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黄土地上追梦的“80后”

  • 发布时间:2015-04-02 05:46:0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刚从宁夏平罗县姚伏镇自家农场“指挥”几台拖拉机耙地回来的徐迎平一脸疲倦:“记者同志,明天再跟你聊好吗?我得去羊圈看看!”

  记者有点儿失望,可平罗县农改办副主任王云的话却让人又生出希望:“别介意!像这样认准在黄土地实现梦想的‘80后’,县里还大有人在。”

  3个“80后”认准黄土地

  中等身材,瘦瘦脸庞,一脸书卷气。眼前的任剑与宁夏家庭农场主的身份,似乎怎么也挨不上边儿。

  “返乡务农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认定黄土地上也能干番大事业。”任剑说话不紧不慢。

  生在农民家庭的任剑做梦也没想到1995年能考上宁夏大学中文系。最初,他的梦想是永远离开土地。毕业后被分到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工作一年后,他闲不住了。借着下基层锻炼的机会,承包了一个小饭店。两年后,他又开始与学外贸的哥哥到俄罗斯做生意。2004年,听说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迷恋城市,出去打工的打工,进城创业的创业,乡上村里剩余的都是老弱妇幼,整片整片的地没人种。“别人不愿种地,我能不能返乡务农?”任剑说干就干,先是搞养殖,几年内出栏400多头猪,又分两次流转了1200多亩耕地。2012年纯收入8万元,去年底农场盈利30多万元。

  见到张涛已是晚上,顾不上吃口晚饭,这位帅气十足的小伙子执意要先谈:“做事要成功,主要靠两点,一是有兴趣,二是有天赋。种地这活儿,如今的年轻人都不愿干了。我有兴趣,也有天赋!”

  家住高仁乡六顷地村的张涛,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河边长大、田里跑大的张涛,对这片土地并不厌倦。高中毕业后,他跟着表哥到银川跑了几年运输。老父亲种了十几年的西瓜,2009年年景不好,家里的几百吨西瓜卖不出去,眼看就要烂在地里,父亲风风火火地跑到城里,找脑子灵主意多的小儿子帮忙卖西瓜。张涛心里犯嘀咕:在银川跑了几年,吃了几年城里的西瓜,家乡的西瓜口感、品质都很好,怎么卖不出去呢?关键是农村人不会跑市场。于是,张涛驾车跑银川、乌海、包头、太原等十几个地方,他推销的办法是第一车不要钱,客户感觉好再回头签合同。果然,乌海、包头客商从他家瓜地里拉走第一车、第二车、第三车……以后几年里,张涛不停地往来穿梭于西北几个省(区)举办的农交会、西瓜节,订单越签越大,西瓜越卖越多。去年张涛家庭农场的1.2万亩西瓜,纯收入超过20万元。

  第二天一大早见到徐迎平。“我返乡务农纯属无奈!”徐迎平高中毕业憋足了劲儿地往城里跑,做什么?跟姐夫跑运输,走南闯北,没少见世面。正干得起劲,2003年父亲患脑血栓瘫痪失去劳动能力,母亲双眼失明,家中两个姐姐早已出嫁,20出头刚刚结婚的徐迎平只好含泪返乡再次走进黄土地。“只要你是条汉子,干什么都能成就一番事业。”在妻子的鼓励下,徐迎平很快从消沉的情绪中走了出来。他们小两口抓住平罗搞土地流转改革试点的机遇,将800多亩地都流转到徐迎平注册的祥盛专业合作社的名下。2012年,他们又东凑西凑、加上银行贷款筹集40万元,投资建成扬水泵一座、购买大型农机具,平整土地500亩,开挖农沟2公里;2013年投入60万元,新建晒场、仓库及车库2600平方米,使农场平、犁、耙、播、收、施肥、打药全程实现机械化作业,去年850亩水稻、玉米、花生、油葵、蔬菜纯收入超过30万元。

  要赚钱 切忌“单腿蹦”

  “搞工业讲究多元化,发展现代农业也十分切忌‘单腿蹦’!”徐迎平说。种地终究是靠天吃饭的行当,必须多业发展。除了开挖23亩的鱼塘养鱼,他和妻子还看好养殖优质品种的肥羊项目。

  “走,我带你们去我们农场的羊圈看看!”谈到养羊,徐迎平眼睛亮亮的,边走边说,尽管搞养殖技术含量高、投入大,但产出也是种地无法比的。目前农场养100只肥羊,年毛利润是30万元,到2017年若达到300只,年利润就是100万元。因此,这两年祥盛农场不仅把几年来农业的盈利都投进去,加上通过县、乡两级政府担保下的银行贷款支持,总计投入260万元。记者穿上徐迎平递过来的白大褂,走进现代化羊舍。东边是标准化养殖棚四栋6000平方米、青贮池西面是4000立方饲料库,东南角是防疫室和消毒室60平方米。问及今年祥盛农场种养殖总共将实现多少利润,徐迎平笑而不答。

  任剑与徐迎平的想法恰恰相反。“我是从养猪起步的,后来搞种植,前年我们金茂源农场把养殖停了,专心做大做强种植业。”任剑的道理很简单,他认为宁夏农业深加工是短板,川北平原养猪、养牛、养羊的大有人在,但是做深加工的少而又少。种、养、加、销一体化形成产业链,这才是现代农业的大趋势。

  为了做好这个,任剑率领一群年轻人这几年没少拼血本。先是找专家论证。为了多流转1000多亩盐碱地,任剑跑遍宁夏农科院所,物理的、化学的改造方案反反复复折腾十几次,终于得到最佳方案。然后筹措资金。好在这几年小额贷款的政策好,金茂源家庭农场先后得到90万元贷款,拿到土地流转各种补助32万多元。最后是四处招商、谈项目、建厂房。今年分别有一个畜牧加工项目和一个果蔬深加工项目在积极的洽谈中,明年两个项目有望破土动工。

  谈到多元发展做大做强,张涛的回答很干脆:“太远的事儿我还没想,未来几年我还是种西瓜。老爸常说,‘四处打眼儿,不如可一口井拼到底’!”

  张涛说他的种瓜产业“三步走”战略目前已实现两步。第一是品牌化发展。由于2012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乐山海”商标,极大促进六顷村的西瓜产业发展,去年销售西瓜250万吨、蔬菜2.5万吨。第二是大销售理念经营。由于近几年“乐山海”西瓜不仅热销西安、兰州、包头,还打入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高端市场,因此自前年开始,张涛的农场不仅要忙着卖自家农场的西瓜,还要代理周边乡镇种的西瓜,去年宁夏其他市(县、区)的瓜农也闻讯赶来,与博涛农场签订代销合同。去年仅代销500多万吨西瓜这一块又挣得8万多元收入。第三是上马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张涛告诉记者:“我们还可以上马采摘、品尝、销售、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项目,西瓜产业利润空间巨大。”

  同样的梦想 同样的困惑

  尽管任剑认准黄土地里能成就大事业,张涛自信在种地方面有天赋,徐迎平有种不服输的精神,然而现实终究是现实,奋斗七八年之后,他们面临着同样艰难的处境,拥有同样的困惑。

  “为什么如今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都拼命往城里跑,因为干农业投资大、回收期长、风险高,”徐迎平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2年农场赔了近5万元;2013年由于遭受罕见的霜冻灾害,庄稼近乎绝收,农场赔了20多万元;2014年是好年头,农场纯收入30多万元。也就是说,若不搞点养殖业,靠种地谁能挺得下去呢?

  任剑的家庭农场遭受过同样的经历,他还幽默地说:“种地这个行当是饿死懒人、坑死能人。”张涛说话更干脆:“做实业、当老板,拼的是智慧和耐力。立志肯在黄土地里折腾的,除了要有智慧和耐力,还要有境界,那就是把傻事做到底!”

  “我们已经做上农场主了,美国不是也有农场主吗?人家那个农场主是很牛的……我们相信国家会陆续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黄土地仍旧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中午,王云主任把几位年轻的农场主召集在一起,大家畅所欲言。

  平罗县像徐迎平、任剑、张涛这样有作为的年轻人有多少?“充其量也就占10%,”平罗农改办副主任王云说,“平罗有3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有22万,80%的壮劳力外出打工”。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从这个大框架下考虑,任剑、徐迎平、张涛他们无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黄金10%”。如何珍爱和做大这个“黄金10%”呢?“一方面,我们呼吁在粮食补贴、农机补贴、保险等相关政策上给家庭农场、经营大户倾斜政策;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强化新农村人才梯队建设。除每年组织这些‘新农民’到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读MBA,还推行‘职业农民培养计划’,去年一期招生,已有1000人报名参加开课,分种植、养殖、农机、施肥、营销等五大类15个学科进行培训。”王云说。

  现代农业呼唤现代人才,呼唤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的“80后”、“90后”在黄土地上追寻梦想。我们希望,黄土地上能够涌现更多的徐迎平们。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