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新台阶上不松劲

  • 发布时间:2015-03-09 08:30:2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钟欣刘艳涛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乎国之命脉。去年,我们战胜了局部地区严重干旱和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实现了粮食总产的“十一连增”,而且粮食单产同样创出新高,达到了359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也达到历史最高。在粮食总产连续8年登上了1万亿斤台阶之后,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在目前较高的发展水平基础上还能否再提高?粮食增产潜力需要如何挖掘?“两会”代表委员们对此关注热议,献计献策。

  种业创新以我为主

  “依靠科技增产粮食还有很大潜力。依靠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都可以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同时科技推广一定要到位。”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代表开宗明义。

  中国蔬菜协会会长薛亮委员告诉记者,优良品种对粮食增产的作用巨大,这已经被实践所证明,而且在这方面的潜力也非常大。“我们必须要挖掘生物生长的自身潜力。”他说。

  种业创新要以我为主,这已成为很多代表委员的共识。“近年来国家已经很重视种业的发展,我们的传统粮棉油品种还是可以的,未来的品种创新也要坚持以我为主。”吴沛良说。

  来自粮食生产第一大省黑龙江的代表、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王庆江也在会上呼吁:“要加强育种能力建设,鼓励使用我们自己的良种。”他告诉记者,东北地区很多农民喜欢种植一种产量高、耐寒的玉米品种,但由于其淀粉含量低、胶质含量高,一烘干就变色,不适合做饲料。

  今后应更注重粮食质量,培育出我们自己的、适合黑龙江种植的优质玉米品种。

  河北张家口市农科院总农艺师赵治海多年从事杂交谷子品种的研发,解决了谷子产量低、费人工的问题。如今延着长城北部一带种植的谷子,亩产已可达到800~1200斤。这就意味着在不需要增加灌溉水源的情况下,杂交谷子可以在原来的1亿亩低产田上实现每亩增产200斤;在原来不适合耕作的5亿亩盐碱地上,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推广种植1亿亩谷子。按每亩收成600斤计算,这些谷子可以每年给国家粮食增产贡献800亿斤,而且这增产还不需要增加灌溉水源。

  农业装备精准配套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委员认为,农业需要长期的生产能力建设。传统的农业发展需要新的技术替代,比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机械技术,这几个领域的科技发展会改变农业发展进程。

  黑龙江省省长陆昊代表在“两会”团组讨论会上表示,黑龙江近年来粮食增产主要依靠农机水平的提高,而不是靠化肥农药催出来的。因为黑龙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不利于病虫害生长,所以平均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水平在全国是比较低的。

  王庆江代表告诉记者,如果在农机上进一步配套完善,例如研发推广节本高效的秸秆粉碎还田和秸秆收集机械,与现有的收获机械和整地机械配套,不仅培肥地力,也对环保有利,这也是从细节上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农工党陕西省委副主任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委员认为,大幅度加强农业技术装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支撑力。

  中国一拖董事长赵剡水代表则在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快我国农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建议加大对农机企业在技术及产品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设立农机产业发展创新基金,在高端装备研发、信息化应用、智能和智慧农业等方面提供支持。

  赵剡水告诉记者,去年,河南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天华曾经告诉一拖业务员,他希望“东方红”要尽快向智能化转变,不能落在别人后面,盼着早日能用上“东方红”智能化农业机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土地整治、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等目标要求都与我们农机行业密切相关,广大农民对农机工业也有着新的期待。如果我们农机行业不能提供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相关产品,那么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步伐就会慢下来。”

  基础设施建设有针对性

  “水利、农机、科技、规模‘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很快形成生产能力。”王庆江向记者介绍了在筑牢黑龙江大粮仓过程中的农业综合开发,多年来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995万亩。“下一步,我们要重点解决黑龙江西部旱区和东部涝区水利工程不配套的问题,对水利工程加大投入。通过水利工程建设以地表水替代地下水来种水稻,不仅防止出现地下水超采,而且可以提高水稻品质。”他告诉记者。

  “江苏近年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淮北地区每年20万亩的旱改水,将旱田建设为能灌能排的水田,调整作物结构,增产潜力很大。”吴沛良说。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改良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作用更大。”安徽省民革副主委、省农委种子管理总站研究员李爱青代表说,“既保证粮食安全又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稳定产量。我们的农业也要考虑‘新常态’,粮食主产区在稳定产量的同时,可以做些修身养性的调整,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为子孙后代着想。”

  让专业种粮者不吃亏

  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即使粮食产量提高了种粮效益也不会高,这样就会影响农民精耕细作的积极性。一些代表委员也就此提出建议。

  河北廊坊市工商联副主席石克荣代表建议增加补贴,保持粮食价格合理水平,构建农业生产经营新型体系,让种粮农民不吃亏,有利润,得实惠,保护和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江苏盐城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秦光蔚代表也建议整合补贴项目,增加补贴资金,改进面积核定方法,确保亩亩足额享受补贴,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调动粮食主产区产粮积极性。她提交了《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她说:“只有培育一支素质精良的新型职业农民大军,才能破解‘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的根本问题,才能依靠这些职业农民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落到实处。”

  李爱青则提交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建议》,提出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补偿基金,优化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服务,做到单独投保、单独开单、单独理赔,为专业化规模化的粮食生产解决后顾之忧。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