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种粮大户的盈利空间
- 发布时间:2015-04-07 11:29:47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王瑜
越来越高的土地流转费,挤压着本就不大的种粮盈利空间,也增加了规模种植户的“非粮化”甚至“非农化”倾向。在粮食生产加快向种粮大户、合作社集中的情况下,粮田不种粮,对国家粮食安全来说是个不小的隐患,必须引起重视。
不能让越来越高的流转费“吃掉”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并不是要打压土地流转价格,因为土地流转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其价格是价值和供需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简单粗暴地加以打压,不仅会干扰流转市场秩序,而且不利于土地流出方农民增收。
那么,问题的解决就需要从另一个维度上去寻找答案——拓宽种粮大户的盈利空间。在实际生产中,规模并不一定能产生规模效益,按照传统方法种粮,扣除土地流转费和雇工成本,不赚钱的不少。然而就在一些种粮大户在为高企的土地流转费苦恼时,为什么有些种粮大户的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分析原因,他们有的是采用新技术、新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以及物质投入;有的是发展订单种植,或干脆自己投建烘干、仓储、加工设备,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还有的变流转耕地种粮为提供托管服务,不用再付流转费还能收取服务费。
拓宽盈利空间的办法多,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目前仍然弱小,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在市场做不了或不愿做的地方发力,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减负”。比如加快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降低土地流转后的平整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比如加大贴息贷款、担保贷款等金融支持力度;再比如对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针对性培训,拓宽其发展思路,增强其发展能力等等。在扶持的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管理,加快永久基本粮田保护的划定和保护工作,从法律上为“非粮化”划定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