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下滑风头大减
- 发布时间:2015-04-08 14:32:20 来源:山东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第一季度刚刚过去。以往每到季末,理财产品收益率就大幅上升,收益率6%以上的产品会很多。但看最近一周的情况,这样的季末行情并没有出现。互联网“宝宝”们的收益水平也延续下滑态势。同时,各类理财产品现在还要面对一大对手——强力吸金的股市。银行理财师表示,随着降息影响逐渐显现,在流动性宽松的大环境中,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会有较大反弹,短期产品的收益率势必继续下行。
银行理财季末效应不再
过去几年,每到季末,因为监管层资金考核的缘故,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往往会迎来一轮普涨。但去年9月,银监会出台《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设定了商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标准,此外,更禁止了包括高息揽存、以贷转存等商业银行八类违规吸储模式。
监管政策发挥效力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年9月末和12月末,整个银行理财市场的收益水平依旧掀起了一轮普涨行情。不过,普涨的幅度较监管政策出台之前略有回落。而今年第一季末,几乎看不到这样的季末行情了。
记者统计最近一周的银行理财产品发现,虽然也有预期收益率达6%的产品,但这类产品的数量较少,而且,很多会附加各种各样的限制条件。
可以预期的是,在存款偏离度考核监管政策下,过往季末银行理财收益率普涨将彻底成为历史。对于喜欢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而言,也许需要改变一下投资惯性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不必再等季末。如果非季末出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那就不要犹豫了。因为,季末普涨的银行理财黄金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理财产品将向净值化转移
在银行理财收益下滑的同时,银行理财市场的改革也在加快。
上周五晚,光大银行对外公告,银行董事会已经同意开展理财业务子公司制。银行理财业务独立子公司制正式起航。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业务将分拆单独运作,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包括人事权、财权等。
这将使银行的理财业务运作更加市场化,经营机制将更加灵活。与此同时,还将给银行理财产品的形态带来新的变化。
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只是时间问题,参照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模式,基金化运作、结构性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理财产品回归资产管理本质的出路。
基金化运作模式也称为“净值型”模式,产品无预期收益率,实行定期开放,定期披露净值,投资者可按净值进行认购与赎回,并根据开放日的净值,计算上个投资周的收益率。目前,已经有银行推出了此类产品,如民生银行推出了非凡资管系列的净值型产品,而光大银行则推出了阳光集优量化理财产品。
由于净值型产品具有波动特征,投资者选择时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相比过去单纯比较预期收益率的方式,将更加复杂。投资者需要重新学习,了解净值型产品的相关投资常识,从而在新的市场形态下获得理想回报。 刘伟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