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老大难”提案 房价下调近期无望
- 发布时间:2015-03-02 17:0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北京3月1日电(记者 周围围)两会开幕在即,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即将开始新一轮的建言献策,有些委员的提案亦被提前曝光。
对2013年以来的热点提案进行盘点后,不难发现,有些提案的关键词看起来非常“脸熟”,很多都是围绕着“就医难”、“求学难”、“集体土地流转”、“大气治理”、“房价”等问题。为什么年年提,却年年得不到解决?
梳理提案可知,有些提案是因为每年侧重点不同,才被不断提及;有些是因为困难重重,才成了“老大难”问题;有些提案虽已在逐步推进中,但新问题也在不断涌现。
持续攻坚型
关键字:集体土地流转
难度系数:★★★★★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问题。每每谈及“三农”问题,就必须涉及到集体土地流转问题。从2013年全国政协十二届委员履职以来,年年都有不少委员提交关于集体土地流转问题,尤其在农业界别,集体土地流转提案是“老生常谈”。
在2015年年初,集体土地流转问题有了新进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土地经营权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不得硬性下指标、强制推动。
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将耕地承包出去,自己去城市打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委员观点: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国俊:有人眼睛只盯在“流转”上,没有深入考虑具体的政策要求。产权界定不清,将直接影响农地制度改革的推进。如果现在不明确产权,今后很可能导致各种违规或埋下纠纷隐患。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日波:随着“温饱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土地作为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如何配置经营管理尤为重要。当前制约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两大难题,分别是以面积不准、空间不明为代表的权属不清和以户均耕地少、地块多为代表的土地严重细碎化。这两个方面问题的解决应结合起来同时推进,而不是搞土地确权“一刀切”。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护种地农民的利益,也要对“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予以保障,应探索多种方式,兼顾“进城”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点评】一号文件虽然对集体土地流转已有了明确的部署,并不代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关于“产权问题”、土地流转后农村权益保障问题等问题还将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提案中的热点。
长期吐槽型
关键字:教育问题
难度系数:★★★★
“小升初”择校难、农民工子女入学、高考制度改革倒退、民办教育受阻、人才培养失败、教育体制落后......关于教育的问题,历年都是老百姓的吐槽点,在各种调侃、吐槽、哭诉的环境下,仍然每年保持“雷声大,雨点小”。
有老百姓表示,对中国梦之教育不敢有追求。全国政协委员虽然每年围绕着教育改革的问题提交了各类提案,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仍驻足不前。
委员观点: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教育的竞争已经集中前移到小学和学前教育阶段,我曾经预测过,如果再不改革,下一步就是胎教的竞争。国家的义务教育必须保证和强制执行,还应该规定各地义务制教育的最低标准,如果设立统一的标准,就可以为大量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提供相同的起跑线。另一方面,义务教育也要设立最高标准,不能拿纳税人的钱花在少数人身上,义务教育必须做到公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当前一些学校存在将科研经费用作自己的开销、抄袭、急功近利等问题,为了名利一部分老师失去了他的底线。教育去功利化、去行政化,都应该有一个综合的改革。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首先要尽快清理歧视民办教育的有关政策,还要探索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对于盈利性还是非盈利性的争议问题可以暂时搁置,先做起来往前推进,有些遗留问题可以在过渡阶段通过政策解决,但是要尊重民办学校初始创办人的利益和贡献。分类问题做好以后,政府对于民办高校、对于民办教育的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就有了基础和依据。
【点评】教育是给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帮助孩子实现梦想。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有理想的人,有道德的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什么时候,孩子不再为读书而困苦,父母不再为择校而为难,老师不再为教书育人而贫困,学生毕业不再为就业而烦扰,社会不在为人才难觅而抓狂,中国的教育才真正走上了正轨。
收效缓慢型
关键字:生态保护、空气质量
难度系数:★★★★
365天中有150天不见天日,“雾霾”的袭击,让关于生态保护、空气质量的提案逐年迅猛上升,甚至有些委员直指雾霾将严重影响后代繁衍生息,可是,环境和空气治理的效果仍旧微乎其微。
据中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14年度中国空气质量状况报告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京津冀依然是污染重灾区,PM2.5年均浓度为93微克/立方米,超标1.6倍以上。
委员评价: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我国现虽有《环境保护法》,但迄今已有23年,2000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也己有13年了。实践证明,这部法律对中国大气质量的保护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再次查缺补漏修订完善,将相应法条规则细化、刚化,严格明晰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出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其成为各种经济活动准入的“防火墙”。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贺林:雾霾对于人的体质肯定有影响,虽然没有直接的科研证据证明雾霾与出生人口质量之间的联系,但是个人体质下降的民族,是无法保证后代繁衍的优良基因的,不敬重自然,不保护生态,终究会被自然所报复。
全国政协委员、“醉驾入刑”主要推动者施杰律师:建议将空气污染的防治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比如规定: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发展绿色公共设施,大力发展城市交通工具、大面积建设绿地、湿地、公园等,并将其作为政绩考核标准之一;一个季度(或者一个月),当地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必须达到多少天,否则该季度(或该月)考核不合格;对发生恶性空气污染事故的地方政府官员一票否决,不允许其再担任领导职务。
【点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雾霾”“污水”,我们必须形成共识:只有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交出一张足够分量的“生态答卷”,才是做活“发展文章”的最根本保障,才是国家和人民最大福利。
近期无望型
关键字:高房价
难度系数:★★★★★
关于中国的房价问题,一直被炒得沸沸扬扬。在全国政协委员中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说房价已到拐点、一定要降;有的说房价还有下调的空间、还要下调。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与前一年相比,2014年的房价虽没有那么大的起伏波动,但房价高位不降还是让老百姓望而止步。
居高不下的房价,让很多想购房的人处于观望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委员评价:
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即使房价下降20%,普通百姓也未必能省钱。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及时调整目前的信贷政策,对购买首套房和首次改善住房的群众,重新恢复房贷利率七折优惠。这样房地产调控才能惠及所有中等、中低和低收入群众。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依赖房产税来调控房价只能是杯水车薪,望洋兴叹。建议适时推出,至少在一部分地区应该先推出,比如房地产有上涨空间的地区,意义在于给地方政府比较稳定的、可以和百姓形成良性互动的税种,交给最基层的政府使用,直接用于业主住房大环境的改善,诸如治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环境治理,把房产税看成是一个大物业费的概念,维护小区外面的物业环境,是良税而不是恶税。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嘉极:这个观点前几年多次说过。首先,土地不能无偿供应,里面有很多权力寻租,所以土地必须要公开招标,这个由市场定价,市场让它有价就有价,让它没价就没价。房子不好卖,地价就跌,房子好卖,地价就上涨。是房价推动地价,不是地价推动房价。
【点评】不管政府怎么调控,事实上房价并不见下降,保持不增长已经很不错了。房价的波动,直接牵动了老百姓的冷暖幸福。有了房子、车子,才能有妻子,才能过幸福生活,已经成为当下流行的趋势。面对高位不下的房价,何时才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寒士尽开颜”。
结束语: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相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的指导下,那些“老大难”的提案将会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