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画得势源于学术失势
- 发布时间:2015-03-09 04:31:21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自从国内有了书画市场,“行画”就是业内讨论的话题。
书画市场上所说的“行画”,实际上跟电子行业的“行画”并非同一个概念:后者是相对“行画”而衍生出来的说法,专指正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而前者是指在艺术风格上比较俗气的模仿品,或者是粗制滥造、价值含量比较低的书画艺术品,含义有点接近“大路货”。总之,如果有人说你手里这幅画是“行画”,可以肯定这不是什么好话。
要判断一件作品行不行,本来交给学术界就可以。但因为“行画”是贴在市场流通着的书画艺术品上的无形标签,行内人创造出这个概念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艺术鉴赏能力比较低的买家更好地辨识作品,在关系上与书画市场的参与者感觉更加紧密些,加之学术界历来有不少人不自觉地效法古人,表面上总要装出与市场有着“男女授受不亲”的那种距离感,因而,许多投资界的人士实际上并不甘于把这个话题完全交给学术界。
对于“行画”的问题,学术界的观点非常清晰,没有多少人会去认同那种一味低层次模仿或向普罗大众的流行观念低头的作派。但对于搞市场的人来说,要达到资本价值最大化的目的,无非就是多卖点作品,因而,作品上要表现什么、怎么表现,自然是跟着客户的需求走。正因为这样,市面上才会出现那么多所谓的风水画、装饰画。笔者曾经参加过一个由风水师主讲的书画艺术沙龙,主讲人颇为得意地说,很多艺术家经过他的指点后,开始结合风水理论来进行构图布景,很快受到了藏家的追捧,作品迅速打开了市场。而一些江湖艺术家则更夸张,买画的人让他画几棵树,他就画几棵,喜欢太阳放在什么位置,他就画在哪个位置,完全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来进行艺术创作。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学术界那些批评家最为不齿的。
由此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和市场界是有争执、有博弈的。就这个问题,笔者曾经跟华艺廊、沁芳园等业内比较知名的艺术品经营机构的负责人交流过,他们认为,现在市场上对于如何判断一幅画的市场价值,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该以学术的标准来认定,而另一种则认为应该以市场的标准来认定,所谓市场标准,显然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标准,即商业标准。如果遇到客户文化修养比较高、艺术审美能力比较强的,那么,照其标准自然不会俗,但是,如果遇到一个从来不懂得什么叫艺术,就是有钱任性、想买幅画回来挂挂的人,可想而知,出来的作品是什么样。
完全以商业标准来主导艺术品市场,笔者不是很认同。毕竟艺术品与一般商品不同,除了有装饰等实用功能以外,还有文化传承、精神享受的功能。“让非专业来指挥专业”也是笔者最反对的事情。但不可否认,现在学术界也还是有一批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完全与现实生活脱节,有的艺术家甚至还好像生活在唐朝或者清朝,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充耳不闻,更加不会在自己的作品上去反映与时俱进的东西。这就人为造成了欣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隔阂。这样的作品在市场上走不动,真的就不能怪买画的人不懂了。
不可否认,当下的中国书画市场,还是以商业标准为马首是瞻。评论家在市场上能有多少话语权,目前还真不好说。但愿学术界,能有更多人好好思考一下石涛老先生“笔墨当随时代”那句名言,未来能够从市场上获取多一点的话语权。
冯善书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