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追问万亩“隆平稻”减产绝收:虚假宣传没人管吗

  • 发布时间:2015-04-17 16:35: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袁隆平:出点小问题不能说都有问题

  农民:涉嫌虚假宣传 隐瞒品种缺陷

  追问安徽万亩“隆平稻田”减产绝收真相 农民"寒了心"

  近期,安徽部分地区水稻减产绝收事件被媒体曝光,因涉及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生产销售的“两优0293”稻种,连日来,“隆平稻种绝收”、“安徽超级稻减产”等成为门户网站热搜关键词。

  《经济参考报》记者前往减产重灾区采访发现,此次“隆平稻田”减产绝收超1万亩。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受灾农民得到一定数额的保险赔付,但与投入成本仍有较大差距。部分农民质疑:隆平高科宣传说“超级抗倒王”、一般亩产800公斤以上,真实情况很难达到这种效果,这不是夸大宣传吗?难道种子企业不需要承担责任吗?他们与隆平高科多次谈判,但未达成一致意见。

  受水稻减产绝收事件影响,隆平高科股价在近期虽产生一定波动,但一周下来总体平稳。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决定停止销售“两优0293”。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两优0293”销售规模较小,停止销售虽然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若后续举措到位,救助方案尽快落实,该事件对公司中长期业绩影响有限。

  万亩稻田减产绝收

  “刚灌浆的稻子,竟然开始慢慢由青色变成灰白色。种了大半辈子地,从未遇过这样严重的灾害。”69岁的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申集镇南欧村村民贾文贤至今记得当时的震惊。2014年秋季,他那10亩“宝贝”稻田种植的“两优0293”品种,在10天时间内,慢慢都耷拉了脑袋。

  “周边其他品种的稻子都在正常生长,只有这个品种大面积病死。”五河县小圩镇朱洼村种植大户老曹种植的60多亩“两优0293”水稻大部分绝收。与其他受灾农户一样,往年亩均稳产600公斤,今年每亩地收不到50公斤的干瘪稻。

  老曹算了一笔账,每亩地需要支付租金300元,加上农资、人力等费用,亩均种植成本在800元以上,往年都是等收获卖了粮食后才有钱支付租金,可去年最后收的几百斤粮食因为质量太差根本卖不出去。后来保险公司每亩地给了200多元补偿,才勉强把租金给交了。由于家里的积蓄都用在去年土地种植上,今年已经拿不出钱进行新一轮栽种,如今老曹的60多亩土地多数都荒着。

  “每年种子推广会上,隆平高科业务员和经销商总是宣扬这个稻种适应性广、抗性强,宣传单页上也说一般亩产800公斤以上,如今基本绝收,那么高的种植成本,难道种子公司不该赔偿吗?”贾文贤激动地说。

  愤怒的农户们找到小圩镇种子零售商常秀亮“讨说法”。“为何明星产品会大面积减产。”常秀亮带着疑问开始向地方农业及工商部门投诉“两优0293”种子。

  安徽省种子管理站的调查报告认为,经专家鉴定,减产、绝收是因为得了稻瘟病。而此次稻瘟病的发生与当时的天气阴雨、寡照、气温低有关。

  这样的回答并没有完全解开常秀亮等人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在同样天气条件下,只有“两优0293”出现大面积稻瘟病?

  “在外包装袋上还明确标注‘抗性:稻瘟病平均5.6级’,撕开包装袋,混杂在种子中的,还有一张白色纸片。在抗性5.6级之后,多了四个字:最高9级。”在另一“重灾区”淮上区曹老集镇金山湖村,村民维权代表甘朝康告诉记者,“两优0293”产品内外包装明显不一致。

  “宣传单页上明明写着抗性强,这样的种子哪有什么抗性?”常秀亮拿着“两优0293”近几年的宣传单页和包装袋说,广告语言多处存在夸大宣传,“你看这里,将偶发性的试验田亩产800公斤以上,写成一般亩产800公斤以上。”

  因补偿未谈拢,近期该事件被媒体曝光。4月9日,一则名为《安徽万亩袁隆平超级稻减产绝收 当地下“逐客令”》的报道迅速引发舆论关注。报道称,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10日,“隆平稻种绝收”已经跃升为某网站热词搜搜首位。

  对此,隆平高科回应称,“两优0293”包装标签、标识符合《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关于种子标签标注的要求。“公司销售的‘两优0293’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但鉴于2014年安徽蚌埠地区因极端气候导致部分种植农户蒙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公司决定停止销售该品种。”

  而受灾农民并不认可这份回应,他们认为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刻意隐瞒品种缺陷。

  特殊年景为主因

  减产责任各执一词,补偿方案迟迟难定。记者联系了安徽省农委、省种子主管部门、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专家、种子经销商等,并前往重灾区和周边地区进行了调查。

  追问一:受灾面积究竟有多大,对粮食的增产是否有很大影响?

  来自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的调查结果显示,杂交水稻品种“两优0293”于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2014年在安徽省销售91433.5公斤,总种植面积近18万亩。2014年8月以来,安徽省天气持续阴雨、寡照,气温低于常年同期,导致该水稻品种稻瘟病发生特别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部分田块绝收。经测算,该事件涉及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6市,受灾面积超过1万亩。其中,仅蚌埠市减产或绝收的约1万亩,其中五河县减产绝收近8000亩,淮上区减产绝收约2000亩。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副站长刘根接受采访时表示,安徽省去年水稻种植面积约4000万亩,而“两优0293”的种植面积仅为18万亩,其中受灾面积超1万亩。从1比4000的比例可以看出,媒体用“对粮食的增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显然不合适。

  追问二:受灾的原因是什么,种子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安徽省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9月初,接到蚌埠市淮上区和五河县关于“两优0293”水稻减产和部分绝收的投诉,省种子管理总站分别于9月12日和9月23日组织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总站等部门的专家进行了田间现场鉴定。专家组鉴定结论为:种植田间出现异常系稻瘟病所致,主要原因是由于孕、抽穗期间低温连阴雨,品种本身高感稻瘟病,加上适期预防措施不到位,导致该病暴发。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4月14日表示,去年年景相对比较特殊,把品种抗性不足问题显露出来了,今后要加强品种的适应性评估。“每个品种有适应的区域,两优0293品种按照正常年景算,在江淮地区包括安徽是适宜的,但是这一品种在品种审定过程当中,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对稻瘟病的抗性比较差,正好去年年景相对比较特殊,所以它抗性不足问题就显露出来了。”

  此次鉴定专家组组长、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总农艺师包文新告诉记者,任何一个品种的发病诱因都不是孤立的,品种发病抗性是第一要素,天气气候和人为的控制也都会产生影响。随着种群适应性的变化,“两优0293”的确已经不适合在淮河地区种植了。

  追问三:后续赔偿存在哪些问题,为何没谈妥?

  记者采访了解到,该事件发生后,多方积极沟通赔偿事宜,但经营户未与隆平高科达成一致意见。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主要负责人表示,2014年9月以来,省种子管理总站多次要求隆平高科及安徽办事处负责人尽快跟上访农户接触,商量补偿事宜。今年2月14日,应省种子管理总站要求,隆平高科董事长、水稻事业部经理等人来到合肥协商补偿农民损失问题。经协商,隆平高科同意和上访经营户常秀亮联系,尽快协商好补偿事宜。

  3月16日,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分别与常秀亮和隆平高科联系,常秀亮要求补偿标准不得低于每亩700元标准,隆平高科只同意按每亩20-30元标准进行补偿。因当时双方对补偿标准存在很大差距,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多次协调,未取得一致意见。

  “在省种子管理总站等部门领导协调下,4月初,我们还谈过两次,但隆平高科最终还是没同意赔偿。”常秀亮4月10日下午告诉记者,给农民的保险理赔距农业投入的差距很大,一亩地绝收才能赔偿200多元,这一理赔标准仍是根据前几年每亩地的基本成本核算的,而如今一亩地的农资和人力成本超过800元。

  常秀亮说,当时遇到阴雨天爆发稻瘟病,抽穗就成死穗,农民使用任何药剂也无法防治。“在我们这里唯独‘两优0293’水稻暴发稻瘟病绝收,其他所有品种表现稳产。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水稻一天天枯死绝收,每亩地的投入血本无归。有的种粮大户连几百元的承包费都负担不起,面临破产倒闭。事情拖了这么久了,希望上级部门能尽快查明真相,帮帮可怜的农民。”

  追问四:该品种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和虚假宣传?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回应称,经调查,隆平高科公司在包装标识上,将特征特性中稻瘟病平均抗性5.6级印制在包装袋外,而将最高9级放置在内标签中;同时,其产品单页中确实存在“矮杆大穗、抗性更优、超级抗倒、稳产高产”等与品种审定公告不相符的宣传内容。蚌埠市工商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也坦承,宣传单页上标明一般产量800公斤有“疑点”。

  “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仍待工商部门判定。”安徽省农业主管部门明确表示,今年1月8日-15日,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多次同省工商局联系,共同商讨隆平高科是否涉及虚假宣传和其他违法经营行为等问题,请求省工商局从工商管理法律法规层面上加以指导,并建议移交事发地工商部门处理。

  对公司业绩影响或有限

  记者基层走访了解到,尽管农业部、安徽省农业主管部门和隆平高科等方面均回应称,安徽万亩“隆平稻田”受灾主要因特殊年景所致,但该种子公司宣传过程中存在的“一般亩产800公斤以上”、“超级抗倒”等存在的“疑点”仍备受诟病。

  不仅如此,此前该品种也发生过类似受灾事件,如公开报道显示:2012年,江苏省种植的600亩“两优0293”水稻,半个月内突然大面积穗颈腐烂死亡。

  受水稻减产绝收事件影响,隆平高科股价在近期虽产生一定波动,但一周下来总体平衡。上海市一家投资机构研究员翟学亮表示,4月9日该事件曝光后,当天公司股价下跌5.12%,报收于22.98元,次日下跌1.61%,其中跌幅一度超9%,随后股价出现反弹,至14日报收于24.75元,15日下跌2.3%,报收于24.18元,与事件前股价基本持平。“该事件对公司股价短期波动较大,中长期影响有限。”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资深分析师马文峰认为,隆平高科股价走势相对平稳,除了与农业主管部门公开回应、公司否定减产绝收事件与种子本身质量有关外,还与隆平高科关于“两优0293”品种的后续措施息息相关。

  舆论关注之下,隆平高科称决定停止销售“两优0293”。针对农民反映的补偿问题,隆平高科表示,灾害发生后,公司本着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一直积极与受灾农户代表、经销商和农业管理部门进行沟通,探讨尽可能的救助方案,并在分期分批落实。

  不仅如此,隆平高科还拟筹建种子行业灾后救助基金。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手段有限,现有的保险体系也难以完全保障农业和农民的风险。公司拟从每年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放入基金,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户进行救助。

  对外界关注的“两优0293”品种对公司财务的影响,隆平高科认为,“两优0293”2014年销售收入约700万元,停止销售和后续处理将会对公司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将继续按照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根据隆平高科发布的《2014年度业绩快报》,2014年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8.15亿元,营业利润约2.99亿元。业内人士认为,“两优0293”在2006年通过国审,至今已有9年,属于公司的老品种。目前,该品种推广面积相对较小,贡献的销售收入在公司总销售规模的占比很小,停止销售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很有限。

  “性能不稳定或抗性不好的种子品种,就应该逐步退出市场。”马文峰说,隆平高科停止销售该品种稻种的做法是值得鼓励的。如果后续举措到位,救助方案尽快落实,可能会化危为机。但若一味推卸责任,负面影响可能会扩散,对公司业绩将产生较大影响。

  受访专家表示,该事件意义重大,给整个种子行业敲响了警钟,行业内相关公司也应梳理自身抗性差、推广时间长的品种,并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研发能力,逐步进行淘汰、更新,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品种的适应性评估。

  记者手记

  种子市场乱象丛生 农民“受了灾”又“寒了心”

  记者近期采访发现,国内种子市场乱象丛生:五花八门的“黑种子”“假种子”正不断流入市场、在下乡进村“地毯式宣传”中博得农户信任,但由此给粮食生产和安全埋下的隐患值得警惕。

  “全能稻”“铁杆”“吨粮”“十分高产”……不论是农村的公路两边,还是在农户的房前屋后,甚至是在面包车身上,涉嫌夸大、虚假宣传的宣传单页、横幅随处可见。在一处农房墙壁上,一家种子公司的宣传横幅上赫然写着“抗病、抗倒、高产、优质、安全,五项全能,十分高产”。一位农民给记者提供的宣传单页写着:“国审全能稻:开创水稻品种全能时代”。

  “宣传得天花乱坠,用起来却改模走样!难道就没人管管?”采访中,不少受灾农民反映,用了这样的“假黑种子”后,轻的减产,重的颗粒无收。对以农田为生的农民来说,一次减产事件就等于白忙活了半年,意味着半年没有收入,还赔上了亩均800元的成本。

  除了夸大、虚假宣传外,以此代彼的“假种子”、推广未经审定稻种等违法违规现象也不时发生。五河县种子管理部门就发现,由于没有品种权,一些公司将其他公司的种子换到自己的包装中卖。去年9月,经怀远县农委立案调查,安徽地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推广未经审定水稻品种地发糯1号,且未按照种子生产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种子,经营数量1.5万公斤,导致局部地区减产。

  显然,部分企业为了追逐利益,制假售假,是造成种子市场乱象的根源之一。但是,作为粮食安全的根本,理应受到严格监管的种子市场,为什么乱象屡禁不止?政府部门履行的监管职责是否到位?

  基层农业部门反映,确认“假种子”很难,凭肉眼看不出来,需要统一上报给上级部门,交到专业机构做鉴定。“检测麻烦,能够送检的种子只是一部分。目前对种子的监管以外在查处为主,这也面临点多面广、人手有限的难处。”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监管内容因为缺少执法依据而陷入执法难困境。

  然而,如果说“确认难”“缺少执法依据”是种子市场监管面临的客观难题,那么一些监管部门存在的推诿现象着实令人痛心。不少农户反映,购买“假黑种子”导致减产绝收后,在向当地农业、工商等部门投诉时,屡屡遇到推诿扯皮情况,有的甚至直接被拒之门外,让他们“受了灾”“寒了心”。

  作为粮食安全的根本和粮食生产的基础,种子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大、维权难。因此,受访人士呼吁,必须将种子按照特殊流通领域商品看待,加强监管。不仅要细化法律法规,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还应对市场乱象严管重罚,提高种子生产企业的违法成本,让不法分子望而却步。

  严管更是必不可少。种子市场监管涉及农业、工商、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只有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强联动执法力度,才能真正破解监管中存在的推诿顽疾。唯此,农民远离“假黑种子”之害或将可期。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