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不“任性” 改制是关键
- 发布时间:2015-03-24 05:13:27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环保部将深化环评制度改革,要将环评机构从环保部脱离,彻底解决环评“红顶中介”的问题,杜绝“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并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把环评项目从环评开始到审批到验收,全部向社会公开,做到“阳光环评”。
自2003年环评法开始施行起,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前置性审批条件,既是环保部门手中真正的、最大的权力,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阀门”。陈吉宁履新后首次在两会上亮相,就把环评和雾霾、环保执法、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一起摆上了桌面,列入其施政重点,环评的分量由此可见一斑。
今年2月,中央巡视组在对环保部进行专项巡视时发现,环评之“任性”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如把关不严、批而不管、越权审批等乱象丛生,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环评违法违规行为大量存在,环评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环评机构资质审批存在“花钱办证”情况。种种环评乱象,不仅为日后埋下了环境污染的“地雷”,而且给有些腐败分子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更有甚者,它使得人民群众对于环评产生了信任危机。近年来,在许多地方诸如PX、垃圾发电之类的项目遭遇当地百姓不分青红皂白的“一边倒”的抵制,即与环评造假带来的信任危机有一定的关系。
如何才能确保环评不“任性”,真正成为防治环境污染的第一道“铁闸”?首先要看到,环评之所以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主要与现行的体制机制有关。有环评能力和环评资质的机构都来源于环保体系内,环评资源由环保部门垄断;环评机构作为环保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本身与环保部门多少有着或明或暗的关系,容易导致“红顶中介”、权力寻租现象。而地方环保部门往往屈从于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导致环评“走过场”,使得未批先建、边建设边环评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环评机构从环保部门脱离,是斩断腐败利益链条的必要之举。
“脱钩”只是第一步,并不意味着一“脱”就灵,还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由于环评费用是由企业向环评机构支付的,双方存在着利益关系。在利益面前,环评机构往往“睁只眼闭只眼”,环评成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这一点颇为人诟病。因此,环评制度设计仍须进一步改革完善,杜绝利益的干扰。
总之,应该通过制度设计,确保环评机构的独立运作、不受各方干扰,如成立非营利性的第三方机构,建立起环评机构、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信用评价和追究问责制度,使环评真正能负责、敢负责;加强环评的事中、事后监督,建立完整的全程监管机制,改变“重审批、轻监管”局面;加大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力度,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让环评运行在阳光下。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