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我省金融业再上新台阶谋求新发展

  • 发布时间:2015-03-02 04:29:25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田 洋

  2014 贵州金融成绩单

  截至2014年末,我省银行业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20186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368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速列全国第四位;各项存款余额15263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列全国第三位。

  全省保费收入规模突破200亿元,达213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26.28%,增速排名全国第一位。

  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上市公司再融资82亿元,证券交易额3336亿元。

  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龚燕认为,金融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从可喜的数据可以看出,去年我省金融系统紧紧围绕贵州发展大局,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加强对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的支持,在服务地方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成长壮大。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条件下,我省金融战线交出的这份满意的“成绩单”,难能可贵。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金融机构总部总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得益于各省行和地方法人机构的持续创新,得益于金融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奋发努力。

  创新发展 突破向前

  金融与经济唇齿相依,休戚相关,不仅是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更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说,金融的规模大小、活跃程度决定了地区发展的水平和活力。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龚燕认为,不论是全国性银行在黔机构,还是全省法人金融机构,都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不断加大资金、规模、政策、综合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金融业呈现出创新发展、突破向前的特点。

  向上争取成效明显

  政策性、大型国有、股份制等全国性银行在黔分行贷款达860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90亿元。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我省设立项目组,贷款超过8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限额分别调增41亿元、10亿元。国家发改委核准我省发行企业债券13支,总规模达181亿元。华创证券获得全国首批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资格。

  改革创新力度加大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加快推进,农信社改制农商行达28家,其中2014年开业17家;已开业村镇银行43家、获批筹建4家;成立2家科技支行、3家生态支行、54家社区支行和68家小微支行。新型金融组织加快发展,建立贵州省信用再担保公司、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贵州绿地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中科贵银(贵州)产业投资基金。普惠金融体系加快构建,全省实现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贵阳市实现社区和小微支行城市社区全覆盖。

  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我省金融机构积极“上引”,争取总行政策倾斜,积极向总行总部争取贷款规模向我省倾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也保持快速增长,投放的信贷资金有力缓解了我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以及“三农”和小微企业薄弱环节的资金需求。

  去年来,我省地方法人金融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村镇银行、科技支行、小微支行等新型金融业态的出现,为满足我省“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提供了更强的金融支撑,这些薄弱环节的金融可获得性进一步提升。新型金融组织的加快发展,贵州区域性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为我省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新渠道。

  服务发展保障有力

  大力推动“走出去”,开展了面向长三角金融招商系列活动,共推荐项目105个,签约项目21个,融资规模413亿元,签约项目履约率达100%。大力实施“引进来”,举办“2014年项目融资推介会暨招商引资仪式”,共推介项目1579个,融资规模577亿元。截至2014年底,我省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采矿、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贷款余额5304亿元;“5个100工程”和贵安新区等重点平台贷款余额2316亿元;涉农、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4758亿元和2788亿元;保障性住房贷款余额达336亿元。

  直接融资规模提升

  据统计,2014年全省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达1100亿元,是2013年的2倍多、2011年的10多倍。特别是通过银行间市场实现债券融资505亿元,创历史新高;首次引入社保资金35亿元、引入保险资金34亿元、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12.7亿元;通过场外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29亿元。有14家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260多家企业在贵州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贵州浦鑫集团成为我省首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企业,全省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形成。

  实践表明,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应对外部冲击,需要有成熟的金融体系,也要有稳定的实体经济。好的经济体应当让金融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双向互补、携手发展。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主基调主战略,蓬勃发展、奋力进取的贵州为金融机构施展“拳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省金融系统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不断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我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我省坚持上争内引,工作横向联动,服务纵向到底的思路推动直接融资工作,大胆创新,大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引入省外资金,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去年,贵州直接融资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正逐步迈入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双轮驱动阶段,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广阔。

  2015六个关键词 主动适应新常态 金融保障更有力

  要实现全省经济工作会提出的“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10%”的预期目标,稳定和扩大投资是关键。初步估计,2015年全省社会融资需求4000亿元左右。

  新的一年,我省将不断扩大社会融资规模,确保信贷融资总量满足贵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全省融资目标是:力争2015年,贷款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力争2015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45万亿元以上。

  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周道许认为,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关系国家安全。经济新常态,决定金融新常态。在新的一年里,我省金融系统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坚持积极防范化解风险,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努力提供我省金融业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保障。

  资金供给充足

  “为实体经济提供保障充足的金融供给,仍是今年我省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周道许认为,面对目前存款增速下滑的局面,我省金融机构要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做“活”存款业务,为信贷规模持续较快增长提供“粮草”和“弹药”。通过丰富存款、理财等产品种类,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主动拓展存款客户资源。要积极向监管部门申请定向借款或发行小微企业、“三农”等专项金融债,提高资金的稳定性、流动性和可持续性。

  金融机构应继续对准我省发展大局,加大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现代水利工程、信息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支持。同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大数据信息产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等五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支持贵安新区、双龙临空经济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和“5个100工程”、工业“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程和项目,确保重点平台建设的资金需要。围绕薄弱环节,加强“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着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

  做大金融增量

  “不同的经济体,有不同的金融需求。”周道许认为,我省金融系统要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持续做大金融总量,提高金融供给的多样性和便利性。

  一方面,着力争取资金政策倾斜,加大力度“向上争取”。省有关部门要主动向国家部委沟通汇报,争取符合贵州阶段性特征的融资过渡性政策,特别是以落实国发43号、62号文件为契机,争取更多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对金融部门来说,要抓住定向调控机遇,加强与总部的沟通联系,千方百计争取信贷规模和政策倾斜。

  另一方面,不断“向外引进”,加强与省外金融机构的联动,通过银团贷款、外币贷款等方式引进省外、境外资金,综合运用跨国并购贷款等金融工具,支持“走出去”的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投资。

  在不断完善地方金融体系的同时,着力吸引民间资本,不断建设完善资本与项目、借方与贷方的对接平台,引导民间资本进行专业化、规范化投资,拓宽投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大力推进我省首家民营银行申报工作,力争三季度获批筹建,年底前挂牌。通过以上不同的融资渠道,为我省实体经济提供不同的融资方式。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贵州资本市场大有可为。”——这是我省金融业界人士的共识。周道许同样认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盘活各类金融资产,这是我省金融业服务发展大局的关键一环。

  我省上市企业数量少、规模少、资产证券化程度低,因此要牢牢抓住当前股票发行注册制度改革的重大机遇,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尽快补齐这一“短板”。当前,要尽快理顺企业上市工作机制,出台支持我省企业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意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到“新三板”和贵州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培育和融资,鼓励已上市企业进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加快产业链整合,实现规模经济。

  去年,证监会正式公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私募基金由“游击队”转为“正规军”。我省要抓住机遇,提前谋划,加快制订促进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措施政策,为私募基金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以充分发挥贵州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加快引进和培育各类私募基金,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助力实现阳光、规范发展。

  资产证券化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之一,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我省应密切关注,最大程度争取改革红利。要抓紧研究组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和处置业务;积极开展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实现“腾笼换鸟”,盘活存量信贷资产;探索开展公共基础设施收益权等特定种类的资产证券化。

  金融扶贫

  “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最重要的一点是引进金融的模式来抓扶贫。”周道许认为,只有在扶贫中运用金融理念,明白扶持资金需要偿还,才能激发内生动力,逐步改变“等靠要”思想,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脱贫意识。要借鉴孟加拉国默罕默德·尤努斯创办格莱珉银行这一金融扶贫的成功典范,深化我省金融扶贫机制改革,创新金融扶贫服务产品,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应更加紧密合作,对于开发扶贫的财政资金,可逐步用于贴息、担保贷款,变无偿资金为有偿贷款,撬动更多的金融资金参与扶贫,放大资金效用,实现滚动发展。同时促进市场主体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有效模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使各地尽快形成一批能在面上带动脱贫的致富产业。

  农民与银行机构也要紧密合作,鼓励发放直接对贫困群众的小额无担保信用贷款,探索对城市新区、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就业的金融支持,促进大众创业、万民创业,真正把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巨大创造力激发出来。

  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金融业归根结底是服务业,金融业竞争归根结底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周道许说,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全省企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部门信息互联互通;推广企业信用信息建档评级,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形成市场化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解决金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成本;要推动诚信贵州建设,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测评机制。

  地方金融监管方面,要启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金融监管信息和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完善法规规章制度,明确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推动形成条款结合、运转高效、全面覆盖、无缝对接的区域性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

  优化融资担保服务,围绕为“小微”、“三农”提供征信服务和为银行分担风险两个关键,着力发挥政策性担保作用,提升融资担保机构服务水平,严格保证金管理、规范收费和贷款流向管理,加强风险内控和行业自律。同时着力完善银行业与担保业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对管理完善、风险可控的机构适当放大担保倍数,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扩大金融开放

  “扩大金融开放,引进金融机构,是我省金融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周道许认为,近年来我省金融业取得的发展成绩,也得益于我省引进了一批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今年要按照构建“信用高地”“资金洼地”的目标,推进“引金入黔”工程取得更大成效。

  今年,要着力引进金融机构,争取省外高质量和填补市场空白的金融机构到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引金资本资金,鼓励优秀省外以至境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入股省内银行业,增强资本实力,鼓励银行机构从省外引进信贷资金。

  另外,还要引进体制机制,优先引进具有创新能力的机构,引进新的管理模式和金融服务,引进金融高管和专业人才。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