  粮食的消费者也面临风险。郑风田举了个例子,“本来粮库该进新的小麦,但是却把两年前的小麦按新的小麦收购了再放两年,相当于放了四年。这时候再被面粉厂买了做成食物,消费者吃了就会出现问题。”

  国家也会因此加重财政负担。李国祥表示,“粮食加工企业对中储粮的信心不足,往往选择进口,不愿意收购国家的粮食,造成国家库存越来越多。而库存需要国家给补贴,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国家财政的开支。”

  尽管面临诸多争议,但郑风田还是提出,“要正视中储粮的地位与作用。”

  “中储粮本身成立的目标是平稳粮食价格。如果没有中储粮,那么,粮食价格不知道会翻多少番。”郑风田说,“这么多年来,蔬菜、水果、肉涨了很多倍,是因为没有储备,完全受市场影响,所以价钱涨得特别快。但因为有了中储粮,粮价与其他农产品相比,整体很平稳。”

  “不能因为几个库出问题,就把整个粮食储备体系否定掉。”郑风田认为,目前急需为中储粮建立新的监管体系。

  “首先一定要加强透明度,没有透明的东西永远有问题。其次还要加强第三方监管,避免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继续出现。”(记者 王帝 实习生 王书画 张童)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