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村是怎样振翅高飞的
- 发布时间:2015-01-30 08:31:45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文轩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党支部书记、蜻蜓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元,是一位47岁的西北农民,也是一位有远见的科教兴村带头人。发展设施种植
早在1994年,马元就建起蜻蜓村的第一座日光温室。当选村支书后,马元开始苦口婆心劝说村民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种植;资金不足,就帮着协调贷款;人手缺乏,就带着“两委”班子义务出工;技术不够,就请镇里和区里的技术员来指导;销售困难,就在村里建立起蔬菜营销点。在他的努力下,2009年,蜻蜓村被武威市委、市政府评为日光温室建设先进村。
政策的东风,也适时送来,有效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蜻蜓村,这个仅有757户2611人的村庄,累计建成日光温室684座1176亩,2014年又新建130座223亩。蜻蜓村已发展成为凉州区千亩日光温室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16元,其中来自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的收入达8960元。
创建合作组织
2008年10月,马元联合本村30户种植户,成立凉州区蜻蜓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并注册“蜻蜓村”瓜菜商标,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合作社成员的平均收入,比普通群众高出20%。
2011年,合作社又投资130万元,修建恒温气调保鲜库。目前,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320户,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比重达到42.3%,生产基地达到2100多亩。“蜻蜓村”牌蔬菜标准高、质量好,远销新疆、宁夏、四川、重庆、内蒙古、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年均外销蔬菜达到3.5万吨。蜻蜓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也与2012年、2014年两度被凉州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推广技术
蜻蜓村千亩日光温室标准化示范园区定期邀请市、区农业技术专家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每年培训次数达40期以上,受训农户达3万人(次)。
园区全面推广集约化育苗、测土配方施肥、高垄栽培、高温闷棚、膜下滴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滴灌设备、卷帘机、保温被、微耕机等设备配备率达到70%以上。还引进示范沼气增温、沼渣冲施、沼液喷施“三沼”综合利用以及立体栽培、温室物联网等技术。
在引进新品种方面,陆续引进推广陇椒5号、航椒8号、丰收番茄、思贝德番茄、脆甜黄瓤西瓜等瓜菜新品种20多个,令蜻蜓村日光温室亩均生产效益提高4000元,年亩均纯收入达2.8万元。发展生态养殖
马元还引导蜻蜓村积极兴建养殖暖棚,发展设施养殖。马元领导村“两委”班子,发起蜻蜓村96户农户筹资创办勤丰生态养殖小区。小区占地168亩,现已建成标准化羊舍150栋63000平方米。
勤丰生态养殖小区主要发展优质肉羊养殖和种羊引进繁育,大力推广肉羊杂交改良、肉用羔羊育肥、无害化养羊等技术。2013年,存栏肉羊7100只,出栏8500只,实现利润136万元。在马元的带动下,蜻蜓村发起成立养羊协会。2013年,蜻蜓村被凉州区委、区政府评为设施农业示范村,被武威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标兵村。整治人居环境
2012年,马元带领群众,积极争取农村危旧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修建占地150亩的蜻蜓村小康住宅点,建成100座两层别墅式小楼,总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总投资2800万元。
2013年至2014年,又修建蜻蜓村新型农村社区住宅楼8栋402套,总建筑面积17980平方米。同时,硬化村级道路,修建渠道、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改造农电线路,架设变压器,安装路灯。
硬件上去了,村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定期对村民开展培训。并在蜻蜓村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建设文化活动阵地320平方米,成立“红蜻蜓”秧歌队、腰鼓队、舞蹈队。2013年,蜻蜓村被中宣部、民政部联合评为全国法治文明示范村,马元获评凉州区优秀人大代表。2014年,马元又荣膺农业部百名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资助人选。