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新化牌”复印店开遍全国

  • 发布时间:2015-04-17 02:34:13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长沙晚报记者 聂映荣

  如果你走遍全国各地,在各处复印店都能听到娄底新化人的“湘音”,不要觉得意外,因为有20万人的“新化复印军团”,占据了全国85%的打印复印市场份额。近日,一篇题为《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的北大博士论文在网络上走红,上述数据也来自于这篇论文。昨日,记者在长沙走访一些新化人开的复印店,探访这个“军团”中普通一员的家庭复印故事。

  从业:一大家人开了五六家复印店

  昨日中午1时40分,岳麓区靳江路中南大学新校区,赶着去教学楼上课的学生成群般涌来。旁边的打印店里,罗勇华(化名)夫妻俩忙得不可开交。

  罗勇华夫妇老家在新化县洋溪镇,上世纪70年代,这个镇就成为了新化复印产业的扩散中心。《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一文中描述,这里的小孩们拼音都还没学会、加减乘除都还没弄明白,就已经学会了把复印机拆来装去当巨型的变形金刚玩。

  罗勇华的女儿虽然没有玩过这个“变形金刚”,但年纪轻轻便从事复印行业。七八年前,女儿读了一年职高就退学,她宁愿到表姐的复印店当学徒。

  “我家的亲戚在各个地方开了五六家店,并不算多的。”罗勇华说,他的姐姐、侄女等亲戚在陕西、浙江、重庆、湖北等地都开了打印店。如今,村里只有年老的人留在家里种地,很多年轻人都出来从事复印行业。

  市场:学校周边九成复印店姓“新化”

  谈到中南大学周边二三十家复印店,罗勇华毫不犹豫地说:“起码有90%是新化人开的。”这种情况并不仅限于中南大学周边,更不仅限于长沙。在武汉读过大学的陈先生说,他们学校共有8家复印店,不论进哪家都能听到老板一口的“新化普通话”。上述博士论文的作者冯军旗在北京也做了调查,北京大学等高校周边85家复印店有55家是新化人开的。

  冯军旗在论文中认为,“亲带亲、邻带邻、友带友”的模式让新化复印产业扩张迅速。对此,罗勇华深以为然,他这家店就是印证之一。2011年,他的女儿在亲友的带动下,来长沙开了这家店,罗勇华夫妇也放弃了建筑工的工作过来帮忙。

  很多人心想:“新化人把复印店开遍了全国,真了不起。”但罗勇华等人并不觉得有自豪感,反而有些担忧。他说,现在复印店太多,价格压得过低,一角一张甚至八分一张,每张利润不足两分,除去租金、电费等等,一年挣不下多少钱。他的亲戚在外省开店七八年,至今没有一人买得起房。

  对话:“价格战”取得了市场,也拖累了新化人

  记者查询发现,《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早在8年前就发表出来了。作者冯军旗早已博士毕业,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昨日,记者与其进行了对话。

  长沙晚报:8年前写的论文,为何在最近火了?

  冯军旗:我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朋友告诉我我才知道。这本来是我的一篇课堂作业,当时发表在一本并不出名的刊物上,没有多少人关注。不知道为什么,8年以后又火了。

  长沙晚报:在您看来,为何新化人的复印店会开遍全国,并能长期占据高市场份额?

  冯军旗:这是几个因素叠加形成的。第一,复印行业本身有技术门槛,除了操作机器,还有维修机器等等。最早入行的新化人掌握技术后,只愿意把技术传授给老乡。第二,新化人入行这么久,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售卖机器、纸张,到后期复印、维修,他们开店更加便利。第三,他们很重视血缘、地缘的纽带关系,亲带亲、邻带邻、友带友,形成独有的师徒制。不管是找合作伙伴还是学徒,他们一般只从老家找人,这导致了新化复印产业的原子式扩张。第四,在血缘地缘因素的影响下,他们这些老乡能拿到极低的成本,也打得起价格战。如果不是新化人开复印店,在价格战的挤压下,往往更难生存。

  长沙晚报:调查完之后,您如何看待这种行业现象?

  冯军旗:这其实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始终受到传统的血缘地缘观念影响。另外,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一个写照。改革开放之后,农民可以出来打工、创业,新化人从一个县走向了全国。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化人用“价格战”发展这个行业,可能并不能良性地持续下去。虽然他们占领了市场,但有些人却因为价格过低,扛得太累。这需要他们整体性地寻找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