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别被宠成“坏孩子”才好
- 发布时间:2015-03-11 16:26:35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奢侈品可谓消费市场的“贵族”,在许多人眼里,是一种财富、身份、品位乃至地位的标签。有的消费者对奢侈品的喜爱几近痴迷,甚而成为国际时尚奢侈品的“品牌控”,纵是大把豪掷银子,也在所不惜。
倘若一掷重金买来了主人的喜不自禁,也算“物有所值”。怕只怕,银子哗哗流,换来的却是一肚子冤枉气。昨日羊城晚报有报道说,一位华侨刘女士,去年在羊城花6万元买了只爱马仕包,次日即发现拉链有瑕疵,疑为假货,遂到店提出鉴定和修复的要求,殊料拖了9月之久,不仅毫无结果,包也未能回到其手中。
著名的国际奢侈品品牌,售后服务竟是如此水准,确实令人难以理喻,刘女士气愤地斥其“店大欺客”。而事实上,刘女士与奢侈品牌不得不说的遭遇并非孤例。媒体有关国际奢侈品在华遭受投诉的报道,也时有所闻。更有报道称,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某些同一奢侈品品牌,每年在华售后投诉量比欧洲高出65%以上。
这就奇怪了!一向标榜工艺、品质、价格、服务等大一统的国际品牌,何以到了中国其投诉量便远高过本土,莫非水土不服?
平心而论,真正的国际品牌无疑都很看重其品牌声誉,有的国际品牌一入中国便显得傲慢欺客“耍大牌”,或也事出有因。一则中国近年迅速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高地,欧美等品牌争先恐后前来圈地抢钱,商品到了,但服务则远远滞后,而服务也是最能体现奢侈品品质的重要一环。二则中国消费市场监管理念和制度的缺失(如美国等采用的“无理由退货”),使得国外某些奢侈品对中国市场形成事实上的双重标准。在国外安分守规矩,而进了中国市场则无所顾忌,因为无规矩可守。
事实上,某些国际品牌在中外市场的“两种品质”和“地域歧视”等,在我们国内已广受诟病。尤其是在“重商”语境下,一些地方为吸引国际品牌入驻,无原则地施以种种“优惠”,降格以求,放松监管,也使某些商家有恃无恐,玩起以次充好,“狸猫换太子”的把戏。对此,相关部门不该再无所作为,而应尽快填补制度和监管的漏洞。
至于消费者,不能不说,在近年奢侈品热的时尚潮流中,其实裹挟着诸多盲目、幼稚和非理性的成分,过度的奢侈品宠爱,吹大了奢侈品消费的泡沫,也造成了供需角色的转换,令有些国际品牌从尊贵的公主演变为被宠坏的“坏孩子”。因此,要防止奢侈品圈中出现更多的“坏孩子”,既要制度发力,也需消费者自身维权意识、消费观念的转变,多管齐下,净化奢侈品消费的环境。(作者阅尽,本报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