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图文:“四个大别山”旗帜引领结硕果 “双强双兴”砥砺前行谱新篇

  • 发布时间:2015-04-09 16:31:16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湖北日报讯 图为:朝气蓬勃的黄冈市

  图为:黄梅10万亩高效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一角

  图为:昆仑能源黄冈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图为:顺达汽配公司机器人焊接

  图为:“武穴制造”——鄂东首艘万吨巨轮下水

  图为:黄州伊利

  图为:开往春天的武冈城铁

  图为:黄冈遗爱湖风景

  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今日在黄冈召开,这是时隔6年之后,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再度将目光聚焦在老区黄冈。

  6年前,“黄冈现象”成为全省县域经济的代表作;6年之后,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为何又选择黄冈?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今的黄冈,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有何新亮点、新作为?

  在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寻找黄冈力量、展示黄冈样本、揭秘黄冈答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适应新常态 建设大别山

  黄冈市委书记 刘雪荣 黄冈市市长 陈安丽

  建设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承载了省委、省政府对黄冈干部群众的庄重嘱托和殷切希望。作为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启了黄冈革命老区跨越发展的新篇章。“四个大别山”是宏观谋划,怎么在微观层面落地呢?用什么载体来实施呢?这是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黄冈特殊市情,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确立“黄冈路径”:牢牢抓住“强工兴城、强农兴文”发展重点,做大做强工业和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重点突破推动全面发展。

  围绕“强工”,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任务,按照打造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建设大项目的发展路径,加快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快速发展。围绕“兴城”,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引擎,按照高规格推动、高起点规划、大规模投入、大产业支撑的思路,对接大武汉,建设新黄冈。围绕“强农”,把现代农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管理经营农业,用农产品加工引领农业,用品牌战略打造农业,全面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围绕“兴文”,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编制实施《黄冈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实践“文化产业=文化资源+项目+投资”的文化产业发展方程式,加快形成五大组团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750万黄冈老区人民艰苦拼搏,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变化。2006年至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408.6亿元增加到1477.15亿元,年均增长17.4%;固定资产投资由136.73亿元增加到1658亿元,年均增长36.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15.35亿元增加到96亿元,年均增长25.7%。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7%,总量及增速均居全省第5位。

  当前,黄冈正面临着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我们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站在新起点,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坚持“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双强双兴”、开展“三大行动”,深化改革开放,突出创新驱动,做大产业龙头,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民生保障,努力实现黄冈大别山试验区“五年大变化、十年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

  黄冈力量

  综合实力增强——

  8个县市区GDP过百亿元,7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过百家,7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全市有2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2个过200亿元,2个达到100亿元。

  2013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中,麻城市位于三类县市区第一,浠水县进入三类县市区第一方阵,武穴市进入二类县市区第一方阵,红安县连续两年成为五快县市。

  经济结构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30.97:32.26:36.77调整为2014年的25.39:39.68:34.93,工业主导地位更加凸显。

  形成食品饮料、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五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362亿元。7大产业集群成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9家,新认证3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7.58亿元,增长11.1%。

  全省市州第二家开通淘宝特色中国·黄冈馆,一号店黄冈馆、京东黄冈馆正在申报开馆,有望成为全省第一个“三馆合一”的地级市。

  湖北省首个县域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落户红安新型产业园。

  基础设施改善——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6万公里,公路密度全省第一,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49公里,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

  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目前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504公里,年底将达到700多公里,居全省第一。

  铁路通车总里程447公里,规划未来6年达到1040公里,武冈城际铁路成功运营,加速黄冈与武汉同城化。

  全市100%的村修通水泥(沥青)路,100%的乡镇开通客车,客运村村通有望今年实现。

  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2011年建成通车,全长458公里、总投资14亿元,连接7个县市、22个乡镇,惠及230万群众。

  “三农”基础夯实——

  累计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60亿元,黄广大堤、黄冈长江干堤、长孙堤和57公里的长江回水堤防全线加固,完成565座水库除险加固、28条中小河流治理,新建和更新改造大型排涝泵站16座、灌溉泵站2座。

  成为中部地区最大奶业生产基地,英山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5个,居全国地级市之首,组建全国首家地标产品集散中心。

  45%以上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土地流转265万多亩,其中家庭承包耕地流转118万多亩,占比超过40%。

  城乡面貌变美——

  全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连续五年年均增长20%以上,2014年完成投入302亿元。

  遗爱湖公园建设历时8载,总投资超过10亿元,获评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和“湖北省十大最美湖泊”,成为黄冈城市新地标。

  24个乡镇列入全国重点镇,18个村庄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均居全省之首。

  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2.1%,连续五年年均增幅超过1.5%,居全省前列。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6个县市进入全国扶贫开发主战场,“十二五”以来39万人实现脱贫。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96%,增速居全省第二位,6个县市区突破2万元。

  2014年财政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0.3%,增长16.7%。

  黄冈密卷

  关键词:“双百项目”行动

  路径:

  围绕100个在建项目当年实现投资400亿元以上、100个谋划项目投资规模达到1500亿元以上的目标,实行领导包保制、服务秘书制、路线图管理制、集中开工制,建立联审联批、部门联席会议、协调服务督办、责任追究等制度。

  从项目策划、申报、审批,到开工、竣工、投产,全过程倒排工期、看表管理,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考核、一月一评比。

  答案:

  全市谋划“双百”项目135个,85个进入全省“重大专项计划”;在建“双百”项目198个,完成投资612亿元。

  全市在建项目33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35个、增长48.6%,亿元项目完成投资927亿元、增长48%,亿元项目完成投资额占全市投资总额55.93%。

  关键词:招商引资行动

  路径:

  围绕重点产业组建12个招商分局(各县市区相应成立产业招商分局),分别由市委常委或副市长挂帅,开展专题招商、专业招商、专项考核。“十个一”工作机制:一个产业链、一个发展规划、一个工作目标、一名市领导挂帅、一个市直部门负责、一批市直部门参加、一个专班推进、一笔经费保障、一个办法考核、一抓到底。“三个三”规定:挂帅(牵头)市级领导做到“三个一”,一个月至少研究督办一次招商或项目工作,一个月至少会见一次客商,一个月向书记、市长报告一次招商和项目进展情况。

  招商分局第一责任人和项目秘书做到“三个二”,一个月至少专题研究两次招商或项目工作,一个月至少两次会见客商,一个月向挂帅(牵头)领导汇报两次。

  招商分局局长做到“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时间收集研究招商信息,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地招商,三分之一的时间为项目协调服务。

  答案:

  市区一体开发以来,全市共引进项目1014个,合同金额482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21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88个。

  投资37亿元的昆仑能源LNG,黄冈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工业项目、投资150亿元的晨鸣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落地开工,投资200亿元的恒天文化创意城开工建设。

  关键词:服务企业行动

  路径:

  在企业融资服务上,实施企业上市工程、企业融资“壮腰”工程。

  在企业用工服务上,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企业用工信息库,开展就业再就业“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活动,对缺工达50以上的企业实行专班服务。

  在企业人才服务上,选派优秀企业家到清华北大等高校专题培训,一批企业家进入湖北省123企业家培育计划。

  在转型升级服务上,大力实施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专项支持和引导企业改造升级。

  在优化环境服务上,组织市直部门与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建成黄冈中小企业改革服务平台,开通“企服通”网站。

  改革大别山产业基金管理机制,注入资金7000万元成立政府控股金财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放大和用好有限资金。

  答案:

  发展A级以上信用企业100家,促成8家金融机构与1029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贷款授信额度326.9亿元。

  13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6家企业列入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黄冈样本

  关键词:强工

  至2014年,建成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55个,省级高新区2家,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86平方公里拓展到300多平方公里,入园企业3000多家。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97家,是2006年的2倍多,排全省第4位;当年新增163家,排全省第3位。

  亿元企业515家,当年新增14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59亿元增加到495亿元,年均增长30.5%。

  关键词:兴城

  市区城东新区仅四年时间就实现四个“63”,完成63平方公里概念性规划、63公里主次干道地下管网建设、63万平方米的还建房、大体63亿元的投入。

  黄梅小池镇、武穴田镇、蕲春蕲州镇、浠水散花镇“临江四城”建设率先示范,小池“经济特区”两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过百亿元,浠水散花滨江新城完成投资83亿元。

  关键词:强农

  全市现代农业“个十百千”工程产业总产值达1572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744.2亿元。

  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十一五”初的0.87:1提高到1.33:1,实现质的飞跃。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1家,国家级2家、省级67家,产值过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154个。

  关键词:兴文

  2013年首次在武汉举办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签约项目46个、总投资494亿元,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36.98亿元。

  拍摄的38集电视剧《铁血红安》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掀起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旅游热潮。

  全市4A级旅游景区14家,3A级19家,湖北省旅游强县3家,连续两年被表彰为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市。

  全市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2014年分别达到1800万人次、100.4亿元。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