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乙未茶市:理性回归的方向

  • 发布时间:2015-04-08 00:33:0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现在茶叶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新的'洗牌',这是一件好事。一些名茶的价格被炒得虚高,投机经营者蜂拥而至,喝茶的人不买茶,买茶的人不喝茶,各种怪现象都出来了。这些都应该向理性回归。"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样的季节,不知道手边的一杯清茶是不是会为那颗思念的心带上一些温暖与宁静?也许是这样,所以茶市新一年的开端通常是与清明这个节气一同而来,密不可分。

  俗语说:“明前茶,贵如金”,不仅是因为茶叶青翠幽香,形美味醇,更是因为它的物以稀为贵——在江南茶区,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通常茶树在“春分”时才开始萌芽,而在“清明”前开始采摘。由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据测算,通常一个非常娴熟的采茶工,一天也只能采半斤鲜叶,而4斤鲜叶制出1斤干茶,最后再经过筛选、精制,每斤干茶其芽头通常都要达到6万个以上。明前茶的价值体现于此,“明前”正是大多品茶之人的心头好。

  在这其中,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闻名的苏州“洞庭碧螺春”,现在也已经开炒上市。苏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特级明前茶每斤售价2600元-3000元,一级茶为1600元-2000元,价格略低于去年同期。但由于今年“洞庭碧螺春”产量预增约四成、达120吨左右,因此在首批茶的“新鲜劲儿”过后,预计价格将继续走低,均价跌幅将在一成左右。

  随着清明节的到来,明前茶销售就要进入尾声。一个问题是,价格“亲民”的茶叶会营造出火热的茶市吗?

  茶城或遭“生死劫”

  3月9日,记者来到南京的迈皋桥茶叶市场。这是南京城比较大的一个茶叶批发市场。一位店主告诉记者,与原来喧腾热闹的场景相比,现在的茶城可以说是一派萧条。

  记者看到的景象,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敞开店门的几家店铺看不到顾客进出,一家店门口赫然放着“茶叶大清仓”的牌子。当记者走进一家正在营业的茶叶店,女老板热情地迎了上来。当时向她打听有没有今年江苏本地的新茶卖,她说本地的新茶还没上市,今年天气冷,可能要推迟。又问她为什么有的店说有碧螺春卖?她说“那是骗人的,现在的新茶只有四川的春芽,西南盆地的气温比江苏要高,新茶出来的早一些,我这里也有,但不能当碧螺春卖啊!”

  从迈皋桥茶城出来,记者来到秦淮区文体路上的南湖茶城。茶城正面有一个小广场,往后是两条纵向的店铺街道,门面都装潢得挺漂亮,茶叶店、茶具店,却没有看到茶艺馆,一间咖啡馆倒很显眼。店铺基本上都开了门,但门前却鲜有顾客,与迈皋桥同样冷清。

  3月18日,记者又探访了南京另一个比较大的茶城——南站茶都。这个茶城离南京南站不远,沿茶花路、石华路而建,有40多家店铺。茶都大门前矗立着茶圣陆羽雕像,规模与南湖茶城差不多,但比南湖茶城的格局要整齐,气派。

  记者沿街转了一圈,整个茶城同样也是一派清淡,大多数店内看不到顾客。一家名叫“金陵聚茶堂”的门店在南站茶都里较为突出,有两层楼。店主宋臻臻,与茶叶打交道已有30年了。“前些年茶叶市场价格高得离谱,特别是普洱茶,简直有点疯狂。这与公款采购大有关系,也有人为蓄意炒作从中投机的因素,南京就有不少人囤了几十万的普洱茶。这几年的确实呈下滑趋势,整个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南站茶城属于南京比较好的茶城,也有几家门店经营困难,已经关张,这里的二期工程也停止招商了。南京其它茶城也都差不多,形势也不好。”宋臻臻说。

  实际上,北京知名的马连道茶叶市场在今年春节前,也变得无比冷清。有报道说,马连道的许多经营者因为生意清淡,店铺租金难以承受,不得已开始停业关门。而在广州,号称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芳村茶叶市场,与马连道一样,从去年秋天开始就已经逐渐衰落,好景不在了。

  同时,在佛山、东莞,还有福州,都出现了茶城关店潮。福建是中国产茶大省,福州的五里亭茶叶市场,是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一个市场,也是福州最成熟的茶叶市场。“我们场内现有800多家商户,今年情况非常不好,人气萧条、交易额锐减,而这种下滑的势头其实从2011年就开始出现了,持续下滑3年来,到2014年彻底落入低谷。”在五里亭市场的一位叫林铜辉的茶商说。

  跌入低谷非偶然

  茶叶市场的由盛而衰并不突然,它的悄然下行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只不过到2014年底最为明显。这在外人眼里似乎是一种爆发。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

  “三公消费”的有效遏制是关键之一。

  每年大量的政府采购,是茶叶价格高涨和市场火爆的最大推手。南京迈皋桥茶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告诉记者,他的茶叶店的茶叶每年有三成为政府采购,有三成对企业,还有四成是个人消费,实质上公款购买占到六成以上。他的店并不大,可每年的销售额都在600万元以上。还有一位茶叶店主说,“情况好的时候一次走个一二百件货非常正常。”一件货至少是五公斤,窥一斑而知全豹,一个小小的茶叶店就有如此销量,那么,一个茶城、一个城市乃至全国呢?可以想见,公款消费之风在茶叶市场上掀起了冲天巨浪。

  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过去公款购买茶叶是极其正常之事。茶叶市场中的高档茶叶七成以上为公款消费。特别是茶叶作为一个地方的土特产,成为最佳馈赠之物,这种风气为茶叶市的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八项规定实行之后,政府采购茶叶量大幅下降,就是企业的团购量也呈锐减之势,尤其是高档茶叶礼盒出现了滞销现象,一些高档茶叶的价格也随之下落。

  “供大于求是茶叶市场近年来下滑的一个主要因素。”该人士向记者表示,近10多年来,城市茶城一哄而上,茶叶经营的商家队伍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茶叶滞销、降价,茶商亏本、茶城关张,已成为一种常态。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统计,2014年我国茶叶总产量达到195万吨,比2013年同期增产8%。但受宏观政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高档名优茶价格大幅下跌,跌幅在10%—50%之间。

  为此,一些茶叶生产商都不过多产茶了。记者致电常州金坛方麓茶场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道俊,他坦言,去年就估计到今年的市场行情不会太好,不敢多种。据了解,这家茶场是上世纪50年代就建立的国营茶场,后改制为民营,雀舌是这个茶场的王牌产品,茶场原有120公顷茶园,现在只种了100公顷茶叶,20公顷茶园改种水果或其他作物了。

  回归理性是方向

  “现在茶叶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新的‘洗牌’,这是一件好事。能够让茶叶市场回归理性。”宋臻臻对记者说。从参加工作就与茶叶打交道的宋臻臻经历了茶叶市场的起起落落,她认为前些年茶叶市场的火爆并不正常。“一些名茶的价格被炒得虚高,投机经营者蜂拥而至,喝茶的人不买茶,买茶的人不喝茶,各种怪现象都出来了。这些都应该向理性回归。”

  首先,价格应该回归理性。

  “一斤茶叶1000元,包装就占了四五百元,这不能反映茶叶的本来价值。”宋臻臻说。的确如此,公款消费盛行之时,茶叶作为礼品,其包装是日益精致、日益华美,当然价格也是节节攀升,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购买者的心理是“崽花爷钱心不疼”,反正是公款,当然买贵的;销售者的心理是,只要有人买,包装是不厌其精。社会上甚至流传着新“买椟还珠”的段子:不少并不懂茶的官员收到了包装精美的茶叶,因为并不爱茶,往往将茶叶扔掉,留下漂亮的茶叶盒放在家里做摆设。

  而现在的无锡茶市,2000多元一斤的高档茶叶降价到1500元也少有人问津。一些商家反映,以前频繁光顾的团购买家态度陡变,将茶叶降价送上门去都会拒绝。

  公款消费“紧急刹车”,产生的效果必然是高档茶叶价格回落,销量下滑。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认为,高端茶叶市场销量下滑并不意外,“原本就是个‘泡沫’:购买高端茶叶的,很多都是作为‘礼品’,其销量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真正自己买来品茶、喝茶的。”

  其次,市场应该回归理性。

  一个行业,一个市场有了高额的利润,就会有人趋之若鹜。这就形成了茶叶店满街遍布,茶城全国开花的局面。“北京的马连道我去过,广州的芳村市场我也去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惊讶。我在心里问自己,一个城市需要这么大的茶城吗?我们国家需要这么多的茶叶经销商吗?”宋臻臻感觉,这是一种建立在公款消费刺激下的虚假狂欢,而这种虚假的繁荣和狂欢又是资本的逐利性质所决定的。

  茶叶市场的火热带动了各地茶城建设热,而过多的茶城本身就与市场实际消费量相背离,在遇到公款消费戛然而止的打击下自然就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出现关店潮。据报道,常州花巨资打造的“江南茶都——茅山茶叶市场”,是江苏省内最大的茶叶批发集散地,位于茅山东麓,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店面900多间。投资总额800万美元,年茶叶销售额预计在1.2亿元。可从2001年开建到现在,只完成了一期工程,且招商情况并不如预期。

  号称“中国礼品茶领导者”的清雅源(福建清雅工贸有限公司)日前发布2015年至2019年中国茶叶市场动荡预测,认为“当前,茶叶市场又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上受国家‘八项规定’、茶叶炒作后遗症、消费需求多元化、高端茶叶持续疲软等影响,中国茶叶市场并不乐观。整体茶叶市场在未来一二年内,或再次面临‘关店潮’”。

  其三,经营应该回归理性。

  记者在南京市场调查时,江苏本地新茶根本没有上市,最有名的苏州吴中洞庭碧螺春是3月17日才开采,而此前就有茶商号称自己有明前的碧螺春茶出售了。3月27日,央视财经频道报道,记者在杭州一些旅游景点暗访发现,许多茶叶商店都在用其他品牌的茶叶冒充西湖龙井出售。这样一冒充,价格可以翻上七八倍。这似乎成了一些茶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茶市火爆时,一些商家急功近利,进行大量借贷甚至是动用不合法的集资手段冒进,超出规模大批囤茶,总想赚取高额利润,一夜暴富。但现在市场低迷,销售差强人意,有的商家已经资金链断裂,逃离市场。而有的,则还在依靠蒙骗勉强度日。”北京的一位在茶市浸淫多年的观察人士王先生对记者说,现在已经到了理性回归的时刻,在当今的这个市场,利用蒙骗之术存活只能加快其迅速离场的速度,不会长久。

  在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下,依靠欺骗消费者赚昧心钱,看似可以即时获利,但肯定不会有持续的收获。“今后的经营,一定会是比货真价实,比服务质量。通过这一轮市场‘洗牌’,一大批倚仗公款消费、不诚信经营的茶商都会逐渐被清洗出局,茶叶经营必将恢复正常、公正的秩序。”王先生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