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1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再见,大洋一号

  • 发布时间:2015-02-12 01:30:4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直击大洋34航次科考

  35天第二航段的海上生活于2月8日告一段落,当大家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平坦的陆地上感觉有些“晕地”时,回头望望身后刚刚靠港的“大洋一号”,心中竟有些许不舍。这艘白色的大船承载着多少人的科学梦、海洋梦,这么多年它迎来一批批带着梦想和创新的客人,送走一批批带着样品和成果的专家。

  对这样一个我国自己的深海大洋研究平台,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人们充满感情。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生罗安说,课题组三分之二的同学都申请参加这次大洋科考,最终只有3个人获得了上船的机会。“我们学地质的野外考察是必修课,可是深海的地形地貌到底是什么样子,以前只在文献里看到,来参加科考能够实地看到我们研究的内容,是很难得的机会。而且能够取到研究需要的样品,也能了解获取这些样品的方法和途径。以前只知道一些样品是电视抓斗取的,有些是中深钻取的,但是到底是怎么取上来的,只有在现场参与了才知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李端在第一、二航段负责船上的重力、磁力仪数据处理。“我们做地球物理研究,最大的特点是用数据说话。”李端告诉记者,重力变化量能够反映地球密度差异,可以帮助科学家划分不同的地质构造。相对陆地而言,我国远洋重力资料的收集和研究都很少,“有‘大洋一号’这个平台,就可以有载体把重力仪带到大洋深处,让科研工作者获取第一手资料成为可能。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海洋重力研究,这给我们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李端希望自己以前的陆地重力研究能够为海洋重力研究提供经验,并在海洋上对以前的研究方法进行检验和完善。

  中国海洋大学孙晓霞老师说,国际海洋组织也会有一些类似“深海钻探计划”这样的项目,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可以申请上船去做研究,但机会很少,而且必须按照对方的项目要求,科学家的自由度非常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硕士生胡茂康很珍惜这次上“大洋一号”的机会。“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取样时我们看到很多以前在教科书上从没见过的岩石样品、矿物样品。”导师苏新告诉他们“这些样品比黄金还要珍贵”。如果没有“大洋一号”,我们完全没有办法进行远洋海洋地质研究。

  第一、二航段首席科学家李怀明说:“印度洋之前研究很少,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在国际上也是研究薄弱的区域。大洋航次为科学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专门的科考船让我们来这里做研究,能有这么好的条件,对科学家来说是想象不到的。”他介绍说,这些年我国在深海研究的论文数量质量都有大幅提升。2013年同济大学周怀阳老师对西南印度洋热液区的研究文章还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与一次次大洋航次的科考是分不开的。

  再见,大洋,再见,大洋一号。一个航段刚刚结束,另一个航段即将起航。神秘的深海大洋还有太多科学秘密等待发现。“大洋一号”一路平安。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