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论道GDP 7%目标有待改革红利释放

  • 发布时间:2015-03-22 07:2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刘育英 刘辰瑶)对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几何?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中国政府明确今年的GDP增长目标预期为7%左右。不过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常有差异。两会之后一星期举行的201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学者给出各种不同的预测和改革“药方”。

  对于中国的增长潜力,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今年依然“唱多”。林毅夫认为,7%的目标完全有可能完成,而且很有可能超过7%。

  林毅夫参考了当年日本、韩国跟美国收入水平差距与现在中国与美国收入水平差距相当时的情况,其时日韩都有8%至9%的增速。此外,中国的政府债务只占GDP40%多,外汇储备有4万亿美元,据此判断,中国8%的增长潜力仍可维持10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则认为,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在去年7.4%的基础上还会有所下降,但通过努力仍有条件实现7%的目标。他强调,7%的增长“难度相当大”。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何帆同样认为,考虑到去年四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7%的目标并不低,如果能实现就已经很不错了。

  有的学者持更为审慎的态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201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低于7%,央行肯定会进一步执行宽松货币政策。

  不过,无论对于中国2015年经济能实现怎样的增长,经济学家更为关注中国经济如何转入更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还应解决哪些障碍,从而获得更加可持续的长期发展。

  刘世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认为,要将潜在增长速度变成现实,维持长期稳定增长,一是要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要降低交易成本。

  而在经济学家看来,新一轮改革的红利尚未释放,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唯有改革。2013年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绘制了改革蓝图,经过2014年的动员铺垫打基础,2015年将迎来改革关键之年。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中国经济提出集约型发展模式已有20年,成效不佳,其主要的障碍在于体制机制性障碍。在吴敬琏看来,改革甚至比稳增长更应该成为政策目标。

  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则更加关注的是制度性成本高企。随着土地、劳动力、资金成本的上涨,部分制造业正在流向成本更低的区域。周其仁认为,成本高企尤其是制度性原因。例如,土地成本在总成本占比过高、劳动力成本过高,都有制度上的原因。

  中国新一届政府在减少审批,降低创业成本,降低企业收费方面着墨甚多。周其仁认为,如果没有系统的改革把经济运行的成本大幅降下来,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长期增长的活力就会损失。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演讲时表示,如果把今天的经济称为新常态可能有一点过于乐观了,甚至有一点点自满,而事实上这种经济转型在未来10年中需要花大力气去实现。

  从2010年起,中国的经济增长逐步回落,2014年,仅增长7.4%。如果顺利转型,林毅夫预计,2016年至2020年,中国的增长目标仍然可能是7%,但实际会高于7%。

  刘世锦援引社科院的研究成果称,预计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会达到6.2%。(完)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