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获得新能源汽车的利好?
- 发布时间:2015-03-16 08:31:43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丁华杰
两会在京召开,“环保”二字成为无可争议的最热关键词,这个词汇也促使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片喜气洋洋。不过,从趋势上看,并不是所有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都能够获得利好。
第一,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空间不大
汇总新能源汽车的诸多利好,以及相应的产品力、企业战略分析,平心而论,当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利好明显,很难再有突破性质的政策出现。简单地讲,新能源汽车免税了,新能源汽车(特定要求参数)获得补贴了,限购的城市对于新能源汽车放开了,中央及地方政府正在努力建设基础设施,包括各级领导以及企业都在努力为新能源汽车代言,力促这件事情顺畅发展。从这些方面来看,以后的利好政策还能如何突破?
所以,在新能源汽车政策方面,利好政策空间不大,并不是说没有利好,而是利好已经摆在了汽车制造商面前,能够做的事情基本上都做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否有顺畅、明朗的未来,关键的问题便是一段时间内持续落实利好政策。
此次两会反复提到“新能源汽车”,是为了使当下的新能源汽车政策自始至终地实施下去,这就是问题的关键。而在两会上也表明了,这种执行力和贯穿力会持续下去。这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讲,足够了。
至于说新能源汽车如何“修行”,两个方面,其一是走在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理解的前面,其二是用产品力赢取消费者。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享有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
第二,企业提出“能效概念”越早,机会越多
坦率地讲,当下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优惠政策的界定有点儿过于简单。比如说纯电动续驶里程达到了多少公里才能在“乘用车平均燃油消耗核算办法”中进行折算,续驶里程达到了多少才能拿到补贴,这个界定有点儿过于“粗暴和原始”,因为达到这两个技术参数要求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含量。
我们都知道只要增加电动车的电池容量,就能够达到更远的续驶里程。如果在这个方面进行补贴,等同于使汽车制造商不断增加电池容量,和节能减排没有太大关系,因为电能产生的过程也需要进行排放。当然,这是现阶段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政府可以从能效角度进行更严格的界定。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讲,能效意味着车辆每行驶一公里要耗费多少电能,这个指标体现了节能减排的技术含量。不过,目前来讲,在汽车制造商战略发布、新能源汽车产品发布中,谈及这个概念的不多,如果这个方面做得好,未来抢占先机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产品力是赢在未来的关键
再谈产品力,产品力是个关键因素。因为在产品力方面如果处于弱势,即便政策补贴额度越来越高、基础设施越建越全、免税额度越来越高、政策辅助力度越来越大,消费者也不会购买你的新能源汽车。这些利好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但这些浅显的道理不是所有企业都清楚的。
正如有些企业相关负责人在谈到新能源汽车政策时,总是希望政府把一切都给包办了,在公务用车优先购买、补贴、政策辅助等方面谈论得头头是道。但是归结到产品本身,没有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开发相应的产品。从这种思路来讲,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中,不存在对自身的利好。
所以,对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来讲,不能跟风地去寻求一个理想的发展环境,而应披荆斩棘地开拓未来的市场,变被动为主动。这些才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才是赢在未来的关键。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