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不合格“洋食品”去年增长209%

  • 发布时间:2015-04-08 13:29:24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吴力  责任编辑:罗伯特

  4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4年全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4年共检出不合格(指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进口食品3503批,同比增长61.9%。货量和货值分别达2.4万吨和326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9.1%和37.9%。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合格进口食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食品进口总规模在较快扩大,使查出的不合格食品总数增加。《白皮书》显示,2014年,我国进口食品达482.4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4.2倍,年均增长率达17.6%。食品进口数量和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7.3%和3.3%。其中进口食品贸易额居前10位的分别为欧盟、东盟、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俄罗斯、阿根廷和韩国。

  二是从进口食品的结构来看,乳制品等产品居多,这些产品不易保存,容易变质。《白皮书》显示,在2014年的进口食品中,食用植物油、乳粉、肉类、水产品等大宗产品进口量分别达854.1万吨、149.9万吨、279.2万吨、334.8万吨。不合格进口食品批次前10位种类分别为糕点饼干类、饮料类、粮谷及制品类、糖类、乳制品类、酒类、调味品类、水产及制品类、其他加工食品类、干坚果类,占被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84.1%。

  三是从原产地进口食品到国内需要经历的流通链条比较长,流通环节比较多,在流通过程中也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在《白皮书》中表示,进口食品贸易量迅速增长和检验检疫机构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是不合格进口食品批次和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白皮书》指出,2014年,不合格进口食品涉及17类不合格原因,其中前10位不合格原因分别为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微生物污染、标签不合格、证书不合格、污染物超标、包装不合格、未获检验检疫准入、货证不符、农兽药残留超标,占被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97.5%。《白皮书》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经过多年努力,质检总局按照“预防在先、风险管理、全程管控、国际共治”的原则,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覆盖“进口前、进口时、进口后”各个环节的进口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体系。此外,国家质检总局还加强与国际组织、政府、政企等机构的合作,构建食品安全国际共治格局。“食品质量不是发展中国家独有的,也是世界性难题。”赵萍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食品安全是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国内消费者不能盲目认为从海外进口的“洋食品”质量就一定好,多选择经过国家检验检疫的合格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也需要商家和行业自律,同时还需要消费者的参与和支持。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