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保障房缘何上演“空城计”
- 发布时间:2015-02-06 10:32:31 来源:宁夏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日,一些地方保障房项目频频出现入住率低、申请遇冷情况。专家分析认为,为按时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一些地方存在“重建设轻规划、重数量轻质量、重完工轻分配、重建房轻产业配套”的不良倾向,使部分保障房偏离其保障民生初衷。
多地出现空置现象
河南省审计厅近日发布的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显示,因地处偏僻、配套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河南全省已建成的保障性住房中有2.66万套空置超过一年。其中,安阳3000多套已经建成的住房空置未用超过一年,空置率达68%。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数据显示,在全省2014年竣工的91万套保障房中,入住率为88%,这意味着还有总数超过10万套保障房没有入住。
记者采访发现,选址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备,是部分保障房遇冷的主要原因,甚至出现住户申请到保障房后又回市区租房的“回流”现象。与此同时,各地频频爆出的保障房质量问题也引发“申请焦虑”,让不少申请者望而却步。
四大“不良倾向”隐现
来自住建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将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基本建成480万套。业内人士和专家提示,一些地方保障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其背后的“重建设轻规划、重数量轻质量、重完工轻分配、重建房轻产业配套”倾向已不容忽视,如不及时加以扭转,会使越来越多的保障房偏离其保障民生的设计初衷。
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国安表示,地方政府出于成本和收益考虑,往往会选择土地价格较低的偏远地区建设保障房项目,但交通、医疗、教育资源配套却没有跟上。同时,由于保障房项目的利润空间有限,一些不良开发商为追求利润使用劣质建材或偷工减料,导致质量问题频出,数量与质量没有实现同步增长。
海南省住建厅一位干部坦承,很多保障房小区建设属于“凑数量”。保障房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反而造成土地、资金的浪费。
与此同时,各地屡屡曝出的“富人住保障房”“开豪车住经适房”等不公正现象,也让保障房入住率存在“虚胖”可能。
“去空置”须克服“政绩冲动”
对于一些地方保障房频频上演“空城计”,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可采取听证会等方式广泛征求保障房项目选址意见,对配套设施、准入门槛、建设规模类型和标准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科学编制保障房发展规划。鼓励社会团体参与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生活配套基础设施,使保障房可居、宜居。
一些业内人士建议,今后各地应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对保障房品种重新归类梳理,适当调整申请标准。另一方面,专家也建议实行无差别“混建”模式,使保障房与商业楼盘共享配套和服务,方便中低收入家庭生活就业、就医和就学,避免形成新的城市边缘区域。
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房源信息、申请过程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严格房屋质量把关,对质量问题零容忍,解决申请者的“后顾之忧”。
(据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