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三问”粮食生产

  • 发布时间:2015-03-09 08:30:2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高文毛晓雅

  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1.21万亿斤,实现了“十一连增”。围绕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在政协农业界别联组讨论会上,委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库存连年增加,是否可以少产些粮食?

  “在粮食连年增产后,我国的粮食库存量逐年增大,仓储压力和成本加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郑晖委员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国的粮食是否“过剩”了?

  对此,农业部原副部长牛盾委员分析说:“我国人均粮食超过400公斤,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依然满足不了人们饮食结构改善、水平提高的要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粮食仍然供不足需,世界上仍有10亿人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从国际市场来看,中国人口众多,有个大国效应问题,往往买什么什么涨、卖什么什么跌。一旦国内供应出现问题,我们要从周边国家进口大宗农产品恐怕很成问题。”牛盾说,“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委员们纷纷表示赞同。全国政协常委陈章良说:“从历史经验来看,粮食连年增产后容易出现下滑,一旦产量下滑就会带来严重后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大力度保证生产,不能因为库存增加放松生产,绝不能让粮食产量掉下来。”

  年年丰收,为何粮价还在上涨?

  “国内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饲料粮和工业用粮不断增加;二是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近年来生产资料成本每年平均增长了6.5%;三是收购价格的上涨。”牛盾说。

  陈章良说:“劳动力价格上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劳动力在农业生产成本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致使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这根本上还是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高导致的。”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委员说:“按照以往的规律粮食生产是丰一年歉一年,然而需求是每年都在增加的,是刚性的。其实现在挑战很严重,这种挑战是长期的。要用越来越少的土地、越来越少的水资源、越来越少的农业劳动力,来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

  “十一连增”了,为何还需要进口?

  “一是品种调配的需要,国内没有的品种、产量不够的品种需要到国外进口;二是因为部分粮食品种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牛盾说。“解决‘天花板’和‘地板’的双重挤压,我认为需要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达到了农业生产成本的30%-70%,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柯炳生委员认为,原因很简单。人口在增加,消费结构在改变,每年1.7亿农民工的粮食消费远高于他们在农村的水平。

  粮食肯定要进口,因为地是不够的,要进口什么呢?要进口土地密集型的产品,比如大豆,我国大豆亩产水平就是120公斤左右,如果我们拿生产7000万吨大豆的面积去生产小麦玉米的话,那我国的耕种面积还要增加两到三倍面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利用。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