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活在这边,咱爸咱妈在那边
- 发布时间:2015-02-08 05:27:31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年轻人响亮地说,互联网是个好宝贝。采购、抢票、出游、订餐、挂号、学习、交流,都可以一网搞定。坐在电脑前可以,移动中动动手指也可以,便捷潇洒省力,经常还更划算。
老年人小声地说,互联网离我们很远。没有年轻一代的帮助,我们只能到现场排队。不会用网银,只能在银行柜台前排队;不会网购,只能去超市排队购物;不会网络挂号,只能早起去医院排队;不会用打车软件,只能站在路边招手。
在互联网面前,老年与青年仿佛两条平行线。年轻人和智能生活在这边,老年人和传统生活在那边。年轻人挥洒自如的智能生活,在老年人眼里,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新鲜,用什么都怕错。
代际的差别,历来有之,却从来不是绝对。喜欢传统生活的年轻人,和擅长智能生活的老年人,也是现实的存在,却可以肯定,并非所在人群的主流。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面前,中年人尚且感觉力不从小,又何况缺乏互联网教育背景的老年人?
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亿人,每天还有超过25000人加入这个行列,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关爱的庞大群体。看看电影《桃姐》,即使不缺钱不缺爱,老人们也会一天一天继续老去,无可抗拒,无力改变,也无可逃避。时间是公平的,生命的苍老和无奈,也将是你我看得见的未来。被边缘甚至被遗忘的滋味,一定是不愉快不轻松的。
如果只是你看当红真人秀我看怀旧老电影,只是你保守我开放,代际的差别倒也相安无事。互联网的强势出击,却让代沟以信息鸿沟和服务鸿沟的面目更加突兀地呈现出来。打车软件的出现,让打车不再一味“招手停”,却没有改变出租车的数量和运行规律;网络购票的运用,让购票更轻松更便捷,却不可能增加车票的供给,更不可能改变节假日的刚性需求。这些新技术的运用的确便捷高效,却不可避免地将本来就很有限的资源引导到了信息富有者的手边。那些不会使用打车软件不会网络购票的,就成了无法享用技术进步的信息贫困者,甚至因此遭遇服务机会的减少和购买成本的提高。被迫处于劣势的,自然还是那些信息贫困者。这一贫富格局的形成,并未完全遵照公平的标准。
数字鸿沟这件事,说起来可大可小。往小处说,是衣食住行,是改变生活方式的小事;往大处说,就是关乎社会公平的大事,是互联网产业高歌猛进背景下一道清晰的伤口。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人民,当然包括咱爸咱妈。
技术进步带来的不平等现象是客观存在,这种不平等还可能不断加剧——这是专家的科学论断,却不是坐视不平等存在的理由,更不该是漠视老年人权益的解释。让人们平等便捷地享受互联网,是诸多行业创业者宣称的理想,人们也因此对互联网经济刮目相看、寄予厚望。“我们坚信,数字鸿沟是个学习问题,是个发展问题,更是个认识问题。”在首届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领军人物马云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互联网的影响毋庸置疑,互联网的发展不可逆转,学习和适应互联网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年轻人如此,老年人也该如此。
到老年人的身边看看,活到老学到老,其实是句勉励的话。终生学习,终归难能可贵。从年轻到衰老,是生命的必然轨迹。让老年人像年轻人一样对新鲜事物总是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不免强人所难。老年人在数字生活中的失落,并不令人意外。简单地用社会进化论来解释代际的“新陈代谢”,未免偏颇也太过冷血;脱离年龄的局限去要求所有人紧跟时代永不懈怠,未免有悖基本人性。脱离了自然规律谈数字鸿沟,就是屈从于胜利者的骄傲了。
数字鸿沟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的累积和发酵。数字鸿沟的跨越,也该是政府、行业、企业的共同责任。在政府层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网络覆盖、设备普及;同时,降低资费标准,鼓励多种带有公益性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方式,支持帮助老年人“触网”的非营利机构,让老年人便利地享用通讯设施,享有学习互联网的机会。互联网企业获益于中国市场,也该扪心自问,想想如何回馈社会了。比如,在应用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加以改进和关照,可能并不需要巨额资金,却可以拉近老年人与互联网的距离;再比如,产品的研发和营销活动不唯经济利益,开发价格低廉的公益款,并在服务中给予老年人一定的倾斜。其实对于企业来说,培育银发经济,就像卖鞋给从不穿鞋的人群一样,看似选错了推销对象,却可能获得空白市场的巨大商机。谁投资谁受益,主动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的企业,最终也会享受到消除数字鸿沟后带来的市场机遇。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