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之外的养老规划早备粮
- 发布时间:2015-03-24 11:29:21 来源:南昌晚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延迟退休还是实实在在地来了。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两会透露,延迟退休政策将“小步徐趋、渐进到位”,每年只延长几个月的退休时间,争取后年正式出台方案。逐渐成为社会主力军的70后、80后,很可能摊上延迟退休。
80后们,还是尽早规划靠投资去给自己备养老金吧。
商业养老险:
35岁以下保费相对便宜
企业年金被称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但前提是所在的企业已经开始运转了这样一个机制,个人难以直接参与。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三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建立企业为72171个,参加职工仅为2210万人。
商业养老被称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三支柱”,优势是个人可以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老金投保方案,最大限度达到专款专用、按月给付、超长期储蓄的养老目的,劣势是退保损失往往会达到本金20%以上。
同时,从复利计算和投资角度上看,商业养老保险是越早买越划算。年轻人身体健康,职业有上升机会,负担也轻,容易承保。而到了中年以后,不仅身体状况会提高承保费用,收益也不划算。从保障的大范围来看,在做保险计划时,商业养老保险还是应该排在基本保障之后,并且要有一定的资金量作为基础。在这两个前提下,尽早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比较合理。且从保险费率角度考虑,一般在35岁以下保费相对便宜。对于现在未满35岁的80后,如果条件允许,补一份商业养老险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市面上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传统型、两全型、投连型和万能型等四种,此外还有复合型产品和一些创新形式的产品。不过目前市场上很多保险产品都是创新型的,多以计划命名。
传统养老险的预定利率是确定的,而两全型养老险则有一个保底利率,有投资收益的可能。传统型养老险的卖点在于回报固定风险低,但固定利率很难抵御通胀的影响。最为适合强制型储蓄的人群。两全型产品一般兼具保障和分红功能,对抵御通货膨胀比传统型效果更好,万能型产品一般有保底收益,适合长期投资,一般要在5年以上才能看到投资收益。工薪族比较适合选择的一般是传统型和两全性,相对保费较低。以一款市场上常见的复合型产品条款为例,该养老保险产品以每三年定期返还、分红理财兼顾保障养老为主要功能,0-55岁投保,年金的领取可以自由选择每三年按照保额的12%领取终生,也可以自由选择在60岁一次性领取保额的180%作为养老金。
今年两会中,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国家目前正在制定养老保险延税政策。若此政策实施,对于收入相对较高的人群(个税缴纳较多者),购买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可以省下部分个税用于抵充养老保险费用,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需要购买多少商业养老保险比较合适呢?保险专家介绍,商业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额度应占到全部养老保障需求的25%-40%。因此,建议80后购买保额在20万元-30万元的商业养老保险比较合适。每5年左右,需要重新审视和评估养老需求,看看是否要补充。
基金投资:怕风险可买保本基金
除了保险之外,“对于养老理财,在投资上还是以保本为主。投资基金选择上,还是以稳健为主,说起稳健,除了货币基金,保本基金和债券基金可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上海一位基金分析师对记者称。
保本基金,最简单来说,就是用债券利息确保本金的安全,然后以小部分的股票投资去博取更高的收益,对于在认购期内买了保本基金的投资者,持有到期时即便本金亏损,担保机构也会弥补损失。此外,保本型基金主要是将大部分的本金投资在具有固定收益的投资工具上,如定存、债券、票券等,到期时的本金加利息大致等于期初所投资的本金。
自2003年首只保本基金问世以来,超过10年的发展历史显示,保本基金在多数年份中业绩表现都优于A股大盘以及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在单边下跌以及震荡市中表现尤其稳健。根据统计,保本基金今年以来整体收益达到5.41%。近一年以来的收益率达到18.11%。拉长来看,所有保本基金成立以来加权平均涨幅达到55.17%。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途加入或是退出的资金,保本基金不提供保证本金的承诺。投资者一旦错过保本基金新的保本周期的发行期,就无法享受到保本基金的保本服务。
以房养老:未来或许可行
过多几个月,以房养老或许成为养老的另一种另类的方式。最近,中国保监会官网发布了《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统计制度》的通知,要求参与以房养老试点的企业自本月1日起逐月上报业务开办情况。不过,记者从各家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获悉,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正式推出过一款产品。
不过,有关业内人士表示,确实已经有不少保险公司在试水研发这方面的产品,可能会很快面世。市场乐观者认为,未来“4-2-1”结构的家庭不断增多,房子闲置将成为一种趋势,把房子变现养老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不少人也担忧,最怕的是未来如果是上述倒金字塔型的人口结构,未来的房产真的能保持现在的房产价格?如果房价变为下滑,以房养老则会成为一句空话。
据《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