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携手共进 创新驱动八桂转型升级

  • 发布时间:2015-04-10 01:32:0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本报记者 江东洲 刘 昊

  科技创新,吹皱一池春水。

  2012年9月,科技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了新一轮部区会商制度,签订了《科学技术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

  2012年以来,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加快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北部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加快科技支撑柳州汽车城建设;发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作用等五大议题,部区双方齐心协力,不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落实,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不断拓展、延伸。

  创新热潮涌动的八桂大地,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强,科技支撑重点产业发展作用更加凸显,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不断深化,生态和环境建设不断改善,掀开了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亮点之一: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及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企业强,则经济强。2012年以来,企业已经成为广西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已经得到确立。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围绕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托企业批准组建了25家产业化工程院,并安排了财政补助建设经费1亿元,推动工程院成为相关产业技术研究开发、工程应用、成果转化推广的重要平台和聚集国内外优秀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中,广西碳酸钙产业化工程院启动建设了“广西碳酸钙产业化实验技术平台”;广西朗姆酒产业化工程院建成了一条轻质朗姆酒生产线和一条重质朗姆酒中试生产线。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进一步强化,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8家,广西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到143家。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新产品产值达1667亿元,增长16%;全区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产值率达44%以上,对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贡献率达到80%以上。2013年广西企业研发投入83亿元,占全区的75%,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R&D)经费支出72亿元,增长18%。企业研究机构数487家,占全区的59%,科技活动人员56268人,占全区的52%。2014年,全区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为11.44亿元,同比增长55.84%,企业输出技术合同项数和成交金额均为“十一五”以来历史新高。

  大力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确定了4家银行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资金合作金融机构,承诺在一年内面向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项目贷款提供23亿元的授信。积极探索与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中小企业集合债等科技信贷服务的模式,2014年广西14家企业以57件专利出质,获得商业贷款合计1.32亿元。

  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的长期竞争力。两年多来,广西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科技支撑现代农业步伐加快。一是广西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科技部批准建设,与桂林市、百色市政府签署共建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框架协议。认定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75个,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实现了全区覆盖。建设了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农业良种培育中心10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200个。2014年启动建设首批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11个,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夯实。二是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被评为全国优秀园区,累计建立芒果、甘蔗、番茄、水稻、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等示范基地42个,总面积近10万亩;示范推广新品种42个,新技术41项,开发新产品18个;培训东盟国家以及当地农户4514人次,推广应用农业高效生产技术6万多亩。广西北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审定和通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11家科研机构签约入园,海洋科研创新园已建有标准化育苗车间50000余㎡,水产苗种生产能力达到年产200亿单位(尾、只/粒),建立出口养殖备案基地81个,农业部产品认证25个,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4个,发展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面积15万亩,辐射带动区域沿海养殖面积50万亩。2013年广西桂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得科技部批准建设,广西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数量达到三个。三是广西组建甘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列入自治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来,组织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11项,培育优良新品种7个,开展健康种苗繁育技术示范6000多亩,为甘蔗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罗非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列入国家试点联盟。推动广西农业良种海南南繁育种基地建设,实现了南繁基地项目的全覆盖,培育出一批农作物新品种,攻克了罗非鱼等南繁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重点实验室培育支持和推进力度,2013年推荐广西电子信息材料构效关系重点实验室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2年—2014年落实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1200万元。支持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2012年—2014年落实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550万元;2014年认定广西高效节能环保内燃机实验室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同时还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引进以及条件建设等方面对重点实验室给予优先支持。

  亮点之二: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加快

  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重要门户,科技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以来,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不断深化。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工作成效凸显。2013年,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在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见证下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全国唯一一家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正式落户广西。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项目已获批准列为自治区重大项目,目前正加快推进中心大楼建设。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合作共建两国技术转移中心,共建了中泰、中柬、中缅和中老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推动双边技术转移与科技合作活动。积极拓展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面向国内和东盟国家发展网络成员已达1217家(其中东盟国家403家)。稳步推进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成中心官网和智能会务管理系统,完成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网站、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申报及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成功承办由科技部和自治区政府共同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办的第一、第二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共组织了高层合作论坛暨产业技术合作需求推介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等会议。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在国内和东盟国家共组织举办技术对接会21场次,开展技术对接项目730项,签约338项,合同协议金额达5.1亿元,有效推动我国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与东盟国家的技术转移与科技创新合作。面向东盟国家举办系列技术培训班12期,为东盟国家培训技术转移与专业技术人才250多名。

  在科技部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广西科技厅与东盟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2013年广西科技厅与越南高平、谅山、河江等边境省份科技厅建立了科技合作磋商机制,积极搭建两国边境科技合作走廊,促进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以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深化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与泰国、越南和老挝商讨在传统药物、农作物病害防控、土壤肥料和农产品检测等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支持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尼等东盟国家合作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园区,并将以基地、园区和联合实验室建设为依托,探索开展广西国际科技特派员行动。

  亮点之三:

  北部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快速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是国家战略,关系到广西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两年多来,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实现“一年一变样,年年有进步”。

  2013年3月,南宁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方案获科技部批准实施,这是南宁高新区建设发展的新的里程碑,也标志着北部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南宁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工作取得进展,创建方案均通过科技部审核并批准实施。南宁市科技企业孵化基地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2年钦州工业园区成为自治区级高新区。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5年北海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防城港市依托国务院批准的《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打造边海经济增长极。广西科技厅与广西北部湾办签订了《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合作协议书》,加强中马钦州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已经启动,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共同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北部湾生物质能源、电子商务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培育工作持续推进。甘蔗糖蜜乙醇发酵效率由原来理论值的89%提高到93%,节能33.3%,废液减排35.3%,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广西武鸣县安宁淀粉有限公司利用木薯渣发酵生产车用燃气,目前已实现了商业化运行。南宁高新区被列为首批全国34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之一,形成以南宁软件园为核心,中盟科技园、中国—东盟企业总部基地为补充的产业聚集区。

  在北部湾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强力带动下,全区各高新区均实现了大步跨越。六个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国家级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1.68%,远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专利申请量占全区总量的34.4%;在数字化产品开发制造、电子产品、先进制造等领域建立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6家、高新技术企业585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亚热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试点。2014年,北部湾经济区基本实现通信、金融、社保、交通等同城化,港口、园区等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亮点之四:

  科技支撑柳州汽车城建设步伐加快

  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汽车生产基地,不仅对广西跻身全国乃至全世界重要汽车市场基地行列,还对提升广西制造业整体水平,推动广西从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向先进加工制造型产业转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广西柳州汽车城位于柳州市柳东新区,规划用地面积20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38平方公里。自2011年2月动工以来,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14年,柳州汽车产业成为两千亿元产业,汽车产销均超200万辆。广西柳州汽车城整车基地建设发展态势喜人,通过持续的产能爬坡和完善配套,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全年产量达18万辆,发动机项目实现试产。东风柳汽乘用车新基地四大工艺车间施工有序推进,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已建成并调试设备,实现联线试产,目前四大工艺车间已全线竣工试产。零部件产业园首批入园项目紧张建设,目前已有20多家配套零部件企业入驻园区,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工业园等多个项目施工持续提速,汽车城整体呈现“整车基地带动,零部件跟进,其他功能配套联动”的良好局面。

  广西科技厅2012—2013年下达汽车产业关键技术研究课题45项,投入财政科技经费3200万元。广西工信委落实商用车、乘用车、内燃机、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研发中心能力建设项目财政补助经费2700万元。广西内燃机、乘用汽车、商用汽车、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研发中心在年度考评中成绩优秀,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国家级微小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工作顺利开展,依托单位上汽通用五菱已完成组建建议书的编制工作,准备上报科技部正式提出组建申请。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进出口汽车检测重点实验室柳州分中心、上汽通用五菱等整车企业研发中心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组织柳州高新区创新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城市服务用中小型纯电动汽车开发与产业化”等2个课题获得立项,获经费支持200万元。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州五菱等企业申报的“汽车发动机制造精度控制的两微米工程”等3个课题得到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立项支持,获经费支持1194万元。

  亮点之五:

  科技支撑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一大品牌、一大优势、一大资源。2012年以来,在科技的推动下,广西生态和环境建设不断改善。

  近年来,广西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2014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3%。;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达95.6%。在2013年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93.5%,比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在监测的1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97%,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

  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专项工程,广西科技厅与环保厅签订了《科技促进环境保护合作协议书》,共同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工程建设。科技厅筛选了先进适用技术,向全区发布推介,以先进适用技术支撑“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设立了“减排与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与示范”、“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等4项生态环保领域科研专项,着重围绕“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技术的开发和集成示范”、“北部湾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技术研究及示范”等技术开展支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培育与示范”等3项专项中均设置独立课题方向支持生态环保技术研发;将“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金属尾矿库资源安全利用及重金属污染防治示范”等以科技重大专项形式重点支持突破。部区会商以来,科技厅年均支持生态环保研发课题立项50余项,支持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取得了一批生态环保科研成果。如:“制糖业节能减排降耗增效”共性技术开发与集成推广,在96家制糖企业进行示范,实现百吨甘蔗标准煤降耗4.6%、废水循环利用率98%,集成推广工程获得2013年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围绕集成18项“水泥绿色制成先进成熟技术”,在全区45家水泥企业进行示范,实现吨水泥粉磨电耗30度以下,综合节电12%;水泥中利用工业固废物3种以上,掺量达到30%—50%,该项工程获2014年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积极推进生态环保领域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广西有环保类高新技术企业30家,自治区级创新型企业11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家。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广西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