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目标

  • 发布时间:2015-04-09 02:30:57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评论员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几千年前的《诗经》中首次出现“小康”一词,就寄托了华夏儿女在辛劳中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及至《礼记·礼运》中的“小康”,更表达了往圣先贤对建设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社会的梦想。而今,“小康”——这片中国人千年夙愿中的幸福家园,正在按照既有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意味着,再过五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上的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小安康乐”的愿景即将全面成为现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倒计时,但越是最后冲刺的时刻,越需要明晰目标、明确方向。“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良好生态环境就没有真正小康”……针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从十六大提出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十七大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形成一个涵盖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五位一体”的总目标。

  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内容之一,但不是全部目标。在物质生活小康的同时,人民还应享有蓝天、绿水、青山和洁净的空气,身体健康,文化多彩;享有民主、公平和法治,有和谐的社会氛围和梦想成真的机会。没有做到这些,就不能说实现了奋斗目标,就不能说是完整的小康、全面的小康和充满温情的幸福小康。这如同人的手掌,缺少了哪一根手指,都攥不成有力的拳头、挥不出凛厉的力量;又如同拉着小康梦想的五匹骏马,一路奋蹄向前,倘若哪一匹马跑得慢了,都会使马车减速、跑不稳、跑不好。

  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治国之实,本于财用”。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社会。“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只有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人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社会。“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其蕴含的精神价值是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社会。“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社会。“万物并生,天人合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五方面的目标要求,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五位一体总布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离开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全面小康。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但生态建设欠账太多、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等问题增多,已成为严重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亿万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不仅对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期待。

  一条新的时代之路已经铺就,一部新的历史篇章正在谱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前行在民族复兴的现代化征程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大建设如同绚丽的彩笔,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涂上温暖祥和的底色,为包括亿万农民在内的全体人民描绘出更加美丽的未来。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