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涨掣肘鞋类出口
- 发布时间:2015-03-05 20:29:35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虽然2014年我国鞋类产品出口金额保持快速增长,但是,从今年开始,我国鞋类产品出口却在走下坡路,劳动力成本上涨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15年1月,我国鞋类产品出口的数量与金额皆出现大幅下滑,当月鞋类出口56.99亿美元,出口额同比下滑10.9%,出口量同比下滑13.5%。
用工成本不断上涨
“近几年,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几年间由每月1000多元上涨到3000~4000元,企业支付员工的社保费用也水涨船高,不断蚕食利润。”广州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创信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振昌说。宝鼎的副总经理王仁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2008年开始至今,东莞鞋业形势一直在走下坡路。2014年,工人工资又上涨了200元,平均工资达每月3200元,随着人工、社保费用要求提高,一个厂一年新增开支二三百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珠三角熟练工人月薪一般为每月3000~4000元,为此,企业要支付759~1012元为员工缴纳社保,加上公积金,远超柬埔寨的工人甚至越南工人的薪水。“现在广州用工成本已逼近台湾地区。不过,台湾制鞋业基本已转移走,一旦产业转移,回迁难度极大,台商纷纷将鞋厂迁移到东南亚。目前,珠三角用工成本为600~650美元,印度尼西亚大约3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柬埔寨则更便宜,大约100美元。”吴振昌介绍道。
鞋厂迁至东南亚
据了解,即使近期人民币贬值利好出口,但依然无法留住台资、港资鞋业外迁的脚步。多家鞋企负责人表示,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20%,虽然近期人民币贬值有利降低出口成本,但由于此前多年升值过猛,这次回调对鞋业利好有限,中国内地鞋业成本优势基本殆尽,用工成本上涨和劳动力不足成为传统鞋企发展的最大障碍,提出将工厂外迁到东南亚要求的海外采购商日益增多。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珠三角不少外资鞋厂纷纷将原有鞋厂缩小规模甚至关闭。“一双皮鞋,在珠三角下订单时需要20美元,而在越南只需18美元,客户肯定会要求将订单放在越南。东南亚国家在人工成本、关税等方面占有优势,甚至一些东南亚制造的鞋服产品在广州批发市场上的价格,比在珠三角工厂下单的价格还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制鞋企业负责人表示。
吴振昌表示,此前珠三角仅比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用工成本高50~100美元,但自2008年新《劳动法》实施之后,用工成本差距逐渐拉大。预计到2015年底,中国大陆大约将有一半台商鞋企将工厂从大陆往东南亚转移。“鞋业向来是将制造环节放在成本低廉的地方,往往不是与主要消费市场‘共处一室’。由于成本优势快速丧失,即使中国潜在庞大的内销市场也无法改变制鞋产业外迁的走势。”吴振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