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广度 深度 厚度 力度

  • 发布时间:2015-03-20 19:29:29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预算绩效管理,其实是把市场经济的理念融入到公共管理之中,像职业经理人那样,对政府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进行预算运作。东城财政就有这样一群“职业经理人”,运用绩效管理,精打细算地安排和评价每一笔财政资金——从部门预算资金到政府发展预算资金,从年初人大批复的预算资金到年中追加的预算资金,从项目支出到部门整体支出,全部囊括在绩效评价的范围和领域内,实现了财政资金全覆盖。——编者

   

  2007年,北京市东城区开始试行绩效评价工作。那时,绩效评价的内容、方式都比较单一。时间走过8个春秋,如今东城财政已经在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上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逐步构建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东城区财政局副局长胡异峰说,东城预算绩效管理除了以政策为导向,更是以问题为导向摸索出来的,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解决后就及时总结经验。因此,今天的预算绩效管理,已经不止于绩效的评价,而是力求培养财政效益观念、完善财政预算管理、有效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在工作广度、工作深度、工作厚度和工作力度等方面全面、深入推进。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8年来,东城财政纳入绩效评价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从2007年对宏志中学补充办学经费等20个项目4102万元资金实施绩效评价以来,2011年至2013年纳入绩效评价的财政资金规模分别为1.03亿元、3.36亿元和4.21亿元,2014年超过了13亿元,是2007年绩效评价规模的31.7倍,是上年绩效评价规模的3.1倍,实现了财政资金全覆盖。

  随着财政资金规模的扩大,绩效评价方式也不断深化。包括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跟踪、事后绩效评价,财政资金项目评价、单位整体支出综合评价、大额专项资金评价,部门自评、财政再评价等多种方式,实现了预算绩效各个环节管理全覆盖。

  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编制绩效目标是基础,而这个基础恰恰是走得非常艰难的一步。胡异峰告诉记者,东城财政要求资金规模超过500万元的项目申报绩效目标,目标务求科学可行、准确具体,从源头上实现对预算资金的绩效管理与控制。并从2013年开始,对民防局、环保局、老龄委和体育局第一体育运动学校4家单位试点填报整体支出绩效目标。2014年,10家单位3.4亿元资金填报了整体支出绩效目标,66家单位158个项目26.9亿元资金填报了项目绩效目标,占全区项目支出预算总额近70%。

  “这一成果真是来之不易。”胡异峰说,为了让预算单位有目标意识,东城财政不断细化量化目标管理。记者在东城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汇编中看到一张“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请表”。总体目标下设一级目标、二级目标;一级目标下分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产出指标包括数量、质量、进度、成本等指标,效益指标涵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项目,东城区自行设计了更细致的指标体系。“目标填报得越细致,立项的必要性和科学性相对越充分,立项支持的可能性也自然越大。”胡异峰说,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就在于钱花得有目标、有计划、有效益。预算单位要说清楚这钱用在哪里,怎么用,用了以后有什么效果。而不再像以前一样,先要了钱再琢磨怎么干事。

  “也只有绩效目标做到细化、量化,财政才能在事中绩效监控中发现目标是否需要修正调整,才能在事后绩效评价中判断绩效目标是否实现。”胡异峰说,预算单位填报目标后,他们对该项目进行绩效跟踪,要求预算单位每半年报送项目进展及绩效完成情况,监控其项目是否按照目标进行,如果跑偏,及时纠正。比如针对整体支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第一批4家试点单位,他们重点进行了绩效目标跟踪和报告撰写工作,为今年的综合性评价做好准备。为了使绩效目标管理更规范,东城财政又将2015年10家试点部门的绩效目标在区人代会期间随预算报告一并提供人大代表参阅和审议。

  完善制度 夯实基础

  “制度不是挂墙上的,是实实在在要解决问题的。”胡异峰说,依据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和北京市《关于推进本市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相关精神,2014年,在先后出台《东城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东城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管理办法》等9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又拟定出台了《东城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实施细则》《东城区财政支出绩效再评价工作规范》《东城区财政大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操作规范》《东城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专家工作规则》等6项操作细则,建立了一套覆盖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全过程的制度框架体系。这一系列制度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要求,规范了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解决了工作中许多认识不一致、操作不清晰的问题,夯实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基础。

  2014年,东城建设完成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完全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自行设计建设的。”胡异峰说,信息系统有效解决了项目随时跟踪、监控,信息及时共享,部门之间互相扯皮推诿以及资料保存利用的问题。在绩效评价科,两大柜子全部装满项目资料,管理起来很不方便,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也很不方便。

  总结这个系统的主要特点就是四个“全”:

  一是实现绩效评价项目全覆盖。系统将涵盖所有纳入绩效评价的财政支出项目,包括部门预算项目、大额专项资金项目、事前评估项目、部门自评项目以及单位整体支出评价项目。

  二是实现管理监督全过程。绩效评价项目从选择布置到结果反馈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实现网上即时办理、及时反馈、实时跟踪、随时监管。

  三是实现档案资料留存全链条。绩效评价工作每一个阶段的所有资料都将随工作开展实时记录于系统之中,实现工作留痕、资料留存、查询统计有据、材料评阅有效,促进评价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四是实现智库建设全方位。财政支出评价过程中自然在系统中生成日益丰富的专家库、中介机构库、项目库、评价人员库等信息资源智库,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和制衡监督。最独特的是,可以同时实现区相关部门、财政局相关科室,以及人大代表等对中介机构和评价专家工作能力、工作效果进行全方位反向考核。“就是说,我们依据每场考评会前期资料收集、现场评价和后续报告撰写情况,所有参与人对社会中介机构和专家进行评价打分,一方面客观评价了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促进尽责履职、提高水平,完善智库管理。”胡异峰介绍说,“比如,我们按照专家参与绩效管理工作的态度、能力、道德水平及综合评议结果优胜劣汰,让这个专家库活起来。以后遇到相关项目可以更加准确地筛选出合适的专家。”

  严格标准 强化应用

  有这样一组有意思的数据:

  2013年,40个财政评价项目中有39个优秀,1个良好,优秀率达到97.5%。

  2014年,47个财政评价项目中有8个优秀,19个良好,19个合格,1个不合格。优秀和良好等级加起来的比率仅为57.4%。

  一年间,优秀率差异如此之大。

  “2014年,我们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专家的管理和考核力度,严格工作标准,切实提高了评价会的工作质量。”胡异峰说,2014年,他们要求每一场现场评价会“敢评、真评”,真正起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

  真有红脸出汗的。预算单位不服气啊,为什么以前年年优秀,这次不合格?有质问的,有恳求高抬贵手的。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压力随着工作标准的严格越来越大。“这也要求我们的工作程序不能有丝毫差池。”

  2014年,东城加大绩效理念的树立、绩效知识的普及和绩效工作的即时报道,从相关政策法规、预算绩效工作安排、日常工作动态和预算绩效知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及多视角的宣传。对于所有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都在东城区网上服务大厅进行公开,向人大和政府进行专题汇报,加大了通报与反馈力度。

  “我们这项工作能够比较顺利推进,与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胡异峰说,对于每一项大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东城财政都专题向政府有关领导进行汇报,区领导有时还要求财政局呈报单个项目的评价报告,有时在评价报告上给予了重要批示并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督促单位进行全面整改。

  同时,充分发挥了人大的监督作用。2014年,22名人大代表、3名预算顾问参与了2013年东城区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010—2013年东城区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等22个项目的绩效评价和事前评估工作,涉及资金4.2亿元。区人大及预算工作室的各位领导通过专题工作会、培训会、参与评价调研和现场评价会等方式给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去年11月27日,他们首次在人大常委会上做了关于东城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获得了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结果应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落脚点。2014年,东城财政继续完善多种方式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重点建立三项机制。一是奖惩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紧密挂钩,对一些延续性项目和同类型项目中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项目单位减少下年度预算拨款。二是问责机制,依据《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问责办法》和《东城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实施细则》,将绩效结果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行政问责的范围,切实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约束力。三是整改机制,预算单位在接到财政局反馈的绩效评价报告30天内,提交完整详实、切实可行的整改报告,并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切实提高结果应用的实际效果。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