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啥样的“健康”魔法迷住了咱爸咱妈

  • 发布时间:2015-03-17 07:29:45  来源:长春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开到家门口的保健品店

  ■热情难却的体验式营销

  ■频频奏效的洗脑式课程

  长春晚报记者 孙霄 温传斌

  摄影 石天蛟

  “他平时很爱锻炼,明明身体就挺硬朗,可还爱买这些包治这个专治那个的玩意儿,天天和那些保健品推销员、养生专家见面,退休金砸进去将近10万元,而且旧的还没用,新的就买回来了,结果都是放那儿积灰。最后呢,这保健还没见啥效果,人先走了……”坐在一次都没用过的磁疗床上,80岁的汪女士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她的屋子里,各色保健品堆得满满当当,都是已故的老伴袁先生买的,结果,这满屋子的“神器”“神药”,也没为袁先生多留住几年生命……

  在央视“3·15”晚会上,“王大妈”沉迷于购买保健品的焦点曝光,引起了很大关注,本报的热线也接到不少市民投诉,堆成小山的药品盒子、磁疗设备、按摩器材,我家也有这样的“王大妈”。天天参加各种健康讲座、现场,这个老人可能就是你的爸妈、爷爷、奶奶……保健品经营者是怎么让老人们心甘情愿地掏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家中的老人走出这种消费陷阱?本报记者展开了一系列专访。

  我家也有央视曝光的“王大妈”

  记者调查发现,像央视曝光“王大妈”沉迷于购买保健品问题,长春也比比皆是。昨日,市民王女士打来电话告诉记者,她的爷爷就喜欢购买保健品,而且有些保健品宣传的功能神乎其神,全家人谁看了都不信,但爷爷偏偏深信不疑。

  王大爷家住西解放立交桥附近,如今已经89岁高龄,虽然年岁已高,但身体却十分健康,就肺部有点儿小毛病。几年前老伴儿离世后,王大爷开始与儿女一起生活,此后保健养生成了他的生活经,尤其是在买保健品上,从来都不吝啬。像最低100多元一小瓶的治疗高血压的、几百元的电子按摩笔、甚至千元以上的保健治疗仪器等应有尽有。王女士无奈地说:“爷爷每月养老金能有2000多元,平时跟儿女一起生活,用不上什么钱,但这2000多元根本剩不下,差不多都买了保健品。”

  王女士还注意到,平时跟爷爷一起聊天的老人,也都常常讨论哪个保健品、治疗仪器好,哪里有讲座等等,而且“花钱买健康”似乎成了附近一些老人深信不疑的观念。“我们根本没法说,有时说深点儿,他就生气了,说花的都是自己的钱,不用我们管。更可气的是,一些听都没听过的保健品,经过宣传简直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如此夸大宣传,你说能信吗?”王女士气愤地说。

  王大爷平日里生活很节俭,但一提起买保健品,出手之大方令人咂舌,花个千八百元从来不心疼。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当下许多老年人的真实写照。面对一些老人“疯狂”的举动,不少子女都苦劝无果,束手无策。这不,王女士一家人就因为爷爷买保健品的事烦恼不已。

  没抵挡住“热情” 糖没降下来火却上来了

  近日,本报联合市消协,面向全市开通了维权投诉热线,也接到了多起关于老年人掉进保健品营销“大坑”的维权请求。

  “对那些说能治这个病那个病的保健品,我以前是不相信的,也没怎么买过。可是,那天碰到的销售员实在太能说了,不停地跟我推荐这个产品,最后我不知怎么的,稀里糊涂地就动摇了。”打进维权投诉热线的市民平女士向记者诉说道,她家住朝阳区朝阳桥一带,在紧挨着她家小区的街上,接连开了两家经营各种保健类食品、器材和生活用具的商店。去年9月,平女士在一次健康讲座上认识了其中一家店的营业员,结果就在她数次热情的攻势下买了东西。

  “她知道我有糖尿病后,又是安慰,又是给我讲保健知识,显得可贴心了。”平女士告诉记者,她知道自己的糖尿病很难痊愈,医院都没有根治的办法,一开始并不想买什么保健品。可营业员热情地说个没完,根本不给她开口拒绝的机会,最终平女士还是被说动了,花1700多元买了3盒声称有修复胰岛功效的保健软胶囊。“它也没说能根治,只是修复胰岛的话,我觉得还真有可能做到。糖尿病并发症很多,生活特别不便,我想着哪怕能稍微缓解一下我的病情也好啊。”平女士说,可让她失望的是,3盒药吃了一盒半,没感觉有什么功效,仔细一看说明书,发现上面的内容和营业员说的并不一致。在平女士出示的药盒上,记者看到,正面写着“国食健字”的字样,背面功效中写着“辅助降血糖”而不是“修复胰岛”。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记者查询到了这款软胶囊产品,被分类为保健食品。“我最生气的是她夸大宣传,我平时就在打胰岛素降糖,如果她一开始不说能修复胰岛,只说是辅助降血糖的药,我根本就不会买!”平女士气愤地说。

  觉得自己被忽悠了的平女士回到了保健品店想要退货,可营业员再也不见当初的热情,以已拆封为由,只答应赔给平女士3盒奶粉。而平女士觉得这软胶囊根本不是商家宣传的功效,是欺骗行为,应该把3盒的钱都退给她。双方为此事僵持了几天后,该保健品店突然关了门,那名营业员也只留下了一个联系电话,每次通话时,都对平女士说没有时间,就这样把事情拖了下来。平女士没降下来血糖,反倒上了火。截至发稿时,记者几次拨打该保健品店招牌上的营业电话,以及平女士提供的营业员电话,但一直无法接通。

  “所谓修复胰岛的功能,其根本目的也包含了辅助降糖,但只标明了辅助降糖功能的保健品,却不一定具备修复胰岛的功能。”一位内分泌科医生告诉记者,仅仅存在于店家口头宣传中的修复胰岛功能是不可靠的。市消协秘书长钟萍表示,经营者售卖保健品时,在实际功效之外宣传其他医疗功能,涉及虚假宣传,应该给予消费者退款和赔偿。但是,鉴于药品和保健品的功效因人而异,没有医生、专家的定论作为依据,商家当初的口头宣传也没有留下证据,消费者想要维权会有一定的困难。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曾指出,保健品说到底不是药品,不是医疗器械,千万不要轻信、购买那些宣称具有治疗或者辅助治疗作用的保健品。

  刚进店遇“缠”字诀 退货时遇“拖”字诀

  在处理平女士等人的投诉时,记者发现,并不是老年人群体都缺乏医疗保健知识,很多消费者曾对保健品消费持有理性态度,但年龄的增长与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恐惧,特别是保健品经销者花样百出、热情而令人难以拒绝的体验式营销攻势,最终攻克了他们那层理性的心防。

  16日,记者来到平女士家附近,发现平女士曾去过的保健品店已关门谢客。“你想找这家人?我还想找呢!我妈花了好几千块钱买的磁疗垫子,根本没效果。在他家买过东西的人多了去了,现在小区里还有不少老头老太太天天来这门口守着。”同为附近居民的毕先生告诉记者,他的母亲也买了不少声称有降糖、磁疗功效的产品,自己根本劝不住。

  “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吗?”记者到了另一家还在营业的保健品店,刚走进门,营业员就忙不迭地笑脸想迎,并热情地邀请记者接受免费的讲解和体检服务。在屋里,讲解用的桌椅、体验用的保健器材等一应俱全,显得挺“专业”。

  “这几家店卖东西的方式差不多,营业员态度热情,特别能说,知道你身体有哪些毛病后,就针对问题,对你‘科普’个没完,店里能免费做各种检查、按摩、磁疗,最后再给你推荐产品时,特别难拒绝。”附近居民李先生说。附近其他街道上还有几家此类店面,平时,这些保健品店还会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培训班等,还送赠品,吸引了很多老年人。在现场,除了商家的夸张宣传外,老年人们互相交流各自的身体情况后,又会加重对健康的担忧。李先生自己就是一位医生,他身边年纪较大的亲人、邻居,原本在他的影响下,对健康、保健等方面消费比较理性,但听过几次课后,还是会深受气氛影响。“现在,我到左邻右舍家里一看,都有这几家店的产品,央视曝光的老年人买保健品案例,真的就在我们身边。”李先生说。

  老年人“痴迷”保健品

  多因担忧健康

  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购买保健品都有哪些“疯狂”的行为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几名家里有老人的市民。

  “我父亲一听说哪儿有健康讲座就往哪儿去,有时甚至坐公交车40分钟都要去听,几年下来,家里的各种胶囊、膏药、项链、手链、锅等保健产品数都数不过来,最可气的是,有时买回来的一看就是三无产品,但父亲还深信不疑。”市民姜女士说。

  “刚开始就是去听听讲座,家里的老母亲说好不买任何东西,但后来每次去听都要买点儿保健品回来。家里人一说退款,母亲就强烈反对,说买点儿保健品还要受子女约束,弄得老人很伤心。最让人费解的是,一些推销人员时不时还上门看望老人,老人对待他们比自己子女都亲,最后的结果就是花上万元买了保健床垫。后来一查,根本就不值那些钱,网上同样的床垫也就几百元,可老人觉得钱花得值。”市民陈女士无奈地说。

  市民郭女士回忆说:“母亲身体没啥大毛病,就是有点儿高血压,去年母亲经过一个业务员介绍,说花不到300元就能去南方一个海边城市度假,还听说附近有很多老年人都去了。于是母亲报了名,称在家没事,正好去散散心。此事遭到家里人一致反对,可母亲就是不听劝,最后还是去了。谁承想,去度假是假,卖保健品是真,前前后后共花了6000多元,而且吃起来都没有效果。”

  这些老年人的“疯狂”行为是因何造成的?这保健品为啥能让成千上万的老人轻易就深信不疑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丹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其实一些老人被忽悠、花重金买保健品的事并不鲜见,在我接触到的这类事中,老人多是参加了一些推销讲座,推销人员大打亲情牌,对老人嘘寒问暖,再加上夸大保健疗效,老人们往往不好意思拒绝购买。”

  陈丹认为,目前老年人痴迷保健品,很大一部分问题来自于心理。一方面是健康的恐惧感严重影响着老人的心理健康,一些不法人员往往会利用这种心理进行推销,把保健品说成救命的“神药”。另一方面是老人得不到家里人的关心和陪伴,一些单身的老人更是需要得到关怀排解寂寞感等等。问题一出现,就让不法人员钻了空子,这些不法人员利用这种“渴望被关怀”的心理对老年人进行感情投资,一旦老人心理上得到满足,那么购买保健品就变成理所应当的事了。

  那么老年人的子女该怎么做呢?陈丹称,家人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精神关怀,多注意老人的心理需求,多陪陪老人,并采取正确的劝导来对抗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