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安徽破解创业融资难 政府引导银行降低放贷门槛

  • 发布时间:2015-04-14 07:1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磊  责任编辑:罗伯特

  对创业已经整整10年的王勇来说,2015年无疑是一个重要拐点。

  作为一名创业“老兵”,王勇已是二次创业,新成立的互联网软件公司刚满两岁,经营日趋稳定,市场逐步拓宽。今年3月,让他有些“意外”的是,10年来他第一次“敲开”了银行的大门,为企业贷到了款。

  今年年初,酝酿已久的安徽省青年创业引导资金终于和创业小伙伴们见面了,王勇成为该项目的首批受益者。无需抵押、担保,走完了为期一个月的流程,他就申请到了2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创意贷”。贷款利率只按照基准利率上浮20%以内的标准执行。目前,已有18家大学生创办的企业相继通过评审,贷款金额达到2100万元。

  创业者为何不敢去“敲”银行的门

  “过去一直不敢想,所以我们这次都没敢多申请。”王勇向记者感慨,“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记者了解到,上述18家企业里,近半数的企业是首次从银行拿到贷款,有些企业已运营多年。因为这些初创企业大多是“轻资产”性质,不能提供足够的资产抵押,所以始终游离在银行的视线之外。

  王勇任CEO的安徽广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软件开发,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网络信息化和软件技术应用解决方案。成立初期,企业运营主要依靠团队核心成员的自有资金以及向亲友融资。随着研发投入力度增大,资金问题开始凸显,并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尽管我们的部分软件在国内都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固定资产只有那么几台电脑和研发设备。”他说,有些银行并不看重互联网企业今后的爆发式增长,考量更多的是如何控制贷款的风险。

  此前,正是基于对现实的考虑,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王勇找过天使投资,谈过风险投资,却唯独没有和银行接触过。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级政府部门都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了针对创业青年和小微企业的青年创业基金。此外,金融机构也自发推出了“科技贷”、“订单贷”等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旨在破解创业青年“融资难”。但是,这些基金项目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对不少创业青年来说,仍然“可望而不可及”。

  “各部门的扶持政策能不能落地,最终要看银行能不能放款,这才是关键。”一位合肥籍创业青年坦言,“流程走到最后,有些银行说不要抵押,但必须要担保;有的不要抵押,但有附加条件,我们根本达不到。绕来绕去,我们还是跨越不了那道坎。”

  初创企业“成长的代价”

  在安徽五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晶晶看来,贷不到款也有创业者主观上的认识问题。作为创业导师,她发现很多刚刚走出校门的创业者“着力于做好眼前的事情,无暇关注扶持政策、金融信息”。由此造成创业者与银行之间始终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

  因为生存压力,以及人手限制,不少主创人员疲于应付日常事务,而忽略了企业资金的运作规划,等到了缺钱的时候,才想到融资,结果为时已晚。李晶晶认为,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对于创业者来说,必须学会与银行打交道,而且要提前做好规划。”王勇坦言,这次拿到手的20万元贷款,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司发展的资金问题,但它的意义在于政府给了创业者一块敲门砖,“我们与银行之间有了合作的基础,在银行的征信系统中有了良好记录。”

  “对初创型企业来说,申请贷款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梳理企业发展道路、加强财务管理的过程。”王勇在与同行交流时发现,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不完善的问题,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融资。“银行严格的审核程序,会逼着自己逐步在财务管理上规范起来,并且更加重视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记录。”

  只有政府为市场补位,银行才会真正降低门槛

  此前在安徽,省级层面也曾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过青年创业引导资金,但是因为“不接地气”,收效不甚理想,“一年多里只贷出了几笔”。

  由此看来,作为创业者与银行之间的桥梁,政府部门如何让“剃头挑子”两头都能“热起来”,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今年推出的安徽省青年创业引导资金,是安徽省财政厅会同省人社厅按照“省市合作、市场运作、风险共担”原则,选择合肥高新区作为试点,按2:1的比例共同设立了3000万元(其中省财政2000万元,合肥市高新区1000万元)青年创业引导资金。

  按照合同,合肥市高新区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债权投资+股权投资”方式扶持初始创业和发展创业,并负责将资金规模放大至引导资金本金的5倍,即1.5亿元。

  对此,合肥市高新区财政局局长李命山认为,落实青年创业资金的关键是,政府如何与银行共建风险机制。“作为银行,理所当然要控制风险,而现实是,创业者拿不出资产抵押,所以只有通过政府为市场补位的方式,才能引导银行真正降低放贷门槛。”

  据了解,按照“风险共担”的原则,作为该资金的运营管理机构,合肥市高新区下属的高新创业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创公司”)首先与合作银行达成协议,双方按照7:3的比例,共同承担风险。

  “实现多方共赢,这是合作的基础。”李命山认为,只有建立成本补偿机制,才能提高银行放贷的效率。考虑到小微企业贷款额度小,银行服务成本相对较高,高创公司出台专门的管理办法,按季度对服务该项目的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同时进行奖补,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事实上,因为与我们合作,银行也提升了贷款风险防范的能力。”据李命山分析,过去银行对于申贷人的审核,只是依据单方面信用记录的信息。而现在,“我们可以提供申贷人纳税、用电用水、员工社保缴纳等方面的信息,帮助银行进行综合评判”。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缩短贷款审批流程,减少管理层级,合肥市高新区进行了制度创新,成立决策委员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决策委员会由区内多个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还包括银行的负责人,平均每月召开一次会议。

  它直接行使银行“贷审会”的功能,经过前期征信和尽职调查,上会的项目只要决策委员会通过,银行就直接放款。“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审批流程只有一个月,一般的银行根本无法做到。”据李命山介绍,目前高创公司已经接受了70多家企业的申报,每天咨询电话很多。

  “下一步,我们将总结出能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逐步在全省其它地市产业园区进行试点,让这项创新政策惠及更多的创业者。”李命山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