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蓝天下的“乡愁”
- 发布时间:2015-02-04 10:29:30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记者倪元锦吴植许祖华
环保部近日发布了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与2013年相比,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让人们增添更多关注和期许。
百姓感受:家乡的蓝天变多了?
“尽管从数据看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群众体感依旧没有明显改变。细细算来,也就是相当于每个月少了一天‘重污染’日,这些‘小波动’可以看做是‘天帮忙’。对京津冀而言,每月达标天数仅约13天,大部分时间是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位环保人士说。
2013年9月国务院颁布“大气十条”后,尽管各省区市负责人无不立下“军令状”,基层政府也是纷纷“表决心”,落实文件如雨后春笋,但终究欠账多,包袱重。
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指出,发达国家的大气污染呈现明显“阶段性特征”,即工业排放、城镇化、机动车文明相继发展,历程200年之久;在中国,上述阶段压缩在短短三四十年间,高速发展导致不同污染源叠加的“复合型污染”,多次大范围、持续性、高浓度雾霾频繁波及中东部地区、甚至包括部分西部地区。
记忆中蓝天:明显见效“比较难”
“毫无疑问,雾霾的发生和排放有关。”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田一平说,目前武汉市PM2.5四大污染源依次是:冶金燃煤、机动车尾气、二次源污染和秸秆等生物质燃烧,贡献率分别为26.1%、24.4%、14.9%和12.7%。
田一平说,从这些数据来看,治理雾霾要求我们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提高汽车油品质量,淘汰黄标车,禁止焚烧秸秆等多措并举。政府要主导,全社会也都应行动起来。但治理起来会有一个过程,要想很快见到明显成效可能比较难。
扬尘、燃煤、机动车尾气以及周边地区污染的影响,是西安雾霾形成的四大原因。2014年,西安市开展“治污减霾·保卫蓝天”行动,全年投入财政资金31.3亿元,共拆除燃煤锅炉480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4.2万辆,对3.4万户居民实施清洁能源改造,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现常态化,全市优良天数超出省考指标71天,群众满意度较上年提高17.7个百分点。
积跬步:戮力同心守护家乡“蓝”
过去的2014年,“联防联控”在京津冀晋鲁蒙稳步推进。对于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难以突破属地管理模式,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在环境保护上的意愿和资金投入以及环境管理水平和环境污染控制程度也差异较大,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亟待通过立法来确立这一机制。
业内人士认为,若要实现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首先是各省区市在全面完成污染治理、淘汰高污染落后产能、削减燃煤、防治挥发性有机物等措施的基础上,再共同开展具有共识的联防联控工作。
本月1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从今年5月1日起,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并推进其综合利用。这是我国第一次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类似决定。
“碰到雾霾天,每个人都在抱怨。可天气一好,大家就都开着私家车出游,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空气里弥漫着废气的味道。这可怎么行?”武汉市民刘可说,治理雾霾,每个人都有责任。
据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