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康定路老房子的“绝唱”

  • 发布时间:2015-02-27 00:32:4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上海康定路600弄便迅速走红。谁会想到,这竟是因为那些画在残垣断壁上的涂鸦。让人更加想不到的是,正当这些红起来的涂鸦“翩翩起舞”时,却又在一夜之间悄然消失了。

  望着被白漆涂抹过的残垣断壁,因为“涂鸦热”前来观赏、拍照的上海市民不禁发问,这消失的仅仅只是涂鸦吗?

  一夜爆红上海滩

  一连数日,上海的街头巷尾以及报纸、微信都在议论一个地方:康定路600弄。这是一处正在拆迁进行中的区域,却因为画在残垣断壁间的多幅涂鸦而突然引发关注。

  侧身熟睡的少女、执笔作画的孩子、探身对话的学生……画风细腻,笔触精美。这些带着忧伤和唯美的画面,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昔日的时光,引发思考和共鸣。

  一时间,康定路600弄红啦!“每天二三百人赶来拍照留念,都可以收门票了!”踩着残砖碎瓦,举着长枪短炮的几名“留守”摄影爱好者如此戏侃道。

  “这证实了艺术是属于大家的,可以读懂的,应该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废墟涂鸦”的创作者、法国艺术家Seth听说自己的作品效应正在放大时表示,非常乐于看到这次掀起的热潮。

  偏爱在世界各地老街区创作的Seth认为,地点似乎比作品本身更重要,是相遇给予墙画生命。据悉,此次并不是Seth第一次来中国。北京的胡同、广州的老城区,都曾经是他创作的地方。他说:“只有老的街区让我有异域感,而且我对老城区与现代人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

  与Seth联手在上海康定路600弄拆迁工地创作“废墟涂鸦”的上海同行施政告诉记者,此次创作共花费3天时间,他们在拆迁工地上寻找可以画画的空白墙壁,捕捉来自于垃圾堆的灵感。很多时候,是Seth先画画,而施政则是根据感觉,将画配上文字。“这些句子并没有经过什么思考,我们两个也没有太多交流,就那样流淌出来了。”施政说。

  当Seth的一幅画面出现在一处醒目的断墙上时,施政一眼望过去,只见一位面容忧伤的女子,横卧在瓦砾之中,怀中还抱着一栋房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施政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诗句。于是这诗句便跃然画中,赋予了断墙画面凄美的梦境。

  其实,Seth并非真正读懂了施政诗句的意思,但有一种感应是发自Seth的内心的。凡看过他们一起艺术创作的人,都将这种感应叫作心有灵犀。

  在结束创作的最后一刻,施政突发奇想,在拆迁工地的一堵墙上,挥笔写下“到处皆诗句,随时有物华”。望着墙上的这行文字,Seth没有急于了解文字的中文意思,而是再次拿起画笔,在文字旁边画上了一个中国小女孩儿,手里拿着一张画,画上是即将要拆掉的房子……

  涂鸦和忧伤的盐

  随着康定路600弄涂鸦的名声大振,许多人自告奋勇地在网上解读涂鸦画作与旁白诗句,并大肆发挥。

  对此,施政哈哈大笑:“Seth的画比较写实,所以我配上一些非写实的诗句,让整个作品‘在写实上撒上了忧伤的盐’。一方面忧伤魅力老建筑的消失,另一方面忧伤美好记忆的随之消失。不过艺术终究自己是会说话的。我们享受绘画的过程,大家享受揣摩的乐趣,各得其所。”

  而Seth却说:“并没有特定的寓意要传达,更多的是带给观者思考,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解读我的作品,从而产生共鸣。我经常和一些当地艺术家合作。我喜欢去发现当地艺术家的手法,然后融入他们的技法和风格。这次我和上海本地艺术家施政合作,在一些作品中融入了中国的古典诗歌和书法。我被中国的民间文化强烈吸引,这也是我选择在这个几近荒废的老街区作画的原因。我希望能为生活在周边的居民带来令环境轻松愉悦的色彩。”

  “画画对我来说,其实是和人们交流和分享的借口。我自认为是一个公共艺术家,我到处去旅行,定期创作,同时也期待我的作品能给街头的人们一些感触。”Seth说,在南美洲,他们的文化中就有请画家去画墙面和住所外墙的传统,城市艺术很自然地融入和被认可。而墙画在其他国家,更多的是一种新的发现。

  对话公共空间

  街头艺术常常被人冠以含有抗议和叛逆的色彩,但Seth的作品恰恰相反,它以美丽、温和示人,并蕴含着深深地感伤情调,赋予了公共空间灵动之感。

  在谈及其涂鸦的与众不同时,Seth坦言:“我会先到我选择作画的地方考察,遇见生活在周边的居民,和他们交流。我的艺术是给公众的,是让大家能够参与的。我想我的创作在赠与居民的同时,也是带给公共空间的。”

  “我尝试着去感动生活在当地的居民,他们是我作品的第一观众。我喜欢我的作品充满各种想象。我并不给它们表象的注解,这也是我创作的许多人物都看不到面容的原因。”

  给人们留下想象空间。这就是Seth的涂鸦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对话。“诗意的创作是我最感兴趣的。所谓诗意就是留有一些神秘的地方,即虚与实。从而让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去诠释空间。我并不想每次都去解释作品具体表达些什么,这就是艺术的魔力所在。”

  康定路600弄的涂鸦,让我们看到Seth的画笔所聚焦的那些孩子,都是些在街头随处可见的。Seth认为,童年这个主题是可以触动每个人心灵的。在孩子眼中,会看到成人已经没有的那种希望和天真。所以,童年成了Seth在世界各地创作时最偏爱的主题之一。

  Seth始终坚持,墙画创作不仅是为人文景观,更是为当地居民而作。他说:“我希望画一些能够让所有人理解的作品,尤其是居住在那里的居民能够感同身受的墙画。”

  Seth的作品之所以都在公共空间,那是因为这墙画是给所有人的。如果人们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归属感,这就是他创作的初衷。“艺术是给所有人的,需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对我非常珍贵。”

  涂鸦“飞走”不遗憾

  得知涂鸦被抹,施政异常平静。“涂鸦,最终就是为了不知去向。”从小在上海石库门里弄生活的施政,只是想借助创作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施政回忆说,在创作这些涂鸦的当初,就有人这样问:“这些墙面注定拆除,你不会遗憾吗?”“涂鸦,最终就是为了不知去向。即使明天就消失,我也不会遗憾。”

  如今,面对已被有关部门涂抹过的残垣断壁,施政一脸坦然:“既有过往消逝的眷恋,也是破土新生的希望。”

  这已不是施政第一次“亲密接触”拆迁工地。康定路、顺昌路、万航渡路,他与朋友组成“二桶·发现夜上海”小分队,用影像记录这些即将消逝的建筑。“与年轻时候的你相比,我更爱你现在这饱经沧桑的容颜。”杜拉斯《情人》中的语句,被他们用来表达对上海老房子的热爱。

  老房子对于施政来说,永远是一种情怀。康定路600弄的涂鸦“飞走”了,但施政心里还有一幅涂鸦。说着说着,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只剩下外墙的老房子。他喃喃自语:“一间格子就是一户人家,以后我想画上人物与场景,你家在搓麻将,我家在嘎三胡,就像还原老上海的72家房客。”

  施政还想举办一场废墟里的艺术展。与朋友一起,在工地上煎葱油饼、煮小馄饨,玩康乐球、滚铁圈等游戏,将照片通过幻灯投影在墙面上,可以是时尚摩登的高楼,也可以是生活市井的小巷……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