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破解亚洲发展难题
- 发布时间:2015-03-30 21:29:45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虽然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已经落下帷幕,但是这次盛会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对亚洲未来的思考:迈向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亚投行,都成为了今年博鳌论坛的热词。它们之所以能够热起来,正是因为这些战略都体现出中国开放的姿态,以及将亚洲地区国家结成“命运共同体”的努力。
激活亚洲潜力
“亚洲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引擎。”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亚洲如今的重要性。
何茂春说,从经济体而言,世界的第二、三、四大经济体都在亚洲,中、日、韩、印这些以前或者现在经济增长迅速的经济体都在亚洲;从资源来说,亚洲拥有中东等地区的石油大国;从市场来讲,无论是东南亚国家还是中国、印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的国家也在亚洲。“无论是制造业、能源,还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抑或是文化、教育等产业的发展,亚洲皆有潜在的活力。随着区域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掀起潮流,这些都会被激活,发挥产能效应。”何茂春直言,亚洲既有资源也有市场,既有技术也有人才,相比欧、美、非、拉美等地区而言,绝大多数国家处在经济上升期。
何茂春认为,除此之外,亚洲还有着巨大的融资和投资的能力,亚洲绝大多数地区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巨大的需求,金融体系的完善将促进亚洲地区互联互通的建设,更进一步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亚投行的成立就是最好的方式。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何自力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对亚洲区域发展意义重大,是破解亚洲区域发展难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何自力指出,虽然上世纪70和80年代日本、新加坡、韩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的崛起创造了“亚洲奇迹”,但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洲经济增速有所减缓,区域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
何自力指出,这些问题包括:此前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都逐渐减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比较滞后的国家并存;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凝聚力不强。“如何破解亚洲区域发展难题,是所有亚洲国家为实现共同发展而亟待解决的课题。”何自力认为,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建立亚投行及丝路基金,正是最好的突破口。
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比此前诸多国际区域合作推进的艰难,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筹建实施起来却出奇地顺利。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它们是经济发展的新契机,这种积极影响惠及亚洲多区域,甚至全球。“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这一突破口选择得十分精准。”何自力如此感叹道。
基础设施落后是亚洲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的发展瓶颈。
何茂春说:“这两年来,我带领课题组分五条线路对中亚、南亚、东南亚、非洲、中东欧、欧盟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从考察情况来看,‘一带一路’的总体趋势还是令人鼓舞的,但是也存在超乎想象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集中在交通设施、文化宗教、制度、贸易和通关清算方式和通信等六大领域。”
何茂春说:“亚洲国家的发展有快有慢,只有实现互联互通,才能有效解决亚洲国家存在的问题。”
何自力也指出,“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拉动整个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中国倡议建设“一带一路”、建立亚投行及丝路基金,重点是发展基础设施,长远目标是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何自力认为,中国倡议建立“一带一路”和建立亚投行,帮助亚洲各国解决基础设施落后难题,正是抓住了制约亚洲发展的主要矛盾,为亚洲各国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因而受到亚洲各国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何自力说:“可以预期,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推动下,亚洲区域合作将在投资、贸易、金融、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教育、文化、生态保护及政治领域全方位展开,亚洲区域合作将实现历史性跨越,一个高度合作、深度融合、充满活力的新亚洲即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此外,亚洲区域加速合作也利好世界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何自力说,亚投行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必然会引领世界经济朝着有利于世界各国的方向发展。“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体现了西方国家的利益要求和意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则难以得到真正体现。”何自力说,中国倡导实施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筹建也是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尝试,是落实互利共赢国际关系新准则的具体实践。
何自力认为,“从亚洲和西方大国普遍支持和积极参与的热烈反应来看,中国倡导的互利共赢国际关系新准则赢得了世人的普遍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