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新闻分析:专家支招激活中国农村

  • 发布时间:2015-02-05 10:22:15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北京2月5日电(记者戴盈 刘伟)1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对准了三农问题。文件释放了多重信号,从创新驱动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如何激发农村活力,扭转空心化的局面,成为了未来中国发展的一个关键课题。

  乡村发展要留得住人才

  “能留在农村、坚持下来的人才凤毛麟角,而农村没有人才不行,没有年轻人不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说。

  十几年来,杨团一直对农村工作进行探索,从2012年起,她感受到青年返乡潮正在兴起。在她看来,青年的情况各异,多元化的返乡原因和方式正好适合这个时代。

  “有的农业协会经营有了盈余,提供稳定收入,吸引年轻人回流;有的大学生利用假期帮助家乡;有的城市青年不返乡,而是为农村工作,他们把城市居民带到乡村,让他们认识农村,去重拾城乡的信任和沟通情感。”杨团说。

  外来的人才资源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但与此同时,杨团认为农村现有的问题仍然需要从内部发轫解决。

  2011年,杨团创立了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希望以推广综合农协的模式来寻找三农出路,即把农协建设在乡镇,用经济、金融收入帮助社区解决福利、文化、教育问题。目前,农禾之家的会员已有144家,覆盖全国22个省。

  河南省兰考县的胡寨哥哥农牧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继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把全村两百多户人都组织起来,一部分人种菜,节省土地,另一部分人搞养殖、卖肉。在他看来,“都种地都受穷”,靠多样化作业才能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受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农村一些农产品销路受阻。王继伟觉得打通城乡信任是关键,他开始做配送店,从家乡边缘的城市开始做起,弄一个健康品尝馆,因为价格公道、品质透明,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赚钱后,王继伟开始投资办幼儿园,帮助村里人消除了外出工作无暇顾家的后顾之忧。此外,一些合作社还建立了老年活动室、文艺队,让村子里的人文氛围“活起来”。

  农村最缺的是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在三农专家温铁军看来,农村缺的是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温铁军说,生态文明是近几年的新理念,而其基础内涵是农村发展的多样性,“以前主流思潮关注的是农业,后来关注的是三农问题,不再只强调农业。”

  他认为,即使依靠资本农业,从国外经验看也并不能提高土地本身的产出率。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提高集体谈判能力,在维护农民权益条件下,让农业有所恢复。

  与杨团一样,温铁军也很重视年轻人下乡的作用。2003年,他创立了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12年来,该中心组织了全国200多所高校近20万大学生下乡。在他看来,农村天地广阔,年轻人去帮助农民搞合作社、有机农业、立体循环经济、生态建筑、做电商,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机会。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去工业化的趋势,对劳动力市场重新洗牌,制造业就业形势严峻。

  温铁军指出,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海外转移,其所挤压出大量劳动力,要让他们能有一个去处,乡村应该提供发展的机会。

  引入市场“活水”为农村扶贫造血

  除了普遍搞活农村的思路之外,贫困地区发展一直是农村工作的一块“硬骨头”。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专门提出了搭建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平台。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说,农民们有自己的“经济学”,对市场的了解并不差,“扶贫造血要相信市场,相信农民。”他建议,政府和社会公益界为农民做一些好的示范,让农民们去借鉴、去学习。

  2014年底,公益人邓飞和他的中欧校友们发起e农计划:帮农民把土货卖到城里,把城里人带到乡村体验文化,以可持续的方式支持包括免费午餐在内的多个农村公益项目。许小年是e农计划的支持者。

  在许小年看来,扶贫要有造血的功能,用商业方式来经营公益事业,用社会企业的方式帮农民组建合作社,一方面可持续性强,另一方面也有办事效率。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