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瓶流拍后断耳 责任谁付?
- 发布时间:2015-03-14 06:35:16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文/广州日报记者林琳
瓷器藏家李先生最近吃了“哑巴亏”,送拍的瓷器流拍后回到他手上已经断了一只“耳朵”,他因为没有当场验货而无法追究责任,只好自己自认倒霉。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中,送拍前、流拍后藏品有损的现象极为常见。
业内人士认为,拍卖行、藏家在交割拍品时一定要留下拍品品相的证据,更好防范事后纠纷。
完器变残器 藏家吃闷亏
李先生在拍卖会前把一件七八万元的瓷瓶送到当地一家拍卖行上拍,图片被刊登在拍卖图录上。不过在拍卖会上,这件瓷瓶没有顺利拍出,于是拍卖行的业务人员约定时间把拍品送回给李先生。李先生等到拍卖行的业务人员离开后才拆开包装,却赫然发现瓷瓶的一只“耳朵”断裂了。在“耳朵”断裂的截面上竟然黏着胶水,所以“耳朵”还能勉强和瓷瓶的颈部黏接在一起。
李先生对此非常恼火,然而如果要求拍卖行负责,李先生却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按照行规,他应该在双方都在场的情况下交接这件流拍的瓷瓶,而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现场验货,拍卖行就大可理直气壮称“货品出门概不退还”。最后,李先生只好自己承担瓷瓶破损的损失。
广东省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郑晓星告诉记者,拍卖法规定拍卖行对拍品有保管责任,但没有说明发生问题的具体赔偿方案,拍卖行的义务以拍卖合同约定的内容为准:“如果卖家是在交割之后说瓷瓶的‘耳朵’断了,责任应该自己负。如果他想提出是拍卖行的责任,那就要出示相应的证据,比如委托时标的并没有瑕疵。而如果可证明是拍卖公司导致的拍品破损,就要按照委托拍卖合同来赔偿处理。”
拍场常见品相纠纷
“拍品品相的问题最容易出争论。”广东精诚所至总经理陈绮雯就经历过不少例子,“书画的折痕、卷轴的轴头断裂等,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大多数出现在拍品流拍之后、卖家收回拍品时。
另一家拍卖行的负责人吴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他手下的新手出去征集拍品就因为经验不足被客人“坑”了几次。
这时,是否有原始资料进行对比就成为关键。经过了一些“教训”后,陈绮雯要求收画的时候要在合同清楚写明品相,比如哪个部分有折痕,哪里有几个虫洞,或者哪里有缺角。
吴先生说现在要求所有员工都随时拍照、录像为凭证:“征集时拍整体、细部,流拍后包装送回前也拍照,每一步都保留证据。”而有的卖家更谨慎,拍卖行人员到家中征集时,拍下拍品的高清照片后立马打印出来、双方签名。
业内:除了取证 拍卖公司也要爱护拍品
吴先生说,采取谨慎的取证、对比,拍品品相的纠纷也减少了很多,但是这加大了公司的工作量,“尤其在密集征集的阶段,整理这么多资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而对于陈绮雯来说更愿意相信拍卖行与客人之间的默契和信任:“他们都愿意把自己的藏品托付给拍卖行了,应该基本信得过的,因为拍卖行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高度信任的行业,不然有再多的防范措施还是防不胜防。”她采取尊重客人意见的措施:“如果熟悉的客人觉得拍照、写清楚更好,我们也可以,如果他们觉得写得太清楚反而生分了、没人情味了,我们也接受。因为在客人挑拍卖行的时候,我们也挑客人。”
如何尽量杜绝拍品品相的纠纷,陈绮雯认为拍卖公司要提高专业水平,爱护拍品:“这也关系到拍卖公司的形象,比如我们征集贵重拍品的时候,要细致、用心、爱护,如果粗手粗脚的,客人怎么会放心?”
而郑晓星就一再强调卖家要注意当场验货,不要事后遗憾。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