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毁灭性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 发布时间:2015-04-17 00:30:0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朝阳大悦城新装修的“单向街书店”闲逛,无意中,看到刚刚出版的《苦妓回忆录》,我知道这本小说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封笔之作,此书我一直在找,看到印刷精美的《苦妓回忆录》,真是好不喜欢。

  近年来,我很少在书店买书,想买的书大都在网上解决了,但在单向街书店,我感到,我必须要花该书的原价钱来买这本书,不能去网上买。其原由很简单,我知道现在在书店买书的人是越来越少,而像单向街这样,以偏思想性和文化性的书店,是靠什么收入来维持的呢?我始终对他们都有所担心,于是,作为读书人,我感到我有必要在这儿买书,虽然这一本书只有25元,花25元在单向街买这么一本书,对单向街而言“无济于事”,但我在此花25元,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对“单向街书店”的一种态度。

  4月17日,正是加西亚·马尔克斯逝世一周年。在我看来,对大师最好的怀念和追思就是再读大师的作品。

  我几乎用了半天的时间就读完《苦妓回忆录》,但这使我想起多年来对马尔克斯的放不下。

  一

  我始终认为,人和人是有缘分的,而人与书更是一种缘分。你为什么就选择这本书,尤其是在没有任何人向你推荐的时候,你买了这个作家的书。

  我最早接触马尔克斯的作品大概是在1987年前后,那时我还不到25岁。是在书市上买到的一本打了四折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原书的定价只有1.95元,可想而知我花了不到一元钱,就与大师接触了。那时我不知马尔克斯是谁,不知他获过诺贝尔文学奖,更不知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但当时可能只是出于对拉丁美洲新小说家的了解,所以看上了马尔克斯。这本小说集,收集了马尔克斯所有的中短篇小说,《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这些作品使我打开眼界,我无法想象,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尤其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可以说是短篇小说的巨作,如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其震撼力以及谨慎安排的情节节奏,其杰出的结局几近完美。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只要你看了,会终身不忘。

  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

  上校打开咖啡盒,发现果然只剩下一小勺咖啡了。他从火炉上取下锅子,把里面的水往地上倒掉一半,又用一把小刀在盒里刮了刮,直到把最后几片有铁锈的咖啡末刮下来,倒进锅里,方才住手。

  小说的结尾:

  “告诉我,我们吃什么?”

  上校经历了七十五年——一生中一分钟一分钟地度过的七十五年——才到达了这个时刻。他感到自己是个纯洁、直率而又不可战胜的人,回答说:

  “屎!”

  从那时起,我就忘不了马尔克斯。也就是一年之后,我读了《百年孤独》,完全是废寝忘食,不能自制。由此,我既知道了魔幻现实主义,又完整地领略了魔幻现实主义。但其结果,对我来说是毁灭性的。

  那时年少,不知天高地厚,我19岁发表第一篇小说,一个典型的文学青年,在24岁的时候,还获了个短篇小说奖,梦想着做最伟大的作家,但正是读完《百年孤独》之后,我突然感到,小说不能写了,因为马尔克斯可以说把小说写到了顶峰,100年内,可能都不会有人会超越马尔克斯。1989年之后,正是来自马尔克斯的毁灭,及其他外部毁灭,我预感到,小说快死了。

  正是《百年孤独》,正是马尔克斯,毁灭了我一个文学青年的作家梦,从此,我彻底地被“打回原形”,打消了我想写小说的所有念头。1992年,我读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再次遭到马尔克斯对我的毁灭。

  二

  马尔克斯的作品,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想象,其奇妙的构思打破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界限,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我不知哪个世界,才是我们真正认知的世界。在此,必须明确说明,我不是搞文艺理论的,我对此道全然不知,我只是客观地把一个读者的阅读感受告诉大家。

  从1992年之后,我彻底的,从一个梦寐以求着的虚构写作者迅速地转化成一个非虚构写作者。在我个人看来,马尔克斯对我的“毁灭”,主要是他如一座“丰碑”,任何人都无法跨越。

  若是回视20世纪的小说家,我们发现目前评论家工人的“伟大”作家都是来自前半世纪,他们主要是乔伊斯、普鲁斯特、卡夫卡、福克纳、伍尔芙。然而,20世纪后期也许只有加西亚·马尔克斯,也可能只有他真正地成就被一致公认的伟大作品。他的杰作《百年孤独》于1967年出版,而这正是出现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转折之际,大致是在1950年到2000年之间,是唯一不分国籍、文化而受到广泛欢迎的作品。有评论说,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真正“全球性”的小说。

  而从所收集到的材料来看,普遍认为,马尔克斯是一位严肃但受到一般大众欢迎的作家,就像狄更斯、雨果或海明威一样,其受欢迎的程度,直逼其运动员、音乐家或电影明星。1982年他获诺奖时,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诺贝尔奖得主。

  其生前,马尔克斯是名利双收,并在5个国家的光鲜地段置有7个家。在他获得诺奖之后的几十年里,他可以要求(或经常的拒绝)半小时5万美元的受访费,他还可以选择任何报纸发表文章,收取高额的稿费。他大半辈子的时间都被迫面对、忍受惊人的知名度。有钱、有名、有权的人都希望得到他的青睐和友谊——弗朗索瓦·密特朗、菲利普·冈萨雷斯、比尔·克林顿、以及哥伦比亚和墨西哥总统及其他名人。然而,虽然他在文学上和财富上如此成功,他一生仍然信奉左派革新主义,捍卫对其有利的主张,并致力于进步的事业,包括成立具有影响力的新闻、电影学院。如你对马尔克斯感兴趣,读去年出版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传》,你会了解到他的记者生涯是非常丰富多彩。30多年,他和另一位政治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亲密友谊也不断引起争议与批评。

  马尔克斯的文字,仿佛有着特殊的魔力,会把你带入其丰富想象所编织的世界。《百年孤独》的开头,几乎会让很多人背诵下来:“多年以后,奥雷良诺·布恩蒂亚上校面对行刑队,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有这样一个说法,文学本来没有冠军,但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却一直坐在冠军的位子上。

  三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是在1982年前后进入中国的。而那时,也正是中国在封闭了多年之后,完全张开双臂要拥抱世界,最渴望开放的时候,那时的中国对版权还没有完全的市场意识,使得之后马尔克斯对中国关于他作品的版权放出狠话,而是在马尔克斯去世前不久,才使他收回对中国版权市场的狠话。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是中国文学最兴奋的时期,这也使得之后中国的很多作家,都不同程度的或多或少受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如最典型的,在2012年获得诺奖的莫言,在我个人看来,其本质也完全是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我视莫言为“亚洲的魔幻现实主义代表”。受马尔克斯影响的作家还很多,如阎连科等等。

  也就是在我为怀念加西亚·马尔克斯逝世一周年而写这篇文章时,4月13日,诺奖得主、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去世,享年87岁。之后,几小时,另一噩耗传来,乌拉圭左翼作家和记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去世,享年74岁。

  格拉斯是20世纪最后一位诺奖获得者,1999年,其代表作《铁皮鼓》,被视为是欧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而加莱亚诺继承了拉美文学爆炸时期那一代作家的理想和激情,他的那本《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出版,有人说是纪实版的《百年孤独》。

  对我个人而言,马尔克斯,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文学的想象,而格拉斯和加莱亚诺让我理解了作家的使命和通过写作的赎罪。

  20世纪的文学大师们,相继地在离开这个世界。而在我看来,产生大师的时代也在发生更迭。而小说的世界,可能会随着互联网及数字化时代被分化或被瓦解,一切皆有可能,但不死的是大师的文学精神,是他们在他们那一时代的伟大的创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人的创造,这就是历史。但所有的创造都来自于对自由、民主、开放的渴望。

  在加西亚·马尔克斯逝世一周年之际,留下此文字,作为对已故大师们的致敬。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