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专家:自主创新不仅是政府职责 企业要承担更多责任

  • 发布时间:2015-03-12 09:49: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央广网财经北京3月1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科技部部长万钢回应老百姓何时用上"中国芯":未来将集中力量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协力,让自主创新"小树"汲取更多养分。

  在今年的两会上,"自主创新"毫无疑问成为一大热词。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万钢就科技改革与发展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有记者提问说:2014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达到1万3312亿元,对比以往,每年的科研经费都有所增加。在这么大的科研经费投入之下,为什么我国一些包括电子,比如手机的芯片、汽车的发动机,还有机器人等行业,核心的技术仍然依赖进口。何时才能让老百姓用上"中国芯"?对这个提问,我们来听一下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万钢部长是如何回答的,他首先对"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支出"这一概念做了具体解释。

  万钢: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支出,它是一个从全社会统计来的一个概念,它的这个投入来源于投入机构,其中有76%以上可能有超过8000多亿,将近9000亿,是来自于这个企业。说明了我们的企业正在的高度的关注自己创新能力的成长,这也说明了我们企业,正在已经进入了这个依靠提升自主的创新能力来赢得市场竞争。这个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说明了我们现在这个竞争态势正在发生变化。这是近几天来,可以说快速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化。

  如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万钢认为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而且还需要持之以恒。

  万钢: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它不仅仅要科技创新的这个努力,这一点全国产协研各单位的研究人员有责无旁贷的责任,要潜心努力,国家给出大力的支持,最重要要企业的努力,和我们在商业模式、在产业发展政策在市场环境的营造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像一棵小树,我们大家一起来呵护它,大家一起来支持它,现在看到的这些段我们是有决心去克服去提升的。

  老百姓何时用上"中国芯"?这是我国万众瞩目的话题,万钢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像一棵成长中的树木,只有让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协同发力,才能让自主创新的"小树"汲取更多养分。我国每年的科研经费都有所增加。在这么大的科研经费投入之下,为什么我国一些包括电子,比如手机的芯片、汽车的发动机,还有机器人等行业,核心的技术仍然依赖进口。

  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之下,为什么核心技术的创造成果却没有让民众满意?"中国芯"问题,引发了自主创新发展的哪些深层次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对此进行解读。

  经济之声:何时才能让老百姓用上"中国芯"?为什么用上"中国芯"这么难?

  刘瑞:核心技术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人家不给,因为外国厂商就是要把核心技术作为自己的技术诀窍来控制。另一方面,我们在研发方面尽管有巨大的投入,但它既然是核,它一定有难度,涉及到各个方面。就像万钢部长讲的那样,它是需要各个方面产协研共同努力才能攻下来的,所以这个事情,不是说花钱就能够砸出来的,它需要有一个过程。

  经济之声:电子与信息领域三个重大专项,从2008年到2013年累计的中央财政投入大概是290亿人民币左右,而英特尔和微软两家公司仅在2013年研发投入就达236亿美元。中国企业对研发的投入是不是还是显得不足?

  刘瑞:我们目前总体社会研发投入,甚至不及欧盟国家一个跨国企业的规模。眼下是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就是说不要把研发投入看作是政府的事,其实也是企业的事,如果企业不去关心研发,不去花大量的经费投入,光有政府财政的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有时候政府的钱被挪作其他的用途了。现在中国更重要的研发投入应该是来自企业,而且这种企业是要有前瞻性,有先见之明的,它能够拿出它利润当中一部分钱来用于研发。这样中国真正的经济才有希望,我们整个科研水平产业转型才能够实现。

  经济之声:如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刘瑞:我们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要跟上,现在企业搞研发有一个顾虑就是它这个刚搞出来技术很快被别人给复制走了,给别人学到了,它自己投入的血本无归。所以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开两会的时候,大家呼声很高,这是点到问题要害。其次就是企业本身如果有个战略设想,想百年老店。既然想百年老店,必须有自己核心的东西,如果没有核心的东西它是做不大,做不强的。如果企业抱着哪头赚钱做哪头,然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企业是做不大的。国外很多大企业,它都是有企业精神在里面,这样的企业,才能是发展起来。这两块,一个是政府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一个是企业的精神。这两点是解决我们企业研发投入问题的关键。

  经济之声:万钢认为"我们的企业已经进入依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来赢得市场竞争的阶段",国家应该如何来支持自主创新的发展?

  刘瑞:国家的财力当然要继续增加,这个是毫无疑问。虽然前一段媒体揭露了一些科研经费挪用他用,我觉得这只是一些局部问题,而且通过制度来补漏洞还是能补上的。另外还有就是规划,科技这个东西,今天你看到和未来发展是完全一样的,这就需要有一个长期规划。我们过去搞这个一些好的工程,比如863计划,它都是有一个高的起点,暂时做不到,将来可以做到的。按照这个方向去做,这个规划很重要。第三个,我们科研人员努力研究的精神是需要保持的。随着整个社会负面的影响,真的为科学研究献身,默默无闻从事科研,把个人名利抛在一边的的科研人员,国家要给予特殊的待遇,给予特殊的支持。这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经济之声:通过自主创新以及国际合作,我们国家的汽车发动机这些年有很大的进展。但是,这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技术进步也是日新月异的,所以,我们还得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如何更有效率地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刘瑞:发动机在国外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简单说发动机要空转测试它的事故率,它得花上十几万个小时,这个是需要时间堆积的,不是靠计算机模拟出来模拟出来,。们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但是我觉得发动机这个技术如果我们能够攻下来,当然更好,如果考虑别的思路,一方面我们常规的汽车2000多万辆,另一方面我们新能源汽车才6万辆,所以将来的发展趋势,恐怕是跟着新的产业。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