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有一种幸福叫“老有所为”

  • 发布时间:2015-03-30 06:16:1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退休至今17年,郑体宁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而且,他每天的“上班”时间不止8个小时,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忙人。

  今年79岁的郑体宁一生以雷锋精神为动力,助人为乐,回报社会。自1998年退休担任浙江省余姚市供电公司离退休党支部书记至今,他17年如一日,为老伙伴们打造“快乐老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余姚市供电公司老年活动中心,学习场所随处可见。一楼有电大教室、烹饪教室,二楼有阅览室、图书室、电脑室,中心订阅了25种报纸杂志,藏书千余册。会议室的墙壁上,还贴着老人们的学习笔记。学习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还经常开展“送学上门”活动,把“课堂”搬到老同志家里。

  17年来,在郑体宁的主持下,离退休党支部建立了学习制度,每月至少一次集中学习;半年左右出一期《夕阳红》简报,至今已出刊40余期。在他的多方协调下,浙江老年电视大学余姚分校成立了供电公司教学点,圆了40多名老人的大学梦。

  作为这里的当家人,每位退休老人的思想动态和健康状况,郑体宁总能第一时间掌握,定期家访和有病必访是他给自己定的“规矩”。乐享“夕阳红”,身体健康是前提,郑体宁说。

  他将巨大心血倾注在老年活动中心,和支部其他委员一起轮流值班,自我管理。中心从原来的220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近2000平方米,成立了11个兴趣小组,向社会开放棋牌室、健身房、乒乓球室、视听室、阅览室、聊天室等场所,打造了老人们退休后的“第二个家”。

  郑体宁策划实施的活动丰富多彩:为老人举办金婚祝寿庆典;率领老年自行车队穿行城镇乡村,联合乡镇供电企业开展“优质服务进万家”活动;劝说老人加入门球运动队伍,加强身体锻炼;组织开展各类征文、书画摄影专题活动,组织老人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感受改革开放30年新变化,参观杭甬高铁余姚北站。

  在郑体宁的带领下,离退休老同志或返聘服务企业、或参与社区管理、或热衷公益慈善、或投身老龄事业,不遗余力地发挥余热。

  党支部与兰江中学的2名特困学生结对,资助他们完成学业。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灾难发生后,他们自发捐款,缴纳特殊党费;成立老年自行车队与单位青年志愿者一起穿行于城镇乡村,开展“优质服务进万家”、“电力服务新农村”宣传活动。

  活动中心“美丽夕阳志愿者活动站”服务队队长翁杏霞一家于1976年入住山后新村,30多年来,她一直担任楼群组长,是社区干部的好帮手,连续15年照顾独居的邻居潘大姐。她还协助丈夫施志超免费修理家电,平均每年修理家电500件。退休老同志钱翔生离世后留下“3个遗愿”:家属和支部一起把办丧事节省的4000多元全部用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实现了他的遗愿——把500元钱捐助给一名残疾人;向慈善总会捐款,帮助生活有困难的群众;与一名贫困学生结对,帮他完成学业。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