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方向与中国作为
- 发布时间:2015-02-07 21:3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社海口2月7日电 (记者 王子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7日在海口举行,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南海区域合作、中国—东盟关系等话题,深入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南海问题不容回避,各国如何管控争议,推进区域合作受到学者关注。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复国说,中国在“一带一路”中提出加强海上合作的建议,可以在当前南海主权争端升温、外在势力介入之际释放重要的和平讯息,通过逐渐形成的双边、多边协议利用南海机制,推动各国港口、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连接,最终使南海成为友谊之海,交通经贸之海。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孙贤胜分析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油气合作前景。他说,油气合作符合域内各国油气产业发展的战略诉求,有利于各方资金技术优势互补,带动油气全产业链发展。他建议应以航道安全和海上合作开发为重点,由国家石油公司牵头共同开发南海油气资源,选择合适的开发思路和模式,将南海共同开发制度化。
印度尼西亚中国研究协会会长雷内指出,在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时,印尼也提出“全球海洋轴心线”理念。从地区角度看,2015年东盟共同体将建成,这两个战略立足于海上问题,力图在新形势下建立新的合作机制,构建新的政治和安全机制,符合域内各国利益,有益于促进区域和平稳定。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如何处理与东盟的关系?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前副所长冯氏惠说,东盟国家发展程度不平衡影响着此战略的计划内容及建设进程,中国与周边国家政治信任等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越南社会科学院教授杜森进说,在新的形势下合作仍然是中国—东盟关系的主流,双方应借此机会完善认知,制定新的合作发展措施。
中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如何扮演好自身角色?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指出,中国应全面挖掘与广大新兴市场国家之间潜在的互补互利机会,有效运用在资金、市场、产能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协助其他国家克服发展中的困难。要把“海上丝绸之路”建成以企业为主导的开发平台,同时做好媒体和智库建设,有效传播中国声音。
中国沿海省份在积极谋划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指出,在新环境下创新经贸合作的内涵和模式尤为重要,如广东可通过“网上自由贸易区”、跨境飞地型园区等创新模式带动合作。
与会专家表示,中国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应更加重视海外侨胞作用,发挥华商“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