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速成馆、挂牌馆、空壳馆——博物馆“高烧”背后的隐忧

  • 发布时间:2015-03-02 19:02:36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南京3月2日电(记者蒋芳、岳瑞芳)设置准入门槛、规范藏品来源、明确服务内容……博物馆条例2日“出炉”,我国将以法律形式规范博物馆建设。然而,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近年来各地博物馆建设“高烧”,平均不到2天就增加一座新博物馆,速成馆、挂牌馆、空壳馆等乱象频出。此次公布的博物馆条例是否能够化解这些高烧“并发症”?

  速成馆:先开馆再找藏品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笔下“大观园”的原型,来自于他出生的“江宁织造府”。2009年元旦,耗时3年、花费逾7亿元的南京江宁织造府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然而,在开馆后很长一段时间,这家博物馆没有一件文物入藏,办公室墙上周汝昌、冯其庸的2幅墨宝,算是这个博物馆仅有的文物。6年过去了,“缺少藏品”仍然困扰着这个博物馆。

  “现在很多地方是‘鞋子先做好,不管脚大脚小’,有的地方甚至连展品都是‘零起点’。”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陆建松说。

  “速成”为何成为当下中国式博物馆建设的一种常见方式?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全国多地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西安、昆明、扬州等均提出了布局数十、甚至上百所博物馆的目标。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甚至计划5年投资20亿元,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建设成为世界级博物馆小镇。

  政府重视博物馆建设,这本来不是坏事,但为了“凑数”,一些不达标的博物馆鱼目混珠。

  此前河北冀宝斋博物馆的“奇葩”展品引发各界对“山寨博物馆”的关注,然而此类博物馆并非少数。记者在江苏某镇的一个博物馆看到,各种分类不清的“文物藏品”像杂货一样堆积在陈列柜内,里面既有殷商文物,也有所谓的元青花瓷器。还有的博物馆就是将当地建设情况的图片和领导工作照片等进行陈列,看着像给领导树“功德碑”。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他曾看到一家民营博物馆展品中90%都是现代工艺品。“文物部门看不出来吗?是不想看出来吧。”

  挂牌馆:以文化之名圈地圈钱

  业内人士介绍,某地航天博物馆打着所谓的央企旗号,先搞航天主题乐园,批到地建好房子,配套一个小博物馆,里面弄几个模型摆一下,时间长了没人看,又可改为商业和物业,一举多得。还有一些收藏博物馆挂着博物馆的牌子,里面却是“古玩城”,建好后出售或出租给商户,实际上就是商业性质的商贸城。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指出,红木家具厂开设红木博物馆、制衣公司开职业装博物馆,乍看东西不少,其实不过是公司产品陈列室。“博物馆的这块牌子被滥用的现象亟待重视。”王奇志说。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徐湖平指出,更多打着“艺术馆”“收藏馆”“陈列馆”为旗号的各类民营收藏陈列机构,都不是真正在做博物馆,有的是很原始地在圈地,更多的是搞金融炒作,而“博物馆”只是挂个牌子、当个幌子。

  空壳馆:重场景轻内涵浪费巨大

  “我们一直在博物馆建设一线,感觉浪费太厉害”,陆建松多年来一直从事博物馆规划设计。他认为,我国博物馆建设盲目超前、攀高比大的现象突出,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从国家馆和省级馆向地市馆蔓延。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说,最近几年在建新建的博物馆规模越来越大,动辄数万平方米,一些省市新馆面积甚至达到了十万平方米。

  博物馆建设过多地强调外形而非功能,与之富丽堂皇的外壳相比,内容却很缺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说,内蒙古曾规划建设一个6万平方米的博物馆,居然还跑来请教应当搞些什么内容。

  陆建松指出,博物馆建设有特殊性,应该先有内容设计,再做出形态设计,然后才有建筑形态。否则,博物馆建完后长期发挥不了作用。还有一些博物馆过于追求外在形式,追求与国际接轨,结果不伦不类,有的被指像清真寺,有的被指像人脑剖面图……

  “如果你真能建成地标,像西班牙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浪费一点空间、增加一些费用也行,问题是很多博物馆设计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既成为不了地标,也没达成内部空间合理化,结果造成巨大浪费。”吉林大学博物馆学系教授史吉祥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