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劳动力成本走高 中国还是不是“世界工厂”?

  • 发布时间:2015-02-09 07:25: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严言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有偶然也有必然。政治上,中国政府给制造业提供了持续有力的政策支持。资源方面,中国有足够的自然资源供给,劳动力廉价且工作热情高;海岸线绵长,方便形成产业集群。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走高,以及工业4.0的兴盛,中国制造业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然过去,但也不会有另一个市场能够完全取而代之,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的制造业虽然会分一杯羹,但谁也不能“垄断”全球制造业

  “中国与世界工厂说再见”是个老话题,最近因为国外媒体的一篇文章,以及国内几组经济数据的出台,让旧话题重新有了热度。

  外媒的报道认为,经常账户盈余逐步降低、外汇储备减少、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国向对外投资国转变、低成本资金充足、中国出国旅游人数增长迅速且规模巨大等五大特征表明,中国正处于从封闭式国有经济模式向开放式市场经济模式长期转型过程中,中国正在与“世界工厂”说再见。

  而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约为1400亿美元,超过中国利用外资总规模约20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中国已经跻身全球资本净输出国行列,乐观者认为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向“世界投资人”转变。

  关于这个问题,有这样几个思考维度:中国需不需要“世界工厂”称号;如果不是“世界工厂”,中国的下一站是什么;下一个“世界工厂”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区域。其实,全球化时代,生产要素的流动、产业链的迁移、“世界工厂”名头的变迁,非一时之兴,非一朝之行,从就业人口的基数和结构看,中国还需要“世界工厂”,从资本存量以及产业升级需求看,中国需要成为“世界投资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非此即彼呢?

  劳动力成本走高

  所谓世界工厂,简言之,就是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基地。

  英国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二战以后,日德逐渐崛起,虽然在一些领域可以和美国比肩,甚至超越美国成为某些领域的世界制造中心,斗转星移,近十多年来,“MADE IN CHINA”遍及世界,“世界工厂”的桂冠被送给了中国。那么,中国的低成本红利发展模式还有多大的潜力?

  自2003年以来,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下降使得劳动力市场已由“无限供给”转为“有限剩余”,2007年以后,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短缺,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廉价劳动力时代一去不返。

  人力资源红利下降的最直接体现是,跨国企业将产业链延伸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国内外专家认为,中国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与能源密集型产业获得政府的优惠下降,这些产业转向了交通与劳动力成本更为廉价的国家和地区。美国Alix Partners顾问公司对中国、印度、巴西及墨西哥的制造业成本进行了调查对比,发现中国在“世界工厂“的竞争力上已远不及墨西哥。墨西哥有富足的劳动力,平均工资较低,更接近发达国家市场,运输成本低廉,大量的欧美企业将目光瞄准了这片投资乐土。除此之外,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在吸引外资上,也表现强劲。

  出口导向优势变弱

  不仅是外资企业将生产线从中国市场向外转移,而且中国本土企业走出去的意愿和能力也在进一步增强。

  进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数据显示,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60%以上一直靠出口来拉动,而出口“大户”是制造业,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制造业,外汇储备于去年年中已达4万亿美元左右。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称,近年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出口每年为GDP增长贡献两个百分点。

  由于长期以来出口远超进口,中国同时维持着庞大的经常账盈余,长期招致“人民币被低估、中国人抢走美国人的饭碗”等无端的尖锐批评。当前,中国政府正为外汇储备资金寻找更切实的用途,如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或开展海外并购等,而不仅仅是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停止干预外汇市场以及近来出现的资本外流现象,或许都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最高峰时期已成为过去。

  本土企业也在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中国从“世界工厂”到“世界投资人”的华丽转身已是大势所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势将超过利用外资规模。

  德意志银行全球策略师Sanjeev Sanyal在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经济从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型可能将导致低息资金充斥全球。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国内投资额已占到全球投资总额的26%,而1995年时这一比例仅为4%。由于产能过剩及人口老龄化将造成国内投资下降,中国的大量剩余资本势必将涌向国外。报告认为,考虑到中国经济体量庞大,其资本外流规模也会相当之大,即使全球主要央行都收紧货币政策,中国的外流资本规模也足以推低全球长期资金成本。

  创新创业环境成熟

  从全球生产要素流动规律看,未来,中国或将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但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产业链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产业生态实现了质的飞跃。

  前不久,马里兰大学商学院丁曼创业中心常务董事伊兰娜·法恩在《华盛顿邮报》网站刊发题为《经营处方:去东方吧,创业者们》的文章称,中国正在迅速改变,已不再只有血汗工厂的廉价劳动力,不再只是一个只会复制的“世界工厂”,技术和创新正在逐渐引导这个国家走向新的高峰。越来越多的外国创业者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中国经济仍在发展,增长的空间是无限的,机遇也是无限的。

  法恩认为,对创业者来说,中国是个很合适的地方,“认为中国只会抄袭外国的创新技术的看法已经过时。譬如在中关村科技园,我们看到了3D印刷、电子、绿色能源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技术创新,但也清楚发现中国需要人才来把这些先进技术带入市场”。

  不可否认,中国不再只是一个只会复制的“世界工厂”,技术和创新正在逐渐引导这个国家走向新的高峰。越来越多的外国创业者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