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接二连三” 走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 发布时间:2015-04-17 07:36:11 来源:南昌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记者 吴思勇
1+2+3=6。
1×2×3=6。
这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而是一个关于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到现代农业后的全新发展理念。1、2、3分别代表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和农业服务等产业。在这两个等式背后,是一条作为传统第一产业的农业生产,借助打通并与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及服务等产业深度互动的机遇,升级成为“第六产业”的发展新路径。
进入新时期,南昌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对农业再认识、促农业再出发,紧紧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大力做优农业生产的“一产”、做强农产品加工的“二产”、做活农产品商贸和服务的“三产”,在推进“一产”“接二连三”的过程中,不断做大做强现代农业。
“一产”优
在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体系中,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一直未曾改变。无论是小农经济时期、“种植大户”时期,还是互联网深入渗透到农业领域的今天,农业的“基本”地位都只能做加法、乘法,而不能做减法、除法。发挥“一产”的“接二连三”作用,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同样首先必须做优作为生产源头的“一产”这个环节。
做优“一产”,就必须大力提升种植、养殖农产品的品质。抓手在哪里?“三品一标”。
近年来,我市站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度,围绕“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主题,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工作。我市先后出台实施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和《南昌市“三品一标”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通过“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的生产基地进行补助性奖励,并在对生产型农业企业申报资质升级的审核中向“三品一标”企业倾斜,引导全社会开展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夯实农业产业化源头基础。
据统计,目前我市用于对“三品一标”企业进行奖励的财政专项资金累计达507.5万元,全市共认证290个单位的964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514个、绿色食品205个、有机食品242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3个,形成了“认定一个产地,带动一片标准化基地建设;认证一个产品,保障一方农产品品质”的社会效应。
“二产”强
现代农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既离不开种养,也离不开农产品精深加工,同样也离不开市场营销。无论对上游的农业物联网、下游的互联网营销来说,还是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言,中间的“二产”加工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做强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必须强起来。
为此,我市一方面大力培育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采取设立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公司和开展“财政惠农信贷通”等创新金融支农手段的办法,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不断加快农业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粮食、油茶、畜牧、畜禽、水产、果蔬、茶叶和黑芝麻等农产品加工水平。近年来,以河南双汇、广西南方黑芝麻、天津宝迪、澳门高氏集团为代表的国内200强和行业领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纷纷进驻南昌,提升了我市农产品加工的能力和档次。同时,以煌上煌、阳光乳业、太仔食品等为代表的加工企业实施的扩能升级项目,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农产品加工升级换代的步伐。
截至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已达456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111家,年销售收入达1177.25亿元,农产品加工领域各项指标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保持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同时,我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中国驰名商标13个、江西省著名商标83个,中国名牌产品6个、省名牌产品15个、省名牌农产品14个。
“三产”兴
“二产”强,带动“一产”活、促进“三产”兴。
现代农业以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主要内容,其中的产业体系就是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构建农产品生产、营销、服务综合体系,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多年努力,我市农产品销售手段不断创新、规模不断壮大,都市现代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不断显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方兴未艾。
为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盈利空间,南昌着眼国内外大市场,把打造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平台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加速构建农产品市场开拓体系。近年来,我市积极对接麦德龙、绿滋肴、淘宝江西馆等大卖场和流通、电商龙头企业,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提升南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我市不断加大农副产品的仓储、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农产品各类冷库15万吨,另有10万吨库容的冷库正在建设中。2014年,我市农产品市场交易额达231.4亿元,同比增长6.3%。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不断挖掘、发挥现代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推动常规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满足广大市民体验乡村、回归自然的需求,使乡村旅游成为我市农村经济中最快的增长点。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规模化休闲农业园区203家,小型农家乐、渔家乐1179家,资产总额突破50亿元,年接待人数91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30.9亿元。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