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化应立足中长期改革
- 发布时间:2015-03-12 04:32:12 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孟 佳
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产能过剩部分的描述,措辞比以往要严厉得多,引来各方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5处提及产能过剩,并明确指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根据报告内容,今年“去产能化”的目标颇高: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
联想到此前的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中,将2015年的任务定为淘汰炼铁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两者相比,今年政府再度加压,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大幅加码。
其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表达的紧迫感或与当前的去产能化形势有关。2013年下半年开始,国家明确了去产能化的政策举措,此后银行向过剩产能行业的信贷收紧。去年以来,蔓延全国的银行不良贷款暴露风潮,与信贷风向转变有直接关系。
眼下,产能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最大的风险点,部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产能过剩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早已为各界所诟病。去年银行业不良贷款激增,则让舆论首次观察到产能过剩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积聚效应。
据此,有声音认为,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推出,是当下不良贷款不断增加的主因。前几日,有银行界别的政协委员传出“银行是弱势群体”的言论,更让不少银行人士借题发挥,称银行在为国家去产能化埋单。
这里有必要理清一下产能过剩中各方的角色和责任。
客观来说,金融危机后的产能过剩困局与前几年财政资源的引导有关,但也应该看到,信贷投放也与银行自身对风险的认识和业务扩张模式关系更密切。天量信贷资金进入水泥、钢铁等行业,地方政府满足了推高GDP增速的冲动,财政资源大量进入,让银行认为获得了政府信用的隐形背书。最疯狂时候,不少地方银行行长曾收到上级银行的“放贷指标”,信贷投放成为“政治任务”。
在这个关系中,地方政府、行业和金融机构实际都曾因产能扩张获益,但这波信贷投放最终导致产能过剩越来越严重,产能未能通过市场调节去化。银行也是造成这一现状的参与者之一,不存在国家为解决产能过剩,强行牺牲银行利益、让银行埋单的问题。
产能过剩现状“始作俑者”众,问题的解决自然也离不开多方共同努力。这波产能过剩是市场机制被行政扭曲所致,其解决尤其需要行政力量的介入和矫正。但实际上,去年爆发的不少地方企业银行债务危机中,一些地方政府的不当行政行为,让去产能化的步伐受阻,也将潜在金融风险放大、暴露周期拉长。
很多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是地方财政主要来源,地方政府通过贷款倾斜、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方式,帮助产能过剩的企业渡过难关。出现大额银行债务风险时,地方政府往往不分析企业、行业实际,无差别地采取稳住银行情绪、劝说续贷的方式,一些无望转型、升级的落后产能,浪费了大量稀缺信贷资源,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贵局面。
这种策略背后有地方政府“增长底线”、“社会稳定”、“保住税源”等多重考量。这些做法延缓了风险激烈暴露的时间,但也将金融风险隐性化,未来产能暴露后,金融风险的传递性将比现在放大更多倍,反而更麻烦。
对地方而言,与一味力保产能过剩企业相比,防止地方金融风险扩大,所获实际效能更大。为防止短期内产能崩塌造成银行不良贷款飙升,政府应注资购置银行不良贷款,银行寻找更贴合市场实际的增信工具和手段。长远来看,重构地方政府收入来源、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中长期改革的实质推进,是各地去产能化的必要步骤。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